沉睡的真相(第一章解决之章)
“人们尝尝觉得,由于当日种下的因,才结成了现在成熟的果。其实,是为了现在的果,才种下当日的因。”
黑洞警官,你好吗?现在有空聊聊吗?
是这样,这个案件我之前其实也私自调查了很久,请不要怪我,我对这个案件真的很着迷。心中也有了自己的推理,不知道您可以听听吗?
真的吗?您愿意听。您目前也没有证据?那或许是因为你没有去见一见案发现场的证物吧。
那好,那接下来请您不要笑话,我的推理要开始了:
刘某是自杀的。但是为了死前拉他的仇人下水,便伪造成他杀。
第一,眼镜片碎片。眼镜既然碎了,那一定是受到欺凌打碎的,大多数人一定这样想。其实不然,戴眼镜的人都知道,眼镜片碎掉有两种情况,一是与人斗殴被击打而碎,另一种是――自己扔在地上将其摔碎。
我笃定是后者。原因有二,一个是根据案发现场的照片,眼镜片碎片落在刘某脑后方,这不合常理。正常人如果受到击打,眼镜片一定是向左或向右的一侧掉去的。除非凶手练过上勾拳,但都要杀死一个人了,这样做未免太过多此一举。第二个就是案发现场了,局调查,当时并没有打斗痕迹。被害人并没有被拳打脚踢的现象,这也说明了眼镜片碎片的造成者不是他想捏造出来的凶手,而正是被害人他自己。
另外,他身上的多个血洞也可以说明这一点。你肯定会疑惑吧,一个自杀的人怎么会砍数刀?这就是他所放出来的烟雾弹。
我们现在以他自杀但想伪装成他杀的心理去审视这件事,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甚至说,这可能是他最高明的手段――
从一上来就给我描绘一副惨状,让我们深深地怜悯他。让我们认定他是一个可怜的人,大脑自动放弃他可能自杀的想法,深深落入他的圈套中。
以上全部就是我的推理,而证物就是眼镜碎片,不对的地方,还望指正。
“这是新来的小早警官给我的推理报告,你们看了觉得怎样?”我在做出推理之前先卖了一个关子,对证物室里的警察说道。
“这太令人震惊了,没想到小早如此敏锐。”一位警察回答道。
“我的确也很佩服他的,这么小就能做出这么丰富的推理,实在了不起。前途无量。”我点了点头,赞叹似的对他们说道。
“可是,他的推理还是有不严密的地方。他忽略了一个东西,而这个东西如果被忽略就会影响整个案件的走向。”
“是遗书吧,一个想伪造他杀的人怎会把遗书随身带着,那很快就会露馅。”一位警察得意地说道,“所以,可以直接判定是他杀。”
我鼓了鼓掌,轻轻地说道:
“这个案件很是有趣。推理它是自杀案的人反过来把通常证明是他杀的眼镜片碎片作为证物 。推理它是他杀案的人反过来把通常证明是自杀的遗书作为证物。”
“但……”我话锋一转,补充着,“我要说的证物不是遗书,是你们都忽略了的那个证物。”
他们张大了嘴巴,他们似乎同时想到了――那把作为凶器的刀,准确地说,是那把作为凶器的血迹层次分明的刀。
“还很有趣的一点是,通常应该最先被怀疑的凶器却因为其他的证物太过有说服力反倒被忽略了。所以,才没人想把“刀”这位研究方向。刘某的确是个智商很高的人,我想,这些证物所引起的推论其实都在他的算计之内,包括我们这里的讨论,他可能提前已经谋划到了。而他的目的可能也正是引起这些推论。可他唯一无法谋划的,是那把刀,是嵌入别人身体太久后血迹层次分明的那把刀。”
“人们尝尝觉得,由于当日种下的因,才结成了现在成熟的果。其实,是为了现在的果,才种下当日的因。”
“我听不懂了。”一名警察说。
“好吧,那你来听听我的推理吧。”我说道,“刘某的计划恐怕无法得逞了。”
就像我开始说的那样,我们颠倒了因果。
刘某给自己一个这样离奇的死亡之谜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引起我们现在的讨论。
讨论会导致什么?大概率是争辩。而争辩就会让我们的行动非常缓慢,无法给出统一的意见甚至于无法对这个案件进行出警。这样一来,这个案件就容易成为悬案,就会让对我们警察破案抱有深深的希望的人失望。
我调查过,刘某是个孤儿。也就是说,那个对我们将抱有深深的希望的人不可能是他的亲人邻居。于是,只能是与他朝夕相处的那个朋友。
这样一来,那个朋友就会因此想方设法为他报仇,而仇敌之一便是我们――警察。
这,便是他的动机。
案件已经过去五年了,这样一说,看来刘某的目的其实还是已经达到了。我想目前我们追查的通缉犯之一,或许就是他的朋友吧。
为了验证我的想法,我此前询问过福利院的老师们,从他的作文中得到了证实――他曾多次写出反对警察的作文。
你可能会问,这样不是舍近求远吗?他如果反对警察,完全可以自己去达成目的,而不是以生命为代价去蛊惑他的朋友啊。
我的朋友,你是不是忽略了什么信息――你们常常提到的遗书。
你们只关注了遗书的存在,而不去在意里面的内容。
既然经过前面小早警官有说服力的推理求证,我们明白了他就是自杀的,那么,这份遗书,百分百是他自己写的,同时也是他的动机的关键证据。
就像里面提到的那样,他患了癌症,这个我也求证过了,的确是这样。这样就说的通了,一个身患癌症的高智商的人想达成反警察的目的,但命不久矣,于是笼络了一个他认为很有能力的人,并打算制造一件离奇的案件让警察迟迟无法破案。让那个正义感高的朋友丧失对警察的信心,这时再在遗书上提到记得匡扶正义这句话。他自然而然就会反对警察,去自己匡扶正义――于是,他的目的就达成了。
但是刘某也明白,仅仅如此,那个朋友也是不会百分百信服。所以,为了让他信服,他所布置的案件必须要通过各种手段来暗示,他走的每一步都必须严丝合缝。
接下来,我要讲他的犯案过程,说实话,做出这个推理的时候我是毛骨悚然的,但在我反复确认了那把刀上层次分明的血迹后,我笃定我的推理不会错。
首先,选一个重要的日子,有多重要呢,重要到可以送礼物的日子,最好是在人们下班之后,避免引起太多人注意。在那一天,他会喊他的朋友出去逛街。
然后再对他说“我要去巷子的店给你买个礼物”这样的话,从而与他准备好的“凶手”会面。为什么我这么说?因为一个精明的谋划者会抓住每一个细节,对他的朋友来说,这是他与他相见时说过的最后一句话。自然而然那个礼物在他朋友心里的地位就会大大提高,他的朋友也会觉得他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从而每每他的朋友看到那个礼物,就会想起他被害一事,就会强化在他被害而警察无法做出有效行动时对警察的恨意。因此,我推断,他借机拐进巷子的借口不会是别的,而是买礼物这件事。
接下来,就到了买礼物的环节了。他和“凶手”二人进店,他选择了小钟作为礼物,付钱的却是“凶手”。
没错,店老板所说的两个看似“亲密无间”的朋友就是几分钟后的“凶手”与“被害者”。
至于我为什么说那两个人是他们,是因为我看到照片上刘某的眼睛死死注视着空无一物的左手。因此我推测,左手上本来应该是拿着什么东西的,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拿着的是还未送出去的礼物。至于后来案发现场没找到的原因,我想是被礼物的赠予者――他的朋友拿走了。
因为据王警官回忆,在他之前,只有一个人出入过小巷――
就是那个对警察寄以厚望的案件举报者,而刘某的那个朋友也正是他。
可惜后来接受审讯的时候他不肯出示证件,也不提供线索,他那时应该对警察够失望了,而现在也找不到他的踪迹。
回到刘某这里,接下来,他与“凶手”会面后,先是将自己的眼镜摔碎,然后一把拿出了他事先准备好的裹着毛巾的小刀。
就在“凶手”惊慌不已时,他把刀递给了“凶手”,然后命令“凶手”杀死他。
是的,我说的是――“命令”。
我调查过他的过去,刘某是一个很有威望的人,几乎所有的恶霸都对他俯首称臣。所以,这个“凶手”大概率也是这些恶霸之一。
哦不对,我说的不够严谨,应该是是这些欺凌过他的朋友的恶霸之一。
我说过,他是一个心思缜密的人。只有这样,当他的聪慧的朋友通过自己的手段了解到“凶手”的身份并发现是曾经欺凌过他的人的时候,恨意才会更加深刻。
接下来,他趁着“凶手”懵了的时候握住“凶手”拿着刀的手,直接朝着他的心脏位置刺去。
至于小早警官所说的自砍数刀,我想提出否定意见。
因为刘某无法保证,在连砍数刀之后,他会不会在砍到这致命一刀之前就肌肉痉挛,或者脑供血不足而晕倒,这样他后续的计划就无法实施了,这个烟雾弹假设也就不成立了。
因此,我大胆地推测,后面的数刀并不是他自己刺去的,而是“凶手”看到他死后,回想起刘某曾经趾高气昂的样子,愤怒从恐惧的极点爆发而自发性地刺去的。
在刺了这致命刀之后,刘某告诉“凶手”如果他拔出来他会当场暴毙而亡。因此让“凶手”停住脚步,听他阐明理由――他的癌症。
为了麻痹“凶手”,他甚至给“凶手”看了是先准备好的遗书,告诉他他将制造成一副自杀的场面。也许是太过害怕了,这位“凶手”像是找到了心里安慰似地放弃了自己的主观思想,完全成为了一名傀儡,受他的摆布。以至于他都没想到,刘某一上来就摔碎的眼睛,会致使警察对这起“自杀”产生怀疑,而在礼品店内让“凶手”用手机付钱这一举动,会让他彻底暴露。
接下来他让“凶手”把他压在地上并且保持一动不动,无论时间过了多久,一直等到他的朋友前来查看。为了避免其他人的干涉,他还提前给一群混混准备了酒,并在先前的谈话中多次暗示他们,在潜意识里让他们认同烧警局的行为。
于是在案发的当时,那群混混果然在他的意料之中对警局放火。这一点我开始也很疑惑,因为我去询问那些人时,他们说的那位酒席举办者是另一个不相干的人,直到我问给那群混混买酒的人是谁的时候,他们才一致说出了刘某的名字。经过我一点拨,他们也承认自己的确对警察不满,但时不时暗示他们放火的那个人却是刘某。
于是乎,大多数居民和警察都去警局一探究竟,其中,就有刚刚下班路过这里的王警官。
回到刘某,由于他一直等着朋友到来,等了很久,连刀上的血痕都凝固了,这与后来的血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一点,才是那个让我深信我的猜想正确的关键证据。
无论是自杀还是他杀,都应该是转瞬即逝,纵使连砍数刀,刀上的血痕也不会有如此分明的层次。
…………
接着,当听到他的朋友的脚步声的时候,他吩咐“凶手”在旁边按照他的规划把能发出微弱的光的东西摆上(或许是蜡烛),达到那种仅仅能微微辨别出他的脸而无法看到“凶手”的脸的地步,并威胁他在事后把这些发光体带走,不留痕迹,然后把刀留在那里,并把刀柄上的布带走,避免留下他的指纹。
这样一来,当他的朋友前来时,会以为他遇遭到了欺凌但还有救,而寻求警察帮助时,王警官却误以为这只是一场普通欺凌案而没有放在心上,先去勘察警局火灾。以至于加深他的朋友对警察的恨。
而后他吩咐“凶手”把刀拔出来,然后离开。这样,他的计划就终于天衣无缝地完成了。
可是,他也没想到,这个处于恐惧边缘的“凶手”竟会失去理智,又在他的身上连砍数刀。这也导致了小早警官的怀疑。
最终,死亡状态的他就静静地等待他的朋友发现他的惨状,然后在看到他左手握着的礼物后想起他曾经与他说过的话,这时,他的朋友必然会把那个礼物带走。
经过礼物店老板的确认,这个礼物是小钟。
而今后,他的朋友每次看到这个小钟,就会记得那一天他的惨状,就会激发对警察的恨意,再通过他的遗书的暗示,他的朋友便会走上自行“匡扶正义”的道路。从而实现他险恶的目的,纵使死亡了也一样。
这,就是我的推理。
几位警察被我也被这个思维缜密的刘某震撼到了,那个刘某纵使死了,也其实早已谱写好了不远的将来。他对因果律的运用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但,我有个更可怕的猜想――这个‘匡扶正义’的道路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是……?”我一字一句地颤抖地说道。
报复!
几位警察也顿时恍然大悟,我们一同飞一样地赶去了礼品店,通过付款记录查到了那个被“冤枉”的“凶手”――牛二。
他们便凭借福利院院长的话去了牛二离开福利院后现在的住所,而我独自一人去了案件库,搜索着“牛二”二字,大脑中一直在重复着“五年了”这三个字,并一遍遍祈祷他没有出事。
直到,我看到恶之花的种子还是发了芽。
我摇着头叹了叹气,在我的笔记本写下:
被害人:牛二
状态:已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