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非暴力沟通4
之前4章介绍如何通过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来表达自己。本章探讨如何倾听他人,了解他们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并给予反馈。
1.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
真正地倾听他人是很难做到的,我们一般急于评价,或给出建议。如果一个人想要别人了解他的处境,听到的却是安慰和建议,那么,他就有可能觉得不太舒服。
一些影响倾听的行为
建议:“我想你应该……”
·比较:“这算不了什么。你听听我的经历……”
·说教:“如果你这样做……你将会得到很大的好处。”
·安慰:“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最大努力了。”
·回忆:“这让我想起……”
·否定:“高兴一点。不要这么难过。”
·同情:“哦,你这可怜的人……”
·询问:“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辩解:“我原想早点打电话给你,但昨晚……”
·纠正:“事情的经过不是那样的。”哈罗德·库希纳(Harold Kushner)拉比在《当好人遭到了厄运》一书中诉说了他的苦难。在他儿子临死时,听到人们的安慰,他极为痛苦。然而,想到20多年来他在别人遭遇不幸时也说同样的话,他更是伤透了心!
这里学到的小技巧
当我们听到不中听的话时,不论别人说什么,我们只听到他们此时此刻的(a)观察,(b)感受,(c)需要,和(d)请求。其中理解到对方的需要是第一要素。
如果我们注意的是别人的需要而非他对我们的看法,我们将发现别人并不那么可怕。我们还会发现,他不高兴是因为他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2.给他人反馈
非暴力沟通建议我们用疑问句来给他人反馈。 问题可以集中在他人的观察,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他人的请求。
看了作者给的案例,个人觉得当没能从对话中提炼到信息时,可以通过疑问句给出反馈。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在说话时有明显的情绪,他一般会期待得到他人的反馈。如果我们自己是说话的那个人,我们不妨清楚地表明我们是否期待反馈。
在给他人反馈时,我们的语气十分重要。一个人在听别人谈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时,将会留意其中是否暗含着批评或嘲讽
有时,我们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实际上,那些话是他人表达需要和请求的方式。如果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认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伤害。反之,如果一心分析自己或对方的过错,我们就会认为自己被贬低了。作家约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说道:“为了幸福,必须把‘别人怎么看我’这个问题放在一边。”一旦我们把所谓的批评和指责看作是来自他人的礼物——为处于痛苦中的人提供服务的机会,我们就会感到这种幸福。
3.当我们痛苦地无法倾听时
1)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1)大声地提出请求
2)换一个环境,需要时间和空间来调整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