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个人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理解
中国的传统管理思想具有刚柔相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谋与动、义与利、赏与罚、德与刑、上与下、中央与地方的管理关系上。
其管理思想主要有以下9点
(1)谋而后动的决策思想
这种思想认为在做出决策之前要学会预测和判断,正所谓“三思而后行”。这就好比下棋时要学会预判对方的下一步棋以及自己接下来的应对策略一样,还记得高中文言文《曹刿论战》中正因为曹刿“视其辙乱,望其棋靡”,所以才故逐之。无论是管理者还是非管理者,都应该对要做的事情做好相应的短期或长期的谋划和规划,这样才更具可行性。这就是所谓的先要“谋”而后“动”
(2)义利两全的取舍思想
这种思想主张义利互为共用,二者不能偏废。义重在群体利益,利重在个体利益。现在的一些企业为追求企业的盈利而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损害社会公德,这就是没有做到义利两全。所谓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是这个道理。
(3)赏罚分明的激励思想
这种思想就是说要公正分明地去激励。
学校会对学习好的学生颁发奖学金,对不认真学习、惹事的学生加以批评,严重的给予记过甚至退学,这就是所谓的赏罚分明,唯有这样才可以让不喜欢学习的同学喜欢学习,学习好的同学更爱学习。古时的商鞅变法也做到了这一点。
(4)德刑并用的宽猛思想
德刑并用即道德与刑罚结合使用,宽猛是宽大和严厉的意思。仁德可以感化民众,使其从心底对君主产生爱戴之情;刑罚则通过震慑作用,能够约束民众不正当行为的发生。现在注重道德的同时也要强调法律就是这一思想的延续。
(5)执要群效的统一思想
这种思想点明了统一决策指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正如李世民所说:“理国守法,事须划一”。古时的中央集权,到现在的的民主集中制其核心都体现了这一思想
“执要群效”的思想告诉政府管理者自己身份的扮演角色,让管理者明白自己和下级的工作
重点
(6)上下同欲的同道思想
这种思想就是说要有同一愿望,目标一致的意思。就如项羽的“破釜沉舟”让战士们心理达成一致:唯有打胜战才能活下去。一个组织必须有共同的目标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7)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
不偏不倚,指公平公正、不偏袒的意思,中庸,指无过无不及的态度。就是说要坚持公平公正、合情合理的意思。就如现在的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反对性别、种族歧视以及法律会对违法犯罪行为做出合理的处罚等都是其核心的体现。
(8)对立转化的辩证思想。
意思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一面。要学会换角度、辩证地看问题。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好比花费很多的时间去做某事会有所收获,但如果连睡觉、休息的时间也消耗其中,其实就是得不偿失。
(9)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
这种思想说的是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从早期孔孟主张的民本思想到现在常说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是其体现。中国靠人民战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历史一再证明,人民群众的力量绝不是简单的“1+1=2”。
中国管理思想的要点有利器、节俭、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对策、法治、求实等。对应告诉人们管理要做到一下几点:
①对于物,要善于利用外物实现相应目标,对于人,要善于利用人的才能实现相应目标
②要勤俭节约,合理利用资源
③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
④要学会得人之道,用人之道
⑤要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
⑥要诚实守信
⑦统筹谋划,正确研究对策
⑧要有规定、法律约束人的行为。
⑨实事求是,办事从实际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