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主题隐梦社

🈚️六月主题||我的童年

2023-06-08  本文已影响0人  锦瑟無弦
六月主题:我的童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我的童年要从哪里说起呢?就从我一闭眼睛就能想到的小黑屋说起吧。

那是一个黑乎乎的小屋子,很窄,我只能侧着身子进入,在一片黑暗中度过那短暂难熬的时光。

我只记得娘亲告诉我,那是烤电,再 80 年代末,只有小城里的县医院才可以做。从小黑屋里出来后,我的咳嗽就会好一些,然后回到家里,在吃上一个或者两个鸡的苦胆。

当然,这些都是我在吃了无数药以后额外加的。那几年,医院里从大夫到护士,基本上都认识我,三天不去医院,五天的时候保准早早去报道。

这就是我在六岁以前的童年,娘亲和老爸辛辛苦苦赚的钱,转身就会送去医院。

然后,在那样物质匮乏的年代,我总能吃上我们那儿商店里最好的饼干,甚至为了能让我吃点东西,娘亲会经常请隔壁二大爷家的姐姐和妹妹过来,跟我抢着吃。

在我们那个小县城,娘亲和老爸的勤劳是出了名的,当了八年兵的老爸,有的是力气,又爱琢磨,如果不是因为我总生病,日子估计会非常好过的。

但是,哪有那么多如果呀,娘亲生我的时候难产,在医生保大还是保小的抉择中,把生下就浑身发紫的我放在一旁,早已经没有了呼吸。

然而,路过一个梳着卷卷头发的小护士,例行公事的啪啪拍了几下,我竟然哭了,就这样捡回来一条命。当然这些都是听我娘亲说的,说得让我记着人家的救命之恩,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吧。

我不知道,在为我花了那么多钱看病的时候,他们会不会后悔。我至今仍记得小时候最喜欢骑在父亲的肩头,让老爸开飞机一样跑来跑去,跑不动了,我还要揪揪耳朵修理一下。快乐的笑声总是回荡在那个低低的、矮矮的小屋。

我的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好起来的呢,是在老爸和娘亲决定再给我生个弟弟或者妹妹,一开始他们是死活不要二胎的,觉得有我一个就足够了,但是,后来他们想,如果他们老了,谁来照顾我呢。

奇迹就是这样发生的,在生下弟弟后,我竟然病就好了,不再像从前那样动不动就肺炎,动不动就百日咳,个子也开始快速的窜起来。

上了小学后,我基本上就不怎么去医院了,出去玩的时候,还要带着小六岁的弟弟这个小尾巴。

我们家附近有个辽沈战役纪念馆,我们那座小城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战役,有好多好多的人就安息在这里,我到现在连墓碑的悼词都还背的滚瓜烂熟。

那个时候,附近的很多小孩子都怕去陵园,就我不怕,也喜欢一个人靠在那儿,天马行空地想很多事情。

当然这样的时候也并不多,因为我从小就带护身符,不知道娘亲是听哪个“得道高僧”说的,说她命里本来没有女儿的命,得格外护着才好。

我从小就很聪明,据娘亲讲,我小时候坐车去看姥姥,这一路上我能一首一首地古诗背到姥姥家;还没上小学,我的乘法口诀正着背反着背那都是相当流利的。

童年的时光真挺美好的,父母的爱毫无保留的偏向于我,我小城重男轻女的观念里,只有我们家,弟弟从小的职责就是照顾姐姐。

所以,我就是呈着这些爱长大的,娘亲跟人说得最多的是,这孩子啥都省心,就是不爱说话,太内向了。

这些标签贴了很多年,那是我双子座性格里隐藏着蠢蠢欲动的根源。是的,很多事情,我只敢想想。

直到多年后,我站在舞台上对着台下无数双眼睛侃侃而谈,我看到自己身上的光芒,我终于不是那个在父母眼里,人家那么优秀,怎么会看上你的那个懦弱、胆小的女孩了。

很多人都说,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而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人生。那么我呢?大抵属于后者吧,在那个年代,我们都是在父母的打压教育长大的,我幸运的是,父母给了十成十的爱,在很多人都觉得姑娘读书无用时,他们坚持的是,只要我学到哪,他们就供到哪里,这或许就是最好的爱了。

小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可能会活不久,30 岁?40 岁?会想,如果我死了,谁会想起我?

对于死亡,我总是生不起恐惧心,看到小动物没了生命,张嘴就来往生咒,就好像我总能看见自己游离于身体之外。

不知不觉,童年的回忆原来想起来是这个样子的,很感谢有这样的一个主题,可以回忆回忆从前,觉得自己还真挺幸福的,其实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包括我们这平凡又庸碌的一生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