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精进手册 | 070 | 原子还会比比特更值钱吗?
今日精进:Status、DAICO、商业趋势
1. 一种通证:SNT
SNT是区块链网络Status的通证,总量发行68亿余枚。目前,在市场中流通的SNT为34.7亿余枚,总市值约1.24亿美金。
Status是建立在以太坊上的聚合式的应用,它像一个操作系统,为人们提供与以太坊网络的互动方式。Status提供了加密聊天功能、分布式的浏览器、钱包等工呢过。它的定位,就像是以太坊网络的入口——它的功能囊括了人与人互动、人与信息互动、人与以太坊中Dapp生态的互动。Status的应用程序在iOS好安卓的应用商店都已经能够下载,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下载体验(www.statusapp.com)。
在传统社交平台中,用户的隐私信息基本上完全被平台方获取、存储、利用,成为平台方卖给广告商的商品。而在Satus中,所有短消息信息都是加密的,数据分布式地存储,用户具有自己数据的所有权,可选择是否分享。
在传统社交平台中,用户对平台的发展几乎没有话语权;但是在Status中,情况便不一样。Status建立在以太坊之上,沿袭以太坊的设计理念,重视通证持有者的权益。用户可以为平台的发展方向进行投票,每个人拥有的票数就是自己SNT的持有量(投票不消耗SNT,只是消耗从SNT映射而来的票数)。此外,用户还可以影响平台内容的排序——通过具备权重的投票和反对的方式,投票和反对的权重计算很大程度和SNT相关。
个人认为,Status的愿景很好,但是这种强关系的社交平台的迁徙成本特别高,日活跃量不进入一定的规模很难进入良性的发展。以此同时,使用Status需要持有一定的SNT也是一个门槛,可能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不去尝试。并且,从以太坊网络中的Dapp曾提生态环境看,真正的用户还是太少了。因此,Status虽然愿景美好,但其发展其实困难重重。
2. 一个概念:DAICO(2)
DAICO是以太坊创始人V神根据ICO而提出的改进版本,他结合了DAO和ICO的有点,用以降低ICO的风险,保障投资人的权益。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DAICO背后的设计理念;本篇文章,我们案例介绍它的具体机制。
假设你是项目方,项目开发需要资金支持,为了项目的良性发展,你选择用DAICO的募资方式。那么首先,你需要发布自己的DAICO合约,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定这次众筹的机制,如是否有硬顶、是荷兰式拍卖还是其他方式、是否需要KYC,是否可以动态调整个人投资限额等。
合约发布后,便进入了筹款状态,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给你投资。合约结束时,人们便无法在向合约发送ETH,投资者获得的token也可进入流通。
筹款结束后,你并不能取出合约中所有的募款基金,这个合约还在继续发挥作用。合约有一个主要的状态变量——tap(单位:wei/秒),即每秒钟团队可以从合约中取出的ETH的数量,初始为0。
这时候投资者对tap具有投票权——他们能够投票提高tap的大小(只可提高,不可降低);他们还能投票关停tap,并使合约进入退款模式。这两项决议都是少数票服从多数票。
在这样的机制下,你就需要把精力放在项目开发上。只有这样,你才可以获得合理的预算,否则DAICO合约里募集的资金都可能被退回。
3. 一些思考:原子还会比比特更值钱吗?
在过往的商业历史中,世界领先的公司一直因以原子为主的建设获得成功,比如像 IBM、美国钢铁、通用电气、沃尔玛和福特等一些伟大公司。
但如今的商业却非常不同——现在的商业在构建一个由比特组成的世界里,数据比物理的有形物体更有价值。苹果、亚马逊和微软等公司已经取代了进行原子建设的传统公司。
看看以下几个数据吧(又是数据):
1. 每当网络中有1美元的广告开销,会有0.6美元流入Google和Facebook。
2. 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产生15.7万亿美元的经济冲击。
3. 亚马逊现在比美国所有用水泥和砖头垒起来的零售商店加起来都要值钱。
信息技术正在一步步入侵商业,它接管了零售和广告,现在正将目光投向医疗保健、金融、制造和教育。
原子还会比比特更值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