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外篇卷4在宥诗解2君子无为安性命情贵爱己身无擢聪明

2022-01-29  本文已影响0人  琴诗书画

《庄子》篇卷4在宥诗解2君子无为安性命情贵爱己身无擢聪明

题文诗:

明邪,是淫于色;聪邪,是淫于声;

仁邪是,乱于德也;义邪是,悖于理也;

礼邪是,相于技也;乐邪是,相于淫也;

圣邪是,相与艺也;悦智邪是,相于疵也.

天下将安,其性命情,之八,存可也,

亡可也;天下不安,性命之情,之八乃始,

脔卷仓囊,而乱天下.天下乃始,尊之惜之,

甚矣哉,天下惑.岂直过也,而去之邪,

,以言之也,跪坐进之,鼓歌儛之,

吾若是何.故君子也,不得已而,临莅天下,

莫若无为.无为而后,安性命情.故贵以身,

于为天下,可托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

可寄天下.君子苟能,无解五藏,无擢聪明;

尸居龙见,渊默雷声,神动天随,从容无为,

万物炊累.吾又何暇,治天下哉.君子真情,

情真义深,无私无欲,无为而能,无不为也.

【原文】 

 而且说明邪(11),是淫于色也(12);说聪邪,是淫于声也;说仁邪,是乱于德也;说义邪,是悖于理也(13);说礼邪,是相于技也(14);说乐邪,是相于淫也;说圣邪,是相与艺也(15);说知邪,是相于疵也(16)。天下将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存可也,亡可也;天下将不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乃始脔卷仓囊而乱天下也(17)。而天下乃始尊之惜之,甚矣,天下之惑也!岂直过也而去之邪(18),乃齐戒以言之(19),跪坐以进之,鼓歌以儛之(20),吾若是何哉!

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21),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故贵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寄天下(22)。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23),无擢其聪明(24);尸居而龙见(25),渊默而雷声(26),神动而天随,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27)。吾又何暇治天下哉!

【译文】

而且,喜好目明吗,这是沉溺于五彩;喜好耳聪吗,这是沉溺于声乐;喜好仁爱吗,这是扰乱人的自然常态;喜好道义吗,这是违反事物的常理;喜好礼仪吗,这就助长了繁琐的技巧;喜好音乐吗,这就助长了淫乐;喜好圣智吗,这就助长了技艺;喜好智巧吗,这就助长了琐细之差的争辩。天下人想要安定自然赋予的真情和本性,这八种作法,存留可以,丢弃也可以;天下人不想安定自然赋予的真情和本性,这八种作法,就会成为拳曲不伸、扰攘纷争的因素而迷乱天下了。可是,天下人竟然会尊崇它,珍惜它,天下人为其所迷惑竟达到如此地步!

哪里是一遇到便躲开去呢,竟然是诚心诚意地讲说它,跪坐着推举它,敲着唱着来颂扬它。对这情况我又能怎么样呢!

所以,君子不得已而居于统治天下的地位,那就不如一切顺其自然。顺其自然方才能使天下人保有人类自然的本性与真情。正因为这样,看重自身甚于看重统驭天下的人,便可以把天下交给他;爱护自身甚于爱护统驭天下之事的人,便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也正因为这样,君子倘能不敞露心中的灵气(不放纵性情),不表明自己的才华和智巧,那就会安然不动而精神腾飞,默默深沉而撼人至深,精神活动合乎天理,从容自如顺应自然而万事万物都像炊烟游尘那样自由自在。我又何须分出心思去治理天下啊!

【注释】  (11)说(yuè):喜悦,这个意思后代写作“悦”。  (12)淫:沉溺,为之所迷乱。  (13)悖:违背。  (14)相:助。技:技巧,这里指熟悉礼仪。  (15) 艺:才能。  (16)疵:毛病,这里指辨别细小的是非。  (17)脔(luán)卷:拳曲而不舒展的样子。仓(cāng)囊:扰攘纷争的样子。  (18)直:止,仅仅。过:经过。“过也而去之”意思是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  (19)齐(zhāi):通作“斋”。  (20)儛(wǔ):舞。  (21)莅(lì):到,临。“临莅天下”意思是来到从政的地位而治理天下。  (22)“故贵以身于为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此两句亦见于《老子》。老庄认为轻身以赴利,弃我而殉物,那么,身且不能安,怎么能治理天下。因此,只有贵身贱利的人才可以托付天下。  (23)五藏:五脏。“无解五藏”意思是,不敞开心中的灵气。  (24)擢(zhuó):拔,提升,引申为有意显露。  (25)尸:表示一动不动的样子。“尸居”的意思就是,像受祭的活人那样一动不动地坐着。龙:表示精神腾飞的样子。见(xiàn):显现。“龙见”,意思就是精神里却是腾龙显现。  (26)渊默:意思是像深渊那么默默深沉。雷声:意思是撼人之力就像雷声隆隆。  (27)炊:炊烟。累:游动的尘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