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中见证女儿的成长
2018年12月15日
星期六~多云
亲子日记~151

今天下午陪女儿到新华书店买学习资时,发现了这样一幕:一位穿着很朴素的妈妈陪着女儿坐在地板上看书,从她们母女身边走过的女儿,向我做了个“赞”的手势。
买完资料,走到休闲阅读区时,坐满了正在看书学习的学生,其中有成人,有大、中、小学生,整个区域很安静,各自阅读。走出书店后,女儿给我介绍:这个书店很人性化,为读者免费提供阅读区域,暑假时我来读书时,深有体会,上午营业一个小时左右,来读书学习的人就坐满了,刚才您也看到了,那位陪着女儿坐在地上看书的妈妈,就是因为没位置了才坐在地上的,要想来这儿学习,要早点来。我为那位陪读的妈妈点赞(女儿一本正经地给我讲着她的经验)
回家的路上,女儿谈着自己的感受:新学期以来,感觉学习方面越来越充实,总是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周末,学习动力比以前更足了,求知欲望越来越强烈了,由于智商原因,要付出的多一些,同时,认识到自己以前的阅读基础不太好,还需要加强。
一路上,女儿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讲着这周学校发生的事情:首导的辛苦;彤彤老师帮她打饭;同学送的生日礼物……心里满满的感动。(抒发着自己的感恩之情)
在与女儿敞开心扉的交流中,我也收获满满,在271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女儿渐渐地长大,对学习和生活有了自己的领悟。中国一直流传了一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帮助一个人存活,直接送他鱼不如去教会他如何钓鱼。家长对于孩子每天填鸭式的教育,规定好孩子只能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其实等同于告诉孩子该怎么选择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学会去选择自己的人生,最终并不能帮助人成长。教育更大的本意是把孩子带出去可以面对一切,而不是填塞进所有家长们的认知。孩子不是一个空瓶子,什么学科都可以填进去,人的本性注定要走出社会,寻找自我,所以这种方法并不完全适和每个家庭。家长对于孩子最大的爱护应该是对于孩子的信任。相信孩子可以做好自己,相信孩子有面对一切的能力,相信孩子可以在磕磕碰碰中学会自我领悟、学会生活。
奎文区圣卓实验学校17级3班翟婧婷爸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