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觉醒Day8#《改变》:第二序改变
生活中有很多自发性改变,而自发性改变与被认为可用来解释它的既有理论之间,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案例中均体现出,其中决定性的行动都引发了所要的解决之道,特别是,这些行动都是直接应对困难本身,而不只是讨论困难为什么会发生。
第二序改变的原则:
1.第二序改变的应用范畴针对的正是那些第一序改变中的问题解决方案,因为从第二序改变的观点看,这些解决方案正是问题无法解决的关键之处。
2.第一序改变常是基于一般常理而产生的策略,而第二序改变的方法往往是不可思议、不可预料,而且超乎常理的;第二序改变中,常存在令人困惑或矛盾的元素。
3.第二序改变的解决方法是处理此时此地的情境,他直接处理问题的结果而不是探究问题发生的假设性原因,重要的是问题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
4.第二序改变的方法是让问题情境超脱于人们在尝试解决问题时所掉入的悖论陷阱,并且将问题置于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框架之中。
维特根斯坦:“解释总有终止的时候,可是‘5’这个字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只有探究‘5’如何被使用的时候,它的意义才能显现。”“如果我们不去问‘为什么’而直接去探究现象所发生的的重要事实,往往我们可以发现,事实会引导我们去找到答案。”他强调,一个问题最值得探究的是“问题”本身。
改变可以不经由彻悟,而且只有极少数的个人行为或社会改变是对问题的起源有所彻悟而发生的。
当事件A发生,而且情况令人难以忍受时,依常理判断会认为如果阻止A的发生,也就是用A的替换物或对立面来避免问题发生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是这种方法只会造成第一序的改变,会落入二选一的谬误,陷于非此即彼的选择困境里。第二序改变的原则是“不是‘A’也不是‘非A’”。
禅宗公案:大慧禅师指着一根树枝对弟子说:“如果你叫它树枝,你是肯定的。如果你说它不是树枝,你是否定的。那如果不对它肯定也不对它否定,你怎么称呼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