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物质和事前停顿
晴天,平淡。续更日记,断更了两天,再写会有些不适应。我想习惯大多如此,稍加懒惰便会生疏。究其原因是在和人性懒惰作斗争,是一个贯穿一生的行为,不存在毕其功于一役的好事,至多习惯重复多了更顺手而已。首段有点长,书归正传,今天谈两点:
1一是元物质。说实话,这话题我也没太想清楚,只是一种模糊的概念,其大体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物质基础,拥有之后便有了作为独立个体的自信,不需要再依附其他任何人。这其中包括一个人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自己都已经拥有或有能力解决。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去追求一些事业爱情或个人的自我实现。说白了都是一些附属品,有则更好,没有也无所谓。看到一些失恋之后寻死觅活的人,我想大概都不具有元物质和元认知吧,要不然也不会这样!
2第二是事前的停顿。意思是:做一件事情前最好停下来想一下,是不是将要用到的方法是已知的最好方法,并能确保在意外来临时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或只是把自身状态调整到最佳。
光听概念可能不知道说的啥,举个例子:世界著名的高尔夫运动员老虎伍兹有项绝活,他能在球杆挥出一半即将打到球的时候,发现现场氛围不对,或自己的状态不好影响到这一杆的发挥。他就会在中途停下来,调整姿势和状态,以保证打出最好的一杆。
据调查这个情况的人说,能保持这种习惯的人很少,一般都是挥杆球飞,即便是中途知道状态不对,弥补的办法也只是寄希望于下一杆。我回想自己打台球时也是这样,往往出杆后就知道自己的球打偏了,那为啥不在还没打的时候就调整好状态呢?
这种情况对生活的启发是,
关于元物质和事前停顿在决定做一件事情或决定以前,要停下来思考一下,自己的做法对吗?是基于自己综合全面理性的思考,还是被惯性带着跑?
这就解释了人辞职后,为什么要休息上一段时间,等自己真正想明白下面要做什么工作好,才开始相关努力,而不是随大流的不让自己有空档期,最后导致越活越迷茫……[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