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人,观自己1

2022-04-20  本文已影响0人  流动的温暖
日本建筑师山本耀司有一句话: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想到这句话是昨天突然冒出一个问题,是我们离不开孩子还是孩子离不开我们?

      因疫情已经二个多月没有看见孩子了,孩子适应的很好,吃饭上课休闲娱乐,偶尔还和朋友聚聚会。反观自己反而有各种不适应,脑海中偶尔就冒出孩子,想孩子能吃好吗?上网课听讲怎么样?自己在家没人管,自己能把握休闲娱乐的分寸吗?孩子自己是该干嘛干嘛,而我是各种猜想在脑海中浮现。

      孩子已经尝试在离开我们,而作为母亲的我,感觉自己还还没有准备好孩子要长大离开的事实。

      这是陌生的自己,另一面的自己。嘴上说着孩子大了,把他自己的事情交给他自己处理,一边瞪大眼睛去寻找蛛丝马迹来证明我在孩子面前还有用,孩子需要我。这个自己是自己不了解的自己,看不见的自己。我需要重新“认识我自己”。

      自己,怎么会不认识自己?自己的经历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想法自己最清楚,是这样吗?从哪些方面我们可以尝试证明我们不认识自己呢?

      我们思考问题的大脑和身体都属于我们自己,我们跳不出我们自己的认知和时代的牢笼。

      古代晋惠帝执政时期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何不食肉糜”。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吃树皮,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

        我们逃不开自己的受限性,我们可以选择猜想,猜想出来的世界可能和我们现实中的世界大相径庭。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我们和他人是不同的身体,不同的大脑,不同的经历,他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眼中的自己,感知、想法、需要、欲望、期待等等不一样才是正常的。

      我们的大脑和身体已经决定了我们眼睛是向外看的,看不见自己的面部表情,声音表达。有一位比较好的朋友我们一起聊天,她告诉我,和你说话,你怎么总是皱着眉头?当时我的反应是,还有这事?我自我感觉我的脸庞充满“感同身受”的表情,可以感染到对方和我互动。“现实”好像和我感知到的有不同。是这样吗?我有些不相信朋友的话,就这件事我又问了家人,得到的回复让我又双叒叕的被打击到了,原来充满“感同身受的表情”是我自己“想象中的我”,和“和他人互动他人眼中的我”有一些差异在。

      有一句俗语“眼睛长在别人身上”,看他人,啥问题都能发现。见自己,嗯~~“还不错”。当然自己心中“还不错”的自己是具有适应作用的。如果我们把自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自己看着另一部分自己都是问题,要相处一辈子的脱不了身的合二为一一部分自己还可以和另一部分自己相处吗?

      怎么认识我们自己?

      我们需要自我觉察、自尊和自我欺骗来认识自己

        心理学家罗伊.鲍麦斯特和布拉德.布什曼在谈论自我概念时,提到了三个维度:

      自我觉察——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即“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自我觉察通常可以分为内部与外部两种一一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通过外界评价来了解自己。

      自尊——我们对自我的评价整体上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总得来说,我们的自尊水平是由四个方面决定的:他人给我们的反应;我们对比自己和他人的方式;我们的社会角色;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自我欺骗-—自我概念中那些偏离了现实的部分。我们的自我概念往往是比客观事实更加积极的,而主观的自我概念与客观自我之间的差距,就是我们自我欺骗的部分。

      心理学研究发现,抑郁的人比一般人更能看清现实,快乐需要一些自我欺骗。

        用看陌生人的眼睛跳出来反观自己,很多的行为让我们不能理解自己,他人的一句话为什么让我如此难受?他人的鼓励为何让我如此兴奋,这个自己会因为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自己行为背后有没有被发现的心理过程在流动。那是在了解到自己具有自我觉察、自尊和自我欺骗这些“技能”以后才能来“认识的我们自己”。

 

      回到最初的问题:是孩子离不开我们还是我们离不开孩子呢?时间在流动,情境在变化~~,把自己习惯的行为陌生化呢?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内观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