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9——富人最大的财富是穷人
星期五,晴
(个人日记——吾日三省吾身。用文字记录生活,记录想法,记录成长。文责自负,原创首发。
当下有两个现象很常见,一是女性更热衷于在网上展示自己,表达自己,同时网上的女性更容易出圈;二是越来越多的打工人更加愿意在网上消遣娱乐,而富裕阶层则越来越注重线下真实生活中的享受,于是两个阶层实现了完美的隔离,似乎近在咫尺,却有着不可逾越的现实鸿沟。这两个常见现象背后的原因细思极恐。
女为悦己者容。女性爱美,也爱展示自己的美,尤其是在当下化妆、医美、以及镜头美颜的加持之下,那个女人不是美女呢?谁还不是网络上那个好看的小姐姐呢?女性爱美,敢于展示自己的美,加上智能手机的加持,即便是目不识丁的女性也能通过智能手机展示自己,表达自己。而女性的语言更侧重于情绪的宣泄,而情绪通过视声方式传递到手机屏幕前的其他人,更具有感染力和代入感,因此女性在移动互联网上,更有存在感,更能获得曝光和热议。
我们可以感觉到,在移动互联网上,男性仿佛大面积缺失,就是这个原因。男人多数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经验、智慧、知识,但这往往被说成爹味太重,好为人师,鲜有人关注。但是女人自带的属性,只不过把线下生活中的八卦和长舌搬上移动互联网,彷佛插上了翅膀,迅速席卷更广泛的范围。
这正是我害怕的一点,大家都注重情绪的表达,大家也容易受到情绪的煽动,但是大家放弃了深度思考,大家不再去思考背后的原因,而是被情绪裹挟着往前,被情绪背后的人利用我们的善良,利用了我们的时间,榨干了我们仅有的价值,又或者直白的说他们利用了我们人性中的懒惰,愚蠢,自私与失控。
打工人难得有个假期,但是假期越来越懒得出门了,饿了点外卖,躺在床上刷手机,像旅游了就刷旅游博主的现场直播,想吃美食了,就看美食博主的探店视频……网上各种体验应有尽有,足不出户,不用花费巨额成本,低成本就可以获得类似的替代收获和情感体验,这种休假方式不要太划算了。
在此之前,大多数打工人去外地旅游度假,也是换个酒店睡觉,躺在酒店里刷手机,真正出去游玩,走来走去,还要各种换乘,攻略,搞得也是身心俱疲,一身劳累。现在一到假期,索性就宅在家刷手机,成本低还不用舟车劳顿,就是刷完手机后难免空虚寂寞冷。其实不是外出旅游不好玩,而是都是打工人房价集体出去玩,人山人海,各处都要排队,走来走去都是公共交通,远没有旅游博主那种豪车自驾游,或者豪华酒店出入,又或者是在工作日去游玩的那种愉快的体验感。
这正是我担心的第二点,普通人越来越穷,权贵和食利阶层则越来越富;同时广大劳动者越来越宅,在手机上寻求精神欢愉,而少部分食利阶层则占据了现实生活的美好与便利。
以前朱门酒肉臭,权贵和食利阶层都活在深宅大院之中,出行也都是乘车坐轿,他们将自己包裹在深墙大院之中,与我们普通人隔离;但是现在,我们普通人让出了现实生活中的广大场所,我们活在自己的出租屋里,用移动互联网的屏幕给自己套上了笼头,如同夫人豢养的家犬和牛马,我们被拴住了,而食利阶层则占据了广大的线下场所,他们尽情的享受大自然的馈赠,而我们付出劳动的劳动者则成为了不知疲倦,默默付出的牛马。我们劳动所得则成为了他们奢侈生活的基础,反而将自己的精神寄托放在了虚拟的网络中。
穷人越来越沉迷与线上娱乐,而富人则更专注与线下体验生活;一方面,越来越贵的线下生活成本将穷人的生活空间从线下挤压到了线上,线上少量的花费就可以享受到闲暇生活体验的替代品,并且视听感受越来越完善;于是穷人越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困难与挫折,越想在线上找寻廉价的欢愉体验来逃避现实。线下越来越贵,线上越来越好玩,这让穷人不可避免的抛弃线下的真实生活,转头拥抱线上的虚拟生活体验。
为什么大家越来越宅,不想出门,那是因为没钱。有钱谁不会出去玩,有钱谁不会看看大千世界。资本世界中,劳动者终于被物化成了零件,大家都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可避免地出现这种情况。趋利避害,降本增效,从自己地生活开始。越来越多的穷人,从线下被驱赶到了线上,成为了富人的流量工具,新财富密码。
穷人线下给富人打工,线上把工资送给用富人制造的精神消费品。富人线下收割穷人的劳动力,线上收割穷人的注意力,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双收割。富人最大的财富就是“穷人”贫穷和阶层有自己固有的重力,想要逃脱需要一定的逃逸初速度和时间。这两个因素就是个人的智力与努力,负责只能被自身所在阶层的贫穷重力牢牢束缚住。
年轻时候穷不可怕,也不可耻,更不是原罪,但是在这个美好的人世间活了大半辈子,依旧贫穷,那就是我的悲哀与不幸了,如果我没有变得富裕有钱,同时也没有变得聪明与睿智,只能说明我沦为了自己欲望的努力,没能成为自己的主人,没能追求卓越与智慧。这是我自己的悲哀,不要让懒惰、愚蠢和妥协成为自己一生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