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好的辣椒糊糊
辣椒糊糊是老家的美食,江南这边没有的。我喜好吃辣椒糊糊,是从小就养成了,我也说不上具体什么原因,但就是好这口。就像是一种小吃,但在集市上又没得人卖。因为每家每户的女主人都会做,只是各家的口味稍不同。我家前院的玉良婶做的口味和后院的爪大娘差异就很大,也不是偏咸偏淡的那种,只是我口感有差,究其详细却说不出也道不明。我家老太太做的面糊糊不喜欢用晒干的红辣椒而喜欢用细细长长的青椒,每次吃的我大汗淋漓,辣的我直击心灵。
我跟着老太太学了好多回,每次都做的不伦不类,无论谁看了都会一个劲狠夸我,就只是表露在口头上绝不拿起筷子来动动手。操作确实很简单:选新鲜的细长青辣椒三五根,洗净后切丁或切丝,我很少加西红柿来添风味。将切好的辣椒(和其他食材如西红柿、花生等)放入锅中,加油翻炒至熟。用来调味。后加入适量的水煮开,然后再放搅好的面糊,边倒边搅拌以防止粘锅。依个人的口味加入盐、生抽、鸡精、十三香(我特别钟爱)等调味料。烹饪完成。煮至面糊熟透,出锅前洒点香菜沫,最后多倒点老爷子最好的小磨香油增加风味。这套基本的辣椒糊制作流程,我都背的滚瓜烂熟了。除此之外,我也会加点香菇、小虾米的。
时至今日,但凡老太太在江南居住,我每天的午饭桌上都会有一大碗辣椒糊糊,也不管是吃的面条还是米饭都排在其后。只不过,有时候是早上蒸的辣椒糊糊,午饭拿出来早已倾成了一整块面坨坨,有时候是午间当面现制,盛起在碗里时还热气腾腾。每次我基本上都碗碗清,不管是大碗还是用大碟子。至于午饭的主食吃的是啥我倒是不怎么在乎。
尤其是在冬日深秋天,凉寒气温度,适合大快朵颐大碗吃糊糊,老太太也会适当给我换上大号的装盘子。每年过年回来,后备箱里两袋面粉,三勾里至少有一勾都被老太太做成了辣椒面糊糊。昨晚上我还和大宝显摆,夸这面糊糊是多么多么的好吃,鲜香且不说还重辣重油,之所以会费劲心思向大宝推荐此美食,其一,是大宝喜欢火锅,尤其是麻辣火锅最稀罕,无辣不欢,每周六固定要去吃一顿,常年累月风雨无阻。辣椒糊糊,顾名思义,辣字当头,想必能引起食欲。其二,学校周边的数公里之内,周遭所有的小铺我都常光顾,从最初的时令水果,各地小吃,中西快餐,然后到糕点店、咖啡厅,但凡里面能打包带走便于车上垫肚子的食物,我早已轮番了N次,用大宝的话说,早已吃腻了,看到油性食物就想呕吐。晚上不让我再带任何吃的东西了。
之前我从未听过类似的言语,这样的语气。刚开始我还有点惊慌失措,茫茫然不明所以,不知道如何回应大宝,努力了好一会也没能张开口,车厢内陷入了暂停,终于,我感觉可以呼吸了,极力掩饰着自己不安的情绪,深吸一口气,缓缓向大宝推荐老家的这款小吃,辣椒糊糊,虽没地去买但常吃常有的特色小吃。
突然之间,我幡然醒悟,懊悔不已。前天,我好像也用类似极其不厌烦的表情,嚷嚷老太太来着,嫌弃午饭又端上来一大碗辣椒糊糊。我穷极所思所想也没能记起我家老太太当时的神情及举止,是不是也和我在车里的情景是一样一样的,还是说远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