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你的复印件,你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读《陪孩子终身成长》樊

2020-05-08  本文已影响0人  爱编程的孙老师
第一部分:理解养育的本质

        从孩子上学以来,对小孩的教育多少也有些焦虑。尤其他上一年级的时候,发了几次莫名奇妙的火。读了本书第一部分后感觉,可能有些方法用不上,但缓解焦虑是蛮有效的。

         平时听樊登读书,觉得他讲书时候代入感非常强,总是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这本书也是一样,在自序里就提到家庭教育里出现的问题:家长的担心和焦虑无穷无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总希望找到一个药方(包治百病),出现问题才着急上火(只会简单粗暴),都能让我一一代入。在第一章开篇就提出: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他在成长过程中,受父母的影响是最大的。

         对复印件这个概念我是比较认可的,除了长得像,用孩子妈的话就是,长不好看的地方都随了我;还对电脑和英语特别感兴趣。很多孩子都会以父母的爱好为爱好,可能就是耳闻目染的原因。但“复印”的不仅是外形、兴趣爱好,连孩子的人际关系都会受父母最大的影响。书里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一个人和父母的关系就是他和整个世界的关系。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之大,超越了人们的想象。父母每天都在用语言定义和描述着孩子,很多孩子逐渐变成了父母所描述的样子。除了语言,还有父母的行为模式。比如:孩子做错事,被父母打哭了,他就学会了一件事:谁有权力,谁就说了算。父母一部高兴,就把孩子关在门外,他又学会了一件事:生气的时候,要马上翻脸。错误的互动方式,会让孩子的是非观、情绪处理能力都出现偏差。而且,当孩子做错时,父母最常做的就是撇清关系,“你今天犯的这个错,我有没有提醒过你?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潜台词就是“这事不能怪我,要怪就怪你自己。”迅速与孩子划清界限,因为我们父母好面子、也怕批评。而且到朋友圈里去制造焦虑,一年级很重要,因为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年级很重要,因为题目变难了……互相吓唬、打气,每时都紧紧盯着孩子,想想孩子写作业时是多么“忍辱负重”,要花多大的能量去应付父母。父母越凶,孩子学习的困难就越大。父母和孩子的劣质亲子关系非常需要改变。

        有哪些劣质的亲子关系呢?书中提到了这几项,家暴、恐吓、威胁孩子、使用冷暴力。这些手段看上去非常有效,孩子常常不一会就来求饶,表现的特别乖。“实际上,孩子能主动来和好,不是父母的教育方法有效,而是孩子爱父母。孩子对父母的爱和依恋,远胜过父母对孩子的爱。”第一遍看到这句话,我是不信的。但书里提了一个特别有趣的问题:”那你试试看,你儿子把你打一顿,过15分钟,你能跟他和好吗?“ 我想我做不到。孩子对父母是纯粹的爱,他们才能轻易地原谅父母,但也因为这样,他们总会轻易地被父母控制。

        书中特别强调了”藏在潜意识里的童年创伤“,较多引用《亲密关系》这本书例子。这些例子分析得特别好,篇幅关系,这里不摘录了。如何用正确的争吵方式避免伤痛,是这本书的核心。如果我们能直面内心的伤痛,能意识到所有的不满都跟童年所遭受的伤痛有关系,吵架就会有建设性。伴侣间的愤怒表现方式有:攻击、情绪抽离、被动攻击。从一个话题吵到另一个话题,  把一件错误的事放到极大,并启动负面思维,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对方不爱自己,因为他没有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时需要用运用同理心倾听:只要不责怪对方,就有机会察觉对方的心路历程。用爱来回应所有伤痛。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亲子关系的第一步就是你和爱人的关系。需要凡事要往好的方向想,用积极的方式应对,这是一种反脆弱。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不够完整和强大,就无法体会到家庭带来的乐趣,也体会不到弥足珍贵的小确幸。当一个人内心不强大,不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不能够自己寻找和感受快乐时,对面的人怎么换都没用。所有对孩子的伤害,最终都会进入孩子的潜意识,影响他的一生。

         亲子关系模式往往会出现”代际遗传“,所以不要等父母来改变,也不要等自己的孩子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是自己的,解决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在自己。

        最后摘录书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如果你相信孩子更像有生命的森林,就要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成长。你能给予的是阳光、雨露、适当的肥料、陪伴和耐心。最终,他长成的样子一定和你设想的不一样,但一定有惊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