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这部高考纪录片才让人尖叫
考完语文了吧。
题难不难?选择题全对了吗?
最主要是,作文会不会写!
嘿嘿,我们这些考场外的吃瓜群众,最喜欢看的就是每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6558/e5288ef106b01246.png)
赶紧来解析一波——
全国三卷的作文题,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考生...的家长们,时间就是金钱,赶紧抓紧时间去雄安买房。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6558/f5860f40ff9fea19.png)
全国一卷的考题“给2035年的启示”真的是莫名其妙让易烊千玺刷了一波热度,感觉就是专门为他定制!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6558/ebae21230b2c798b.png)
易同学该是一边哼着这首歌,一边完成了走向人生赢家的第N步。
不知道他考得怎么样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6558/596447d073890182.gif)
江苏卷的这个题目,让精通25门语言的我...很想把戈达尔《再见语言》的影评交上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6558/39965fb75782bd4c.png)
还是上海卷这个比较暖,无论是男生在和兄弟打吃鸡还是女生在借男生作业抄的时候,都能感觉到“被需要”,代入感满分!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6558/a24ed1ed091402fc.png)
还有各种地方卷的作文题,等着今年不参加高考的你去解答和吐槽……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6558/9d2f598c064b3d77.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6558/be0276801bea5efd.png)
但作为考生的话,你还是别再对答案、纠结作文写没写好了,安心准备下一科吧!
高考这道人生作文题,你还有很多待解的机会。
6月7日上午9时,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全国各个城市展开。
高考。
世界之大,大在同一片蓝天下,有着不同的起点。
因此,从1977年恢复的“高考”,就成为无数人想要改变命运的通道。
尽管搏杀激烈,坠“桥”者无数,也依然是白岩松口中“国内最公平的竞争平台”。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6558/a5e3ae2cee61aed7.jpg)
关于高考,无论你经没经历过,有部电影你必须一看。
那就是2015年8月3日在央视首播的纪录片《高考》。
这部6集的系列影片展现了3种教育模式,截取了复读生、农民工子女、深山贫困生以及“洋高考”学生等4种应试群体,以具有深刻代表性的“横截面”,集中展现社会现实。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6558/3b243859275d4106.jpg)
头两集《毛坦厂的日与夜》将镜头对准的是“亚洲最大高考工厂”毛坦高中。
学校位于安徽省大别山区的一座小镇, 24000多名在校学生中有三分之一是复读生。
三年十几万的学费以及庞大的陪读家长群,撑起了毛坦镇的经济。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6558/fbd24c012a58dbbf.png)
老师程晓东将“毛中”戏称为“修理厂”。
在这里,“流血流泪不留悔”、“像疯狗一样血拼”的警示标语随处可见,“网吧、男女关系”是不能触碰的高压线。
墙上贴满了学生的保证书和检讨,校园广播时时提醒你“今日不是人,明日人上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6558/c17ea9a9bc411ee7.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6558/5a035dd1571c226d.png)
在小镇居民口中,学生像“搁农场关劳改一样”。
“毛中”的压榨式教育也是中国高考的缩写,它所代表的群体是国内数量最大的。
在这部分,学生和家长的目标是“文凭”,没有文凭只能吃苦,有了文凭就能改变家族历史、光耀门楣。
考大学拿文凭成为他们唯一的目标。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6558/d3a4a408de2be25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6558/1d1d646b10035bd1.png)
但这些概念,对孩子来说是灌输式的,他们并没有自己的切身体会,更多是承受了来自父母的寄托和周围人评判目光的压力。
在这种前提下,学生、家长和老师各有各的委屈。
学生压力巨大,老师觉得自己苦心不被理解,家长觉得自己牺牲太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6558/3ba49bbe52c35200.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6558/139913b83863268e.png)
成绩下滑,何飞认为“我遭报应了,因为我以前笑得太多了,我会死得很惨。”
她百般努力,最后只考取了一个三本大学。
而分数远超过一本线的吴世康,其父亲当着镜头哭得说不出话,他却默然玩着手机。
此外,在高压教育下还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高三拼命,大学享福”。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6558/71834278c2ea1d8a.png)
高三学习到深夜,熬得面如菜色,身形打晃;大学睡到十二点,生活重点变成“吃喝玩乐搞对象”。
曾经被压制的一切,成为“井喷”般的自我释放。
瞬间不知道这12年的努力,到底是成全了什么。
以“衡中”为代表的“激情热血”式教育,与“毛中”的高压教育非常相似,同样是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高压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你追我赶之中将成绩提上去,时刻保持“激情”,但在成绩上去的同时,依然会给人一种“提前预支”的担忧。
与这两种教育模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第六集《校长的选择》。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6558/2240ad8ce2e07f28.png)
北大附属中学的校长认为不能以“失去青春、兴趣、健康为代价”,对孩子进行“破坏性的开采”。
他推行的是“认识世界、找到自我”的民主式教育,不仅让学生远离考试,还让学生走出课堂,在跨文化的实践式学习中,与不同群体打交道,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片中几个学生和校长在电视机前,观看河北衡水中学的“激情热血教育”,屏幕内外的反差很有意思。
两种教育方式天差地别,但在纪录片中都是“成功”的——如果以成绩来说。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6558/92d05a4c3c58f822.png)
但是如果你是家长,你敢让自己的孩子选择第二种吗?
即便是在纪录片中,这位校长也备受非议,家长把状都告到了上级领导面前,要求将其撤职。
而他自己,也是先从熟人下手,对方的要求还是确定要在不能影响高考的情况下,才会让孩子参加。
再说片中的4种应试群体。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6558/233f80a1ccaf9b73.png)
“毛中”代表的是普通大众,他们之中或许有家庭经济条件好一点的,有穷一点的,但却都不算“特殊”。
“久牵的孩子”代表的是农民工子女。
全国有近3亿农民工,片中以上海为例给出的数据是,每10个儿童中就有4个是“流动儿童”。
异地他乡是他们熟悉的,故乡反而是陌生的,但他们却要面临回不回故乡考试的选择。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6558/63cc20bf2f4d53e5.png)
“大山深处的贫困生”是另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被地势困缚,却因亲人的希望和自身“走出去”的渴求,比普通考生多了强烈的目标性和动力。在高考这场战斗中,往往也会更加投入、拼搏。
片中甘肃省的会宁县,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成为“状元故里,博士之乡”。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6558/ae7e6099a7a48aa2.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6558/278227cb8784b69c.png)
最后一个群体与前几个相比,是同一片蓝天下的“另一个世界”,不过,我更愿意将之看成不同环境。
他们家境优渥,自小受到的教育也“高人一等”,眼光早已经投向了更高、更远处。
但是透过表面看本质,这些“洋高考”的孩子们,与国内那些考生没有什么不同,他们都只是希望自己的人生向前、向上更进一步。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6558/b6801abe368a1a6e.png)
《高考》在豆瓣的评分是9.0,它对于国内“高考”的展示之全面值得肯定,在引发许多人感同身受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国内教育的进一步思考。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用哪种教育方式通过“独木桥”才是正确的?
片中作为学生家长代表出镜的新东方教育集团CEO周成刚说,国内看的是孩子的全面发展,国外则注重孩子身上的亮点挖掘,因此,国外的孩子往往更多几分机会。
但真的是如此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6558/3968067ff2b50eaf.png)
2006年的“清华学生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以及这些年屡见报端的“高分低能”事例,依然暴露了“分数代表一切”的教育事实和弊端。
在学校,老师区分差生和优等生的惯用标准往往是成绩,拖了全班“后腿”的学生,即使他品德再优良,老师又能对他施以几分青眼?
国内大多数学校不仅用分数来考核学生,也将之作为对老师的考核,如此循环轮回,分数成为最硬规则。
高考,就是对这种规则的体现!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6558/3e7d3557e84bfd08.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6558/d24eed874738202d.png)
像“毛中”、“衡中”这样的疯狂式教学本不该受到推崇,但是对于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及其家长来说,却又是他们只能接受的方式。
当“高考”成为普通人不多的公平竞争、改变命运的机会,谁也不敢拿孩子的将来去赌。
有网友看完《高考》之后说:
“学生错了吗?家长错了吗?老师错了吗?谁都没错,可明明是错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6558/8eba9bca55094ff8.png)
真的希望“高考”这座桥可以更宽一点,让每个孩子都能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去通过,用真正的激情和热血去谱写自己的未来。
最后,还是要祝愿所有高考学子,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文/山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