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
儿时的年
小时候一年到头,最盼望的就是过年。我的老家在鲁西南一个普通的小村庄,那里承载了我太多儿时的回忆。
过年是从赶集准备年货开始的。那时候村里几乎没有汽车,村民们出行大多靠自行车,从村里到县城骑车要一个小时左右,大冬天的往往骑得浑身是汗。到了集上,人山人海,好不热闹,各种年货应有尽有。妈妈一般是买上几斤猪肉,羊肉,还有几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再买点瓜子花生糖果。而我最馋的就是那一串串红艳艳的糖葫芦,吃到嘴里酸酸甜甜的。
大年三十下午,吃过午饭,村里各家各户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准备晚上的饺子。饺子对北方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吃了饺子才算过年,而且饺子吃的越早预示着来年越好。于是,整个村里回荡着当当当剁肉馅的声音,剁肉用大案板,和面用大瓷盆。院子里宽敞,大家一般都把案板搬到院子里,擀皮包饺子。
下午三四点钟,鞭炮噼里啪啦地就开始响起来了,震耳欲聋的。小孩帮大人包完饺子后,就开始在村里走街串巷去要好的小伙伴家里玩。一进门,大人就会进屋捧出一把瓜子花生或是糖果,要是说不吃,大人就会热心地把零食塞到小孩的口袋里。
三十晚上六点钟左右,村里的家家户户几乎都吃完饺子了。三十晚上,除了全家在电视机前一起守着看春晚,年轻人还要去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家里拜年,那时候是要行磕头礼的。我爷爷在兄弟中排行老三,我们家族的叔叔伯伯称呼爷爷为三叔。
一般是晚上我们在看春晚的时候,叔叔伯伯就陆续来爷爷家拜年了。进门打个招呼,然后嘴里说一声:“三叔,过年啦,我给您磕一个。”说罢就跪到地上行磕头礼,爷爷总说:“快起来吧,别磕啦。” 现在磕头礼几乎在村庄中消失了,但我觉得还是小时候的礼节更能把人与人的心连在一起。
对于小孩子来说,三十晚上盼着守岁,都不愿意早早睡觉。孩子们最期待的就是大人给的压岁钱,那时候五块钱,十块钱的就够小孩子买很长时间的零食了。把压岁钱放到枕头底下就可以安心地睡觉了。
大年初一早上,天还未亮,各家各户就开始起床,村庄在劈里啪啦的鞭炮声中迎接了新年的到来。大年初一,小朋友们穿上崭新的衣服,热热闹闹地和家人吃饺子。吃完饺子,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拜年。有时候为了拜年,村东头的要穿过整个大街去村西头。小孩子们也跟在大人后面凑热闹。有些胆大的男孩在街上放爆竹或烟花,拿着打火机往焰上一点,爆竹就嘭的一声巨响,吓得女孩子哇哇乱叫,男孩就哈哈大笑起来。
大年初一中午的团圆饭一般都是丰盛隆重的,一个家族的亲人都要聚在一起吃饭,鸡鸭鱼肉,热菜凉菜,满满当当的一大桌子。当然还要准备几瓶好酒,山东人能喝是全国闻名的。我家和叔叔家轮流做团圆饭,爷爷奶奶叔叔婶婶都聚在一起吃饭,别提有多热闹。总之,大年初一就在吃吃喝喝与欢声笑语中度过了。
初二早上,吃过饺子,结了婚的妇女要拎着年货回娘家了。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去姥姥家,我有四个姨,她们都会给我压岁钱,而且都是崭新的纸币。由于人多,一般是准备两三桌子菜,大人一桌,小孩一桌,喝酒的再单独一桌。
孩子们在初二这天都回家,姥姥特别高兴,虽然年龄大了,但她还是忙里忙外帮着做饭。为了加快做饭的速度,一般是煤气炉和柴火灶双管齐下,煤气灶用来炒菜,柴火灶就熬羊汤、热馒头。小时候我最爱吃姥姥烙的菜煎饼,把一个圆形黑色的烙子放在地上,把面饼放在烙子上,用柴火慢慢烙熟。姥姥烙饼不用一滴油,吃起来特别有面饼与青菜本来的香气。只记得炊烟袅袅,香气在嘴边流淌。
幸福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年在中国人的心中是最重要的节日,因为除夕的饺子和年夜饭代表着团圆、幸福、祥和、安康。虽然儿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在外打拼的我们依旧盼望着回家过年。天高路远,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