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传奇揭秘
(一)陈世美其人
陈世美的人物原型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清官。陈世美原名陈年谷,又称陈熟美,生于明末清初,由于政绩突出,顺治年间官贵州思石道兼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参政。康熙年间,升任户部郎中、侍郎,不仅在官场上一帆风顺,其道德品质也没有什么污点,更没有做出贪图富贵,杀妻灭子之事。
陈年谷之所以被丑化,是因为清顺治年间,他的同窗好友仇梦麟、胡梦蝶找陈年谷求官,陈年谷对他们讲明道理后婉言拒绝。仇、胡大为不满,认为陈年谷在求学期间,他们曾接济过他,现在他仕途已就,反而忘恩负义,不念旧情。
二人怀恨而归,途中,在河南南阳遇上当地上演曲剧《琵琶记》。二人看到戏中所演的正是忘恩负义之事,于是计上心来。他们不惜花费银两,请戏班子按自己的意愿,把《琵琶记》的情节加以改造,把戏中忘恩负义的男主人公蔡伯喈换成了他们怨恨的陈年谷,编造了一出他们认为赛过《琵琶记》的新戏,所以《铡美案》也叫《赛琵琶》。
秦香莲的生活原型名叫秦馨莲,她是陈年谷的第二任妻子。夫妻相敬如宾,白头偕老。
根本没有戏剧中所编的那些情节,编戏人为了掩人耳目,把秦馨莲改成秦香莲,把陈年谷化名陈世美,并把事件发生的时间改为宋朝,由此也为铁面无私的包公添加了一项本不属于他的“政绩”。
相传,清末时有剧团在均州演出此戏时,陈世美的第八代传人组织家族众人,砸了该剧团衣箱,并殴打演员,使演出被迫停止。据说,现在当地仍有“北门街不唱陈世美,秦家楼不唱秦香莲”的俗话。
(二)奸臣”潘美委屈多
在传统剧目“杨家将”中,潘美以大奸大恶的形象出现,他陷害忠良,卖国求荣,成为与南宋秦桧不相上下的奸之大者。 然而,历史上的潘美却不是这个样子。 据《宋史》,潘美是大宋王朝的开国名将。潘美行武出身,直接参与了拥立赵匡胤称帝的陈桥兵变。在宋王朝建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开国诸将的兵权。
但有一个人例外,此人就是潘美,由此可见,赵匡胤对潘美信任到了何种程度。 其后,潘美南征北战,为宋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灭南汉、灭南唐,潘美皆为主力。 宋太宗年间,辽军以十余万兵力大举入侵北宋,宋兵分东西两路迎击敌人。东路由名将曹彬统帅,西路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主、应路行营都部署杨业为副。
在这几人之中,王具有特殊的身份。他是随军护军,有直接上书皇帝的特权,负有为朝廷提供军情的责任,因此,他不是统帅的下属,而是皇帝安插在边关的耳目。统帅对他也不敢不敬三分。而杨业的身份也有些特殊。杨业原为辽国盟邦北汉刘氏政权的大将,曾经受到北汉皇帝刘崇的宠信,后来才归降大宋。虽然归降以来也战功赫赫,可他毕竟不是根正苗红,受到蔑视和排挤也在情理之中。 很显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北宋边关几位主要将领各怀心事。护军王具邀功心切,便令副帅杨业进军,杨业明知出兵必败,但却不敢违抗命令。一边是副帅,一边是皇帝派来的护军,潘美自然只有装聋作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听任杨业出战。
后来发生的一切就和舞台上的故事有点接近了,杨业战败被俘,绝食三日而亡。杨业生得平凡,死得伟大,这是一个出身贫寒的悲剧英雄。然而在他死后,杨业的人气却达到了最高点,成为民间讴歌的对象。而大宋王朝的开国元勋潘美却阴差阳错地被推上了被告席,成为陷害杨业的小人。 开封市里至今还有两湖,一清一浊,清者被人唤作杨家湖,浊者自然是潘家湖。你看,有时历史就是这样无情而又蛮不讲理。
(三)真实的“狸猫换太子”事件
历史上真实的“狸猫换太子”事件。关于这个故事,戏剧中是这样演绎的:宋真宗时候,刘妃和李妃双双怀孕,但是李妃率先诞下了皇子,恶毒的刘妃为了自己的地位,把李妃刚生下的儿子带走,换成了一只狸猫,宋真宗大惊失色,以为李妃生下了个怪物,一气之下就将李妃打入了冷宫,立了刘妃的儿子为太子,刘妃因而成了皇后。
那么真实历史上是什么样子呢?刘皇后的名字叫做刘娥,她出身名门,家里的父辈都是大将出身。据说她的母亲生她的时候,梦到圆圆的月亮钻进了自己的肚子,在过去,人们认为君主是太阳,皇后是月亮,因此这个梦,预示着刘娥将来一定是大富大贵,母仪天下。不过后来的刘娥,她的人生似乎并没有朝着母仪天下发展,她出生不久,父亲就死了,家道中落,母亲只好带着年幼的刘娥回娘家生活。
刘娥长大后,嫁给了一个银匠,后来就跟着丈夫一起到了京城谋生。刘娥长得漂亮,又弹得一手好拨浪鼓,并且十分善于交际,她在京城结识了襄王府的管家张耆。那时候的襄王刚满16岁,他就是以后的宋真宗。宋真宗十分喜欢蜀川女人,而刘娥恰巧就是四川女子,因此张耆一直想方设法想要将刘娥送给襄王。不久之后,襄王府举行选妃仪式,张耆觉得时机到了,他劝说刘娥的丈夫一起帮忙。
刘娥的丈夫也是个贪财的人,十分高兴的扶了扶自己的绿帽子,将自己的老婆拱手送进了选妃的队伍中。果然,襄王对刘娥是一见倾心,但是刘娥毕竟是个穷苦出身,又嫁过人,因此襄王的母亲坚决反对,找到了皇帝赵光义,赵光义下令将刘娥赶出了京城,并且给襄王另外赐婚,把潘美的女儿嫁给了他。
既然明面上不行,暗地里总可以吧,虽然名义上刘娥被赶出了京城,但是襄王仍然经常跟他见面,两人的地下恋情一直持续了十五年,可见刘娥的魅力不小。终于熬到了赵光义去世,襄王上位成了宋真宗,而刘娥也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跟着宋真宗入宫成了美人。
因为身份原因,刘娥还是无法成为皇后,当时的皇后是宋真宗的另外一个妃子郭氏。但是郭氏早死,而潘美在宋真宗还没当皇帝之前就已经去世了,此时六宫无自主,宋真宗也没有儿子,要是刘娥能生下个儿子,那么皇后之位肯定就是她的的了。
但是偏偏刘娥无法生育,刘娥冥思苦想之后,想出了借腹生子这个主意,她将身边的侍女献给了宋真宗,借由侍女刘氏为自己生下了一个皇子,于是刘娥就顺理成章的当上了皇后,而太子的生母被封为了妃子。刘娥虽然养的是别人的孩子,但是她对太子,对太子的生母都算不错的,当然,她也是凭借着这两人才能坐上皇后,皇太后的宝座。
这就是真实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并没有什么狸猫,刘娥也不是个恶毒的皇后,总之,历史就是这样,演义的永远比真实的历史精彩。
(四)“宰相肚里能撑船”的由来
相传,宋朝宰相王安石中年丧妻,后娶名门才女姣娘为妾。婚后,王安石忙于国事,常不回家。而姣娘正值妙龄,难耐寂寞,便与家中一仆人偷情。事情很快传到王安石的耳朵里。一天,他假称外出办事,悄悄藏在家中,让轿夫抬着空轿子出了门。深夜,他蹑手蹑脚地溜到居室的窗外,听到俩人正调情。很生气,但他并没有惊动屋里的人,而是拿起一根竹竿朝树上的老鸹窝捅了几下,老鸹惊叫着飞了。屋里偷情的仆人闻声忙从后窗逃走。
转眼到了中秋,王安石想借饮酒赏月之时婉言相劝姣娘,便趁着酒兴说:"饮空酒无趣。我吟诗一首你来答如何?""是。"姣娘答。王安石吟道:"日出东来还转东,乌鸦不叫竹竿捅,鲜花搂着棉蚕睡,撇下干姜门外听。"姣娘一听就脸红了。"扑通"跪在丈夫面前答到:"日出东来转正南,你说这话整一年。大人莫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
王安石见她诚心认错,心也就软了。他想:自己已经花甲,而姣娘正值花季,不能全怪她,与其责怪他们不如成全他们。中秋节后,王安石赠白银千两,让仆人与姣娘成了亲。事情传开后,人们对王安石的宽宏大量赞不绝口,"宰相肚里能撑船"成了千古美谈。
北宋文人政客,彼此相识且多数同朝为官,他们之间政见不同,有些几乎是为“死敌”,政治上的你死我活,才华横溢者如王安石和苏轼,上演了一场“相爱相杀”,但最终“一笑泯恩仇”的千古传奇——我跟你政见不同,但不代表我不欣赏你的才华,不敬佩你的为人。
宋神宗继位之后,为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召王安石入京为相,支持他实行变法,王安石以“变法立制,富国强兵”为目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此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状况,但由于变法触及到地主阶级的利益,且一些不合时宜的举措也侵害了百姓利益,导致实行过程异常艰难,遭到了以司马光和“三苏”(苏轼、苏洵、苏辙三父子)为代表的保守派的强烈反对。
王安石大苏轼16岁,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同年获进士,轰动天下之时,王安石已经是官场前辈级别的人物了。
变法初期,因为有皇帝背后支持,反对的声音还比较温和,但王安石万万没想到苏轼这个在官场初露矛头的小子充当了急先锋,他写了一篇奏议《议学校贡举状》上呈皇帝,以为不必变法。
奏议中所述虽是老生常谈,但苏轼的文采何等厉害,他分析时事,雄辩滔滔,其文章影响力宛若一波滔天巨浪,迅速席卷了朝廷所有人士,连一贯支持变法的宋神宗也开始动摇,这对王安石是个极其危险的信号,他是个极聪明之人,不到半年,就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政权日益稳固,他深知一旦皇上改变看法,他的变法必然不了了之。
反对变法的人中,苏轼名声最响亮,文采最突出,影响最深远,王安石采取了“以儆效尤”之法,迅速把苏轼踢出政权中心,让他去开封府当推官,天天审理案件,无暇顾及其它。
王安石没料到这一举措误打误撞成全了苏轼的名声,他杀伐决断,精明利落,在百姓中口碑相传,反而闻名遐迩。
但也由此,二人交恶愈演愈烈,不过二人交恶只为政见不同,立场不同,是为公,不为私。
苏轼虽然跌落政权中心之外,但是宋神宗仍旧非常欣赏他,很喜欢读他的诗,也喜欢看他的策论奏议,所以一再打算把苏轼召回身边修起居注,当然遭到了王安石的反对。
二人针锋相对,王安石全面打压之下,苏轼为官想要大展拳脚的抱负一一落空,苏轼愤懑,更加针对王安石,直到他出任考官之际,出题故意影射王安石利用宋神宗的信任独断朝纲,终于触动了王安石的逆鳞,他多次要求宋神宗罢黜苏轼。
前面所说王安石是个聪明之人,他懂得官场进退之法,也懂的如何猜测圣意,而苏轼本人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导致他一度让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最终苏轼自请外放,王安石当然立刻成全了他,苏轼被安排到杭州做通判,二人交恶正式告一段落。
苏轼就是块金子,到哪里都可发光,而且他性格有“随遇而安”的一面,来到杭州后,他照常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把西湖治理地仅仅有条,赢得不错的名声。
苏轼与欧阳修作为北宋的文坛领袖,所作诗词传播甚远,他的某些文章或许只是发发牢骚,却被御史抓住把柄,说他攻击时政,斥责皇帝,欲置他以死地,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乌台诗案”。
而此时的王安石因为变法引发了严重的内部矛盾,外部又有保守派各种阻挠,变法难以推行,王安石请辞丞相,隐退江宁府。他听说“乌台诗案”后,立刻给宋神宗上了奏议,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引申出来就是北宋没有以言杀士的先例。
王安石没有因为苏轼是政敌就落井下石,反而对他伸出援救之手,可见二人交恶确实为公,也足见王安石心胸之广阔,为人为事乃真君子作为。
除了王安石,朝堂之上还有其它人对苏轼伸出援手,包括其弟苏辙和曾经跟他政见相左的变法派“死敌”,而苏轼曾经自以为的同一阵营的保守派“好朋友”大都选择了沉默。想必此时的苏轼,才真正看透官场险恶,人情冷暖。
后东坡先生去常州赴职之时,路过江宁,专门拜访了时在江宁的王安石,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王苏“江宁相会”,一直为后辈津津乐道。
此时的王安石已经完全辞去官职,“裸退”隐居钟山,他与苏东坡相会时,穿着跟钟山农民一样的衣服,骑了一头毛驴到江边迎接苏东坡。苏东坡见王安石已在江边,慌忙下船作揖而礼,郑重地对王安石说:“轼敢以野服拜见大丞相!”王安石拱手而笑:“礼岂是为我辈设?!”
此时二人远离朝廷,王安石历经官场黑暗失子之痛,苏轼外放在野不算得志,二人都处在人生低谷期,却在江宁结伴而行,游山玩水,谈佛论诗,度过了一段惺惺相惜的时光。
64岁的王安石两度为相,在官场历经浮沉,经历过惊涛骇浪,他深知苏东坡的性格不适合朝廷为官,劝他远离政治,归隐田园生活,对苏东坡以一个长者的身份提出建议。苏东坡离开江宁后曾写文表达了对王安石的感激和景仰:
骑驴渺渺入荒坡,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另外,苏东坡还在致王安石书信和致自己好友《滕达道书》中曾谈起过想在江宁买田,与王安石在钟山相伴终老,终不得如愿。
当然王安石对苏东坡的评价更高,他评价苏东坡为:
不知更年几百,方有如此人物!
此时王安石64岁,苏东坡48岁,距离他们初次交锋已经过了十几年。江宁相会两年后,王安石就病逝了。皇帝哲宗追赠王安石为太傅,苏轼奉旨为王安石拟敕文:
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
卓绝万物,足以风动四方。
这是一对政敌,也曾争锋相对,剑拔弩张;但最终他们握手言和,惺惺相惜。在政治立场上,他们各为主张,绝不向对方妥协;但在品格文采上,他们互相欣赏,引为知音。二人和而不同,在文人相亲的道路上成为典范。
高尚的人格修养,从广阔的胸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