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朋友》——第五章·思考

2020-01-28  本文已影响0人  Beinggrowing

过年期间把第五章——思考的内容看完了,首先我将相关重点进行简单的概述,其次将其中对我感触最深的一点进行叙述。

1、勤于思考

遇到问题动脑子想一想其实是根本不费力气的事情。

思考,更准确地说,独立思考,只不过是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的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

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没有道理的过程。

坚持拒绝思考,然后用天下最累的方式生活而不自知,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

2、思维陷阱

逻辑错误的最重要原因以下两点:

a、概念不清

学习任何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搞清楚他所有的基础概念,牢记于心并理解透彻。

b、拒绝接受不确定性

根源在于害怕复杂、奢望简单,谁都希望简单,可现实往往是复杂的。

3、因果关系

分析任何因果关系:如“因为A所以B",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

a、A不一定是B的理由

b、A不一定是B唯一的理由

c、A不一定是B最重要的理由

要做到“思维缜密”其实很容易——从现在开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例如6个月),时时刻刻注意自己被灌输的每一个念头,甄别其中因果关系。

要做一个用心的人,用用心做事,因为这个世界其实也有“心”。

4、相关命题

原命题与逆命题可能反过来不一定成立。

5、举证责任

说理之时,针对某一论点,对立双方的举证难度并非总是对称的——事实上,总是不对称的。

6、案例局限

在使用案例说明道理之时,要时刻注意案例和结论之间的实际逻辑关系,避免以偏概全。

7、对立论证

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如果不做事,是不会暴露自己的缺点的,因为人只有在做事时才会暴露缺点。

8、辨析感悟

一方面,我们倾听任何人讲话的时候,都不应该带者防备、质疑的心态,心态会成为有色眼睛,使得我们只能收到过滤之后的信息。

另一方面,对于信息若不加分析地全盘接受,也是危险有害的。

9、克服恐惧

人人都有弱点,因为人人都有恐惧。

恐惧需要克服,勇气需要培养。

勇气与智慧一样,是依靠积累获得的。

10、辅助工具

为了避免将来的尴尬,必须在今天采取正确行动。

本章中,最触动我的是关于“辨析感悟”小节内容:

“我们倾听任何人讲话的时候,都不应该带者防备、质疑的心态,心态会成为有色眼睛,使得我们只能收到过滤之后的信息。”

这两年随着心智的成熟,发现我在与“人聊天的时,这个“人”——是我自认为在某些方面不如我的人。

在其与我交流之前,尤其是讲述某些道理之前,我便带着“防备、质疑”的心态,脑子里只想着“如何去反驳他说的每句话",

然后他所说的一旦我有哪句不认同,脑海中就立即思考我该用怎样的语言与例子去驳斥他,

而对于人家所说的其它关键内容早就自动“过滤掉了”!正是这种“想要证明自己比你强!”的虚荣心,

交流的两人若都是“好辩、虚荣心强”的人,则会引发两个人激烈争执,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是多么的愚昧啊!”虚荣心“的代价错过了多少的学习机会啊!

当然,随着心智的成熟,在交流的期间能够越来越明显感知自身的这一问题,

所以也在学着慢慢地克制自己,尽可能的“保持开放”的心态去倾听他人的声音。

尽量认真地接收叙述者尽可能完整的内容,仔细分辨,实在不认同再表达出来。

慢慢来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