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札记之——阅读是写作的一剂良方
【九洲芳文】

在我们国家历史上的西汉时期,有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子政刘向在《说苑》一书中写有这样一句话语,曰:“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在他看来,书籍就好像是良药一样,凡是那些善于读书之人,就可以像医生医治病人一样,能够去治疗自己的愚钝。如若是按照当代的话语来说,读书与知识可以去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培根也认为,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是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与改变的,就好像身体上的某些缺陷,可以通过适当、合理的运动来改善一样。这个世上自古以来都是没有什么完人的,尤其身处在当今社会中的每个人,由于生活节凑快、压力大,在大家的身上或多或少都被感染上一些病症。譬如说:迷茫、浮躁、懒惰、固执等等……在培根看来,最最好的一剂良方就是读书。

苏联时期的诗人、作家、政论家高尔基对于读书这件事情是有着自己的心得体会的,他也撰写过一段有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曰:“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与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与鄙陋的东西呛住。”

为什么笔者在撰写前面三段文字时,摘入的内容全都是和阅读有关的文字?!还或许,有人会说到,“阅读”好像和“写作”是有点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情,又怎么可以去联系并置放在一起呢?!

其实不然,欢喜写作的本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吧,至今年已然是走过四十五年的春秋,在这四十五年的时间里面,用来阅读的时间,少说最最起码也要有二十五六年之久哩!之所以自己还能够去撰写一点点文章,至今已撰写四百二十多篇文章,不管文章撰写的好坏与否,其中的一个原因之一,那就是——自己一直都是比较欢喜阅读、坚持阅读,而且每天都会挤出时间用于阅读,是有关系的。

故而,自己要说这样一句话语:“阅读是写作的一剂良方!”

本人时常还欢喜去关注那些欢喜写作的文友们,既不管是业余的写作爱好者,还是那些专业的作家,也不管文章撰写的好坏与否,一样会去拜读一下他们或她们撰写的各类文章的。通过拜读别人撰写的某些文章,是有着诸多方面的好处的,它既可以从中获取到某些写作方面的素材与灵感;它还可以让自己增长各个方面的见识与知识;通过拜读别人撰写的文章,更可以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与水平……

个人想要去撰写好一篇或各式各样的文章的话,唯有多多的去撰写文章。有两句老话说的极好,其一曰:“熟能生巧!”其二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想要把文章去撰写好的话,除去自身要做到“熟能生巧”以外,还要下“铁杵磨成针”的功夫。那么,“熟能生巧”又从何而来呢?!就是从不断地写作当中积累与累积而来的,文章如若是撰写的比较多,还下过“铁杵磨成针”的功夫,时间一长久而久之,多多少少总会有一点点进步的,自然而然就能把文章撰写好的!

去把文章撰写好,多多的去撰写各式各样的文章,固然是提升自身写作能力与水平的唯一有效途径,既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也是别无其他办法的一件事情。虽说是如此,自己依然会去认为,既是属于不怎么完备的,也是属于有一点点缺陷的。光光依靠多多的撰写各类文章,能把文章去撰写好,绝对是有限度的,在写作的同时,还要去拜读别人的文章,看看别人是如何来撰写好文章的,自身也唯有拜读别人撰写的各类文章以后,才能综合的提升写作能力与水平。

长年累月的去拜读别人撰写的各类文章与好的书籍,时间一长久而久之,就能明辨出孰是孰非、孰好孰坏、孰优孰劣,当自己再去撰写各类文章时,就可以做到避免自己也去撰写各种不好的文章。再者说来,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通过去拜读其他人撰写的文章或好的书籍,他们或她们在好的写作手法方面与好词好句,可以拿来为我所使用的。个人在写作的时候,可以奉行“拿来主义”的,好的拿来主义,在写作当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写作是什么?!自认为:写作就是生活,生活造就了写作。写作既是从生活当中而来的,而且还是把自身经历过的、听到的以及看到的各类人事物情,通通去转化成为铅字。这样的写作写起来,不单单是得心应手的,而且也是最最真实的,既可以打动创作者自己,还可以去打动周遭的个人或人群,更可以打动欢喜拜读文章的人……

即便是如此,个人的人生经历和人生阅历也是有限的,当自身有限的人生经历和人生阅历,不足以去支撑写作时,又该如何办才是好呢?!此时,不妨就暂时搁浅手中的笔,去多多的拜读其他人撰写的各类文章,从中,说不定就可以去寻觅到适合自己的写作素材。

虽说,要想去撰写好各类文章的话,固然是要勤于撰写各类文章的。个人依旧还会坚持去认为,凡真正欢喜写作之人,每间隔一段时间,要去撰写点什么的人,坚决不可以去忽略阅读这件事情的。

阅读是写作的一剂良方,就是自己对写作的心得体会与总结,对自己的帮助也是挺大的,还是拿自己来举一个写作方面的例子。

笔者曾撰写过一篇短篇小说,名字叫《车站》,说的是有一个男性,对某一位女性产生了一丝的好感,这种好感到最后是无疾而终。

这篇文章是从何而来的呢?!除去也有一点点自己的影子在里面以外,最最大的一个创作灵感是来源于别人所撰写的文章哩。自己所在的城市有一份报纸叫《劳动报》,曾在这份报纸上看到过一篇名字叫《窗外》的文章,作者是邵怀德,写的是某位男性对女性产生了一丝的好感,受到这篇文章的启发,去撰写了短篇小说《车站》……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图一、图二和最后一张图片均是作者编辑的;③:各种书籍类图片乃是作者家中的一部分藏书,自藏自拍。】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21年07月23日星期五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