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亲情——《目送》读后感
胡兰成描写他所熟悉的乡下人。俭朴的农家妇女也许坐在门槛上织毛线、捡豆子,穿着家居的布裤,但是一见邻居来访,即使是极为熟悉的街坊邻居,她也必先进屋里去,将裙子换上,再出来和客人说话。穿裙或穿裤代表什么符号因时代而变,但是认为“礼”是重要的──也就是一种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尊重,却代代相传。农妇身上显现的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底蕴。什么叫底蕴呢,不过就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因为祖辈父辈层层传递,因为家家户户耳濡目染,一个不识字的人也自然而然陶冶其中,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于焉形成,就是文化。
龙应台曾在《什么是文化》一文中这样解释过文化之意。她能用简单不过的字眼来深刻解释一些我们讲不明白的道理,用温柔的笔触直击你心灵深处。以前听龙应台这个人名,还不知是男是女。个人介绍说她是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支笔。这本《目送》也一改她以前的风格。《目送》一书的扉页上写着: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的确,父母即使受尽委屈也会义无反顾地给子女奉献一切。《目送》是一本温情四溢的书。共由七十三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就是作者与父母的一些故事。她母亲得了老人痴呆症,反反复复的问她是谁,她仍耐心细致地照顾母亲,生病的母亲在她眼里却变得很可爱;她父亲最后病重生活不能自理,她亲自清理父亲的排泄物。换做是我我觉的我会抱怨这一切,无法从容坦然地面对。父亲的病,母亲的老,让人动容。人生太短,太多的道理都是从别人的故事中得来。这样的几个故事,恰好提醒我要好好照顾父母亲。而对于我来说,我正处在一个最尴尬的年纪,与父母亲最疏离的年纪,有了所谓的距离。一年中住在家的日子也只不过寒暑假,给父母的电话也是经济方面的居多,作为女儿真的不算称职。对父母说不了甜言蜜语,每当我妈很期待地问我爱不爱她,我也只会支支吾吾地随便说些话一带而过。我认为真正的感情不用靠说要靠做,但殊不知已经错过了那么多陪伴爸妈的日子。我妈每次送我去车站,都会帮我把行李拖上车,我知道每次她都只能远远地目送着渐行渐远的车子,然后心里空落落好久。目送孩子远去的母亲,她们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承受太多,舍不得孩子去受苦,母亲太懂得这条路上的艰辛,因为当年她们也向往过、跌倒过、流泪过。但如今,只能放手让孩子一人走,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书中有这么一段:我们都知道了: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递区号、邮差找的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嗞嗞香气、丈夫正从她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挂号拿印章来”……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搭着时光机器来的,却再也回不到我们想回到的那段时光。我总希望自己还是那么一个稚嫩顽皮的小孩子,父母亲也还是那么年轻健康。从小到大,我的什么都是父母给的,我觉得我负责认真学习以外给父母实在太少。高中三年,我妈为了更好地照顾我抛下了自己所有的爱好。如今远远的看着我妈的背影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心疼。去年暑假,我妈的腿受了伤行动不便,于是我照顾了她一暑假。其实一开始我有那么一点不情愿,在我的意识里每次都是我妈照顾我,而今换作我照顾她,这也让我恍然大悟,岁月虽然没在母亲脸上留上可怕明显的皱纹,但是母亲已经老了,而我也已长成需要照顾长辈的大人了。
一个朋友曾说起过对父母逐渐老去的绝望,那时尚不能体会,现在才深刻地感受到那是怎样的一种充满无力感的绝望。记得周国平在他的散文中也这样描述: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上没有了父母,他都成了孤儿。他走入这个世界的门户,他走出这个世界的屏障,都随之塌陷了。父母在,他的来路是眉目清楚的,他的去路则被遮掩着。父母不在了,他的来路就变得模糊,去路反而敞开了。子女对父母的爱,最刻骨铭心的也不是受了养育后的感恩,而是无法阻挡父母老去的绝望,在这种绝望中,父母作为无人能够保护的孤儿的形象,清晰的展现在你的眼前。
在父母面前,我只希望时光时光慢些吧。读《目送》,知老之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