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3日《0-8岁儿童纪律教育》培训总结
一、感受
听到马老师分享恒河猴母爱剥夺实验,很是让人难过,更多的是心疼心痛。也让我们知道母爱的主要来源是亲密的接触,而不是食物。孩子需要的是妈妈的爱抚、接触和心理关怀。虽然母亲总有一天不再分泌乳汁,但我们的孩子依然会爱着自己的母亲,因为他们从妈妈身上感受到爱,然后保有被爱的记忆,这样他们的一生都是幸福的。当有些孩子会出现一些攻击行为或是其他不好的行为时,我们要知道,或许是因为他们从小在爱的情感上的缺失所造成的,所以我们要给到他们多一些接纳多一些包容,能够弥补他们这些遗憾。就如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有的人用童年去治愈一生,而有的人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二、新知
1.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论:任何年龄阶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身发展造成障碍。特别是婴幼儿时期的:信任和不信任建立,这个时候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阶段,我们要打破传统的哭声免疫做法,孩子哭了就抱抱孩子、不用按时按点喂养孩子,饿了就及时喂,让孩子跟父母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感。
2.我们人类是复杂的不仅有物质上的需要,还有精神上的需要。如果说物质需要是一粒沙,那精神需要就是一片沙漠。相反的是我们作为父母往往给到孩子物质上的需要是沙漠,精神上的需要则是一粒沙。孩子在精神的需要:第一关注接纳,从内心真正做到关注和接纳他们,走进孩子的内心。第二权利,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权利。第三爱的滋养。
3.我们完帮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首先当孩子遇到事情时要学会倾听。其次对于孩子的想法和做法不要去做判断和评判,帮助孩子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情绪。最后建立适合孩子自己情感发泄模式。
三、行动
1.承认和接纳孩子的情绪是一个漫长的阶段。人人都有情绪,情绪是不应该被限制的,被限制的应该是那些不当的情绪发泄行为。从现在起我要告诉自己,不要去压制孩子的情绪,改掉一些批评否认他们情绪的话,如:哭什么哭,你还有脾气了……要接受和接纳孩子的想法,这是他们的权利我们要理解尊重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