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些心思,做更好的自己

2020-02-11  本文已影响0人  佛晓星辉

今年的春节,来势汹汹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本该宅在家中,但最近几天实在是被阵阵胸痛心慌闹得不得不去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没发现心脏有器质性病变,只要调整好情绪就可以了,真是虚惊一场。

通过这件事领悟了一些道理,也可说是触及了灵魂。

还得从与接诊医生的一番对话说起。医生问:“你最近是不是看了打打杀杀的电视剧,还是妖魔鬼怪的电影?”

“没有,只是在看《欢乐颂》。”

“嗯,看个《欢乐颂》能让心脏跳成这样,你太情绪化了,这样不好。”

随后按“可疑冠心病”做相关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笑着说:“放心吧,没有冠心病,而且我保证你五年之内不会得冠心病。但必须调整心态,控制情绪,做到不生气,不激动,不劳累,让心脏保持平稳就行了。”

听了医生的话,悬着的心总算平稳了,没有器质性病变就好。至于情绪问题嘛,医生不说我也知道,就是因为情绪激动才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其实前些日子写过几篇这方面的短文,还经常翻出来看,目的是告诫自己幸福靠自己去把握,快乐的“钥匙”要放在自己手里,要活出自我,战胜自我,可惜的是没有做好,最终因为情绪不能控制导致心脏不适,把自己送进医院。教训深刻,悔之晚矣!

现在准备花些心思,改变现状,做更好的自己。

积攒“小确幸”,带来好心情。随着季节的变化,不断地变换家里的环境,比如添点小物件,换块桌布,摆个花瓶,插束鲜花。小变化带来好心情,“小确幸”多了,幸福也就点点滴滴积攒起来了。

换环境,换心情。旅游、爬山、参观、散步等等,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释放压力,放松身心,转换情绪。

有书相伴,心灵宁静。通过读书,使人有更广阔的视野,从全新的角度审视和理解自己的生活。看别人的生活,安抚自己躁动的心灵,读别人的感悟,让心灵的天空变得清朗。让自己身心健康受益无穷,从中获取乐趣,预防压力过大。

寄情文字,心灵安稳。通过写作,将自已托寄在文字里,抒发人生感悟,让灵魂有个安稳的栖息地。

增加情趣,修养心性。寻找喜欢的事情去做,练书法、画画、编辑美图等等,如果有合适的,再学习一些新东西,便生活更丰富,心情更畅快,少些多愁善感,多些宽容大度。

我相信,格局大了,自然会更自信,更有安全感。杭州灵隐寺的楹联说得好,“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只求一半的称心就知足常乐为好,看淡了,想开了就是天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