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世界成长励志想法

好好说话:每个孩子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2017-08-02  本文已影响237人  一只母狮子
好好说话:每个孩子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001

印象中,从进入高中开始,已经有10年没有被父亲狠劲的斥责过了。

周末,因为没有照顾好小柚子,新晋为外公,对小外孙疼宠到不行的父亲大发雷霆。

一边抱着小柚子,一边威风凛凛的大声教训着我,起初我只是默默的听着,随着父亲的声线一再拔高,情绪越来越狂躁,指责的越来越带劲,小时候的感觉又一次铺天盖地的像大浪一样把我盖到了海底。

想张口说些什么,吐出来的,却只有几个小气泡,转瞬就飘远了。

依然一如童年时期幼小的那个我,害怕,不知所措,想假装自己不在那里,想假装听不到任何声音,我把膝盖收起来,把脸捂在双手里,想隔绝掉那些可怕的,会伤害到我内心的声音,但结果只有眼泪不受控制的流了下来,我感到沮丧极了。

很多时候,父母总是低估了大声斥责和打骂的伤害。

正如,长大后我时常半开玩笑的跟父母说:

还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父亲看到同事的孩子奥数得奖,而我连学校的考试都考不好,气得不得了的事情么?

那天回来父亲硬逼着我做奥数题,可我真的不会啊。结果他拿起棍子就抽我,后来把棍子都抽断了,当时给我留下了好深的心理阴影啊。

每当我提起这事,母亲就一脸好笑的神情望着我,好像这真就是个笑话:

多小的时候的事情了,你要说一辈子么?

什么棍子,你怎么不说那中间有细节,是从细节的地方断掉的,能用了多大劲?

可是,棍子的形状会模糊。

那曾经,啪嗒一声,一棍子抽到我身上之后被弹飞的那半截木棍却永远清晰的留在我的记忆里。

这样的事还有许多,这样长大的孩子肯定也有很多。父母总觉得棍棒底下出孝子,玉不琢不成器,可事实上,管教可以有很多种方式,而阴影却是会伴随孩子一生。

002

情绪这件“小事”,或许比我们想的要重要得多。

记得有一次看到钢琴家郎朗的自传里写到:

有一年,他被钢琴老师扫地出门,心里害怕而沮丧,而他的父亲却在这时雪上加霜。

“老师不要你了,你还不练琴?你不练琴现在就去死,从这里跳下去!”

那时的他该有多么恐慌,害怕呢。

如今的郎朗变得像他父亲所期望的那样,足够优秀了,但他会不会永远也没有办法原谅他的父亲呢。

在他自己也为看不清的未来迷茫,担忧,沮丧,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本该保护安慰他的父亲,除了近乎疯狂的指责,什么也没有做啊。

我们无法评说,夺目的成绩和童年的幸福比起来,他们更想获得哪一方,毕竟我不是他们,只是,想问一句可能永远没有答案的话:

你的内心是否也会有一块地方漂浮无根,仿若浮萍?

是否再也不敢,全身心的依赖,这一对被称作“父母”的成人。

003

记得2年前去日本出差的时候,和同事坐在车上聊起了自己的先生:

“我老公是世界上最爱我的人。”

当我笑着说完,同事开玩笑说:

“你爸妈听到该伤心啦,他们才是最爱你的人。”

当时,一瞬间就觉得很难过,眼泪唰的一下就涌了出来,我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只是一边哭一边说:

“不是的,就是我老公,他才是最爱我的。”

对不起,我没办法说出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都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我很想说,可我一张嘴,眼泪就掉了下来。

其实父母哪有不爱自己的孩子呢?

只是他们无意造成的伤害,逐渐的让孩子产生了情感上的认知缺失。

小小的孩子,拼命的想做好来满足父母的要求,不敢提出自己的需求,不相信世界上有无私的爱,如果自己做的不好,就会害怕自己被遗弃。

这是一种极大的安全感的缺失。

004

其实,我很羡慕我的先生。

在父母的宠爱中长大,想要天上的星星父母都恨不得给他摘下来。固然他会有属于他自己性格中的弊端,很难“想尽一切办法的”去完成一件事,因为对于他来说习惯了总有后路。

可正是在充满疼爱中长大的先生,逐渐改变了我。

爱情总是起始于“异性”相吸。

他说,正是他所没有的独立坚强吸引了他。

虽然,这份独立坚强,不过是不敢依赖别人。

可后来他却说,再也不舍得,让你那么独立坚强。

开始的时候,我不懂。

很多事情,明明两边分工,同时进行效率更高,为什么要粘在一起,把每件事都两个人一起做完才进行下一件。

先生炒青菜的时候,明明我可以去做烧肉的准备工作,可他偏不;

他一边炒菜,一边让我抱抱他的腰,给他擦擦汗,时不时喂口水,站在门口远了不行,还要凑到灶台前;

先生修理电脑的时候,明明我可以去看书学习,可他偏不;

他一边一颗一颗的拧着笔记本上的螺丝,一边把他们分类摆好,然后跟我讲着好像天书一样的基础常识,我说听的好困,他却摸摸我的脑袋把我抓过来继续陪着;

先生在家看3D电影的时候,明明我对这玩意一点兴趣也没有,想要回卧室呆着,可他偏不;

他还是会把我抓到他身边躺下,没办法,只好任由他抱着,只是在他看入迷的时候,摘下眼镜,用手机看看书;

日复一日,从最开始的无奈,鄙视他效率低下,像小孩子一样粘人,到后来习惯无论何时身边都有这样一个人,他好像永远会陪伴着你,不管你如何的生气,争吵,逃避,他都在你旁边,永远不会发火,永远不会放你一个人。

005

或许就是从小到大吸收了无限的爱与呵护,才能在感情里如此坚定吧。

同时,正是这种包容陪伴式的爱,才慢慢的让我时刻紧绷的神经可以有处安放,不至于突然有一天就断掉。

有的时候,感觉像做梦一样。

这样的人怎么会就这样突然出现了呢,他一定是老天给我的礼物。

可是,世上有那么多人在像老天许愿,要了那么多的礼物,被给予的可能性只有亿万分之一吧。

我不想把小柚子的未来寄托在这种虚无缥缈的可能性里,只希望她从小不被大声斥责,心无恐慌,平顺安康。

那么这需要,从她还打小不懂事的时候开始,细心教导,温言讲理,我们做父母的要极为克制自己的情绪。

小孩子总有不好说通的时候,但不要以为你放弃沟通,大声斥责就会有效,那绝不会比你原本的办法更好。

写在文末的话:

这篇文章修修改改,写了2天,其实依旧不够满意。

对于童年阴影这一块,很难把感受百分百的传达出来。

前段时间看了一篇文章:被打骂的女儿:与妈妈和解,我花了二十年

就觉得应该把这样的现实写出来,一方面警示已为父母的我们,要更加温柔讲理的对待孩子;另一方面,那些现在仍旧没办法走出来的“孩子”,虽然我没有更好的办法给到你们,但,你不是一个人,这样会不会感到好一些?

我们愿意相信,99%的父母都深刻的爱着自己的孩子。

但身份无法对调,父母无法设身处地的体会到孩子的惶恐,孩子也没办法那么小的时候就了解到父母的殷切。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由父母写到后来与老公的点滴,心情也从沮丧一点点的走向平静,幸福。

希望我们都能找到一个方法和自己达成和解。

这是我的第50篇原创文章,共写下97171字。

我期待与你的对话,我期待遇见更好的我们。

欢迎留言勾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