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关系是孩子最大的命运
![](https://img.haomeiwen.com/i1901701/5b44510b92087795.gif)
著名的心理学专家武志宏先生曾提出一个经典观点:夫妻.关系是孩子最大的命运。就是说在一个圆满的家庭中,夫妻关系应该是家庭关系中的定海神针,理应超越亲子关系以及和原生态家庭中父母的关系。
有一个经典的选择题:妈妈和老婆同时落水,该先救谁?这个话题讨论了很多年,众说纷纭,各自有理。然而,如今最圆满的回答是,先救老婆,妈妈怎么办?妈妈由爸爸来负责!
很多心理学专家探讨过这个问题,提出这只是一个中国式问题,因为中国的家庭一直把亲子关系的第一位。而实际上这是错误的!目前各种心理学流派,包括家庭系统排列、家庭结构治疗等等这些西方发展派生出来的科学观念,应该是夫妻关系列在家庭关系的第一序位,夫妻关系才是家里的“定海神针”。
就像上文的选择题,如果你去救妈妈,那你的爸爸干什么呢?还有你的老婆谁来管?这分明就是关系的错位!这样的错爱,往往就是导致家庭失和、不幸的源头。
一个传统家庭中,如果丈夫总觉得他的妈妈是排第一位,那就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婆媳之间出现矛盾。因为妻子会觉得,她在丈夫心目中得不到足够重视,就会对丈夫心存怨恨,自然家庭氛围就不和谐。那么幼小的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作为父母生命的一种映照,他会觉得自己是父母不够爱的结晶,会把父母的痛苦揽到自己身上了,这样的小孩,“可爱”的起来吗?不“可怜”才怪呢!
一旦家中的宝贝,身心发展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自然就会引发又一层面的家庭不和谐,使得家庭中的各种关系更加紧张。一个家庭中,如果婆媳关系、夫妻关系都不畅通融洽的话,亲子关系,又能和谐到哪里去呢!
可,这能怪谁呢?可怜的孩子,天天耳闻妈妈和奶奶的口舌之战,时时目睹爸爸和妈妈的对抗纷争,常常煎熬在家庭的冷暴力中,你叫他如何乖巧?怎么可爱?
也有一些家庭,因为有一位“不存在”的爸爸,成天在外辛苦奔波赚钱养家,家里大小琐事全由妈妈打理,看似妈妈掌控了家庭主权,而实际上,这种家庭模式很容易滋生出妈妈的“缺失存在感的焦虑”。同时,也容易使妈妈将生活的重心全部集中在孩子身上,通过控制孩子来满足自己的存在感。然而这种控制欲无节制的实施,就更易引发亲子之间的矛盾,使妈妈的焦虑进一步强化,还可能引发夫妻矛盾,形成家庭关系的恶性循环。
缺乏“存在感”的爸爸和“一路焦虑”的妈妈,总打着“爱孩子”的旗号相互伤害,要么是冷暴力的表面凑合,要么是走向两败俱伤的一拍两散。如此家庭,可怜的孩子,饱受的分明是凄风苦雨,身心俱摧,哪里谈徜徉在爱的港湾?种种不良现象的形成,大多就是因为爱的错位啊!
如果在家庭关系中,我们坚定地将夫妻关系排在第一位,父母彼此恩爱,相互关照,一直同频共振的追求自身成长,两情相悦的经营幸福家庭。孩子就会觉得他是爱的结晶,会生发出愉悦幸福感,并自然而然的把父母间的美好体验,内化到自己的灵魂里,他会由衷觉得家,就是爱的港湾!
如此被“爱”浸润的孩子,怎么会可怜呢?肯定是知书达理有教养的“别人家的小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