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尊重生命、约束战争!
《追风筝的人》,作者卡勒德·胡赛尼,1965年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市,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医生。他用凄婉温情的笔调,讲诉了两个阿富汗少年关于友谊、亲情、背叛、救赎的故事。
初读时,我被哈桑的品性所震撼,很难相信世上会有如此纯良,即使遭遇背叛、歧视,被生活折磨得千疮百孔仍保持初心的人。我同情他又敬佩他!感动之余,再次捧读。
读完第二遍,我开始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不仅仅是人性的善恶与救赎。试想下,如果没有战争和民族歧视,就不会有哈桑的悲剧、索拉博悲惨的童年,甚至,整个故事都不会发生。
在我看来,小说不仅仅展示了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也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史,一个国家的苦难史。因此,反映战争和民族歧视带给人们精神上、生活上的摧残折磨,才是本书隐含的深层次的思想主题。
通过作者真实的描写,我们得以知道从上世纪70年代起,阿富汗接连遭遇内战、苏联入侵、塔利班执政等历史事件,以及阿富汗由来已久的民族歧视,这为我们研究小说的人物性格特征及其命运走向有很大的帮助。
主人公阿米尔出生在阿富汗富商家庭,是阿富汗最强盛的民族——普什图人。他的祖辈声名远播,父亲不仅富有且乐善好施,在当地颇有名望。
阿米尔的小伙伴哈桑是家仆阿里的儿子,因是备受歧视的哈扎拉人,出生便为奴。因两族信仰不同,战争不断,哈扎拉人不断被打压,地位低下。刻着民族“烙印”长大的两个小孩,注定心性不同,也无交心的可能。悲剧从未出生就已开始。
哈桑从一出生就住在阿米尔花园旁的泥屋,狭小简陋。从小受父亲的教育灌输,尽心尽力服侍着小主人阿米尔。物质上的差别、精神上的教育,让他从小就知道了自己的使命。
他说的第一个字,是小主人的名字,他能看透小主人的任何心思,他时时刻刻保护着小主人,即使小主人背叛他,依旧忠心不变......所有种种行为,秉性纯良是其主要原因,但奴性思想亦有。种族歧视是原罪。
同样的原因,阿米尔从没拿哈桑当朋友。当哈桑遭受凌辱的时候,他躲开了。为了获得父亲的独宠,他诬陷哈桑偷盗,逼走哈桑一家。在他的心底,哈扎拉人不配当朋友。这样的思想,遍布整个民族,阿米尔的父亲也如此。
小说后半段揭开了哈桑的身世之谜,其实他是阿米尔同父异母的兄弟。阿米尔的父亲至死都瞒着这个秘密,只因哈桑的生母是哈扎拉人,一旦身份被揭穿,意味着自己的名声、财富都将失去。
在他心里,认为哈桑的出生是个耻辱。民族歧视深深伤害着每一个哈扎拉人,即使哈桑有一半普什图人的血缘,最终也未能改命!
哈桑离去后,阿富汗遭遇连年战争。战争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阿米尔和父亲被迫逃亡美国,为了生存和尊严,父亲干着肮脏繁重的工作,以致身患绝症不治而亡;大多数逃亡的阿富汗人在美国靠着救济金生活,精神空虚匮乏;哈桑死于塔利班份子的枪下;阿富汗的大人和孩子在战区过着凌辱凄惨的生活;侵略者屠杀成年男子,把整个阿富汗变成人间地狱。
阿米尔再次回到阿富汗时,看到了战争留下的痕迹,触目惊心:“废墟和乞丐,触目皆是这样的景象......乞食的多数是儿童,瘦小,脸色冷漠,有些不超过五六岁。”“雅德梅湾业已变成一座巨大的废墟。那些尚未被彻底摧毁的屋宇赤条条竖在那儿,屋顶破了大洞,墙壁嵌满火箭的弹片。整个街区已经划为瓦砾。”
一个为了喂饱孩子的男人在市场上出售他的义腿;足球赛中场休息时间,一对通奸的情侣在体育场上活活被石头砸死;一个涂脂抹粉的男孩被迫出卖身体,跳着以前头手风琴艺人的猴子表演的舞步。
战争给人们心灵上留下的是永久性的伤害——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被塔利班份子戏谑玩弄,变得胆小谨慎、沉默寡言、不轻易相信人。孩子幼小的心灵被笼罩上厚重的阴影。而索拉博,只是众多阿富汗孩子中的一个。
小说前半段用实写的方式,表明“追风筝的人”就是哈桑。随着剧情的发展,伴着主人公的成长蜕变,小说结尾再次提到了追风筝的情景,这时“追风筝的人”,象征着为拥有正直、善良、诚实、勇敢等美好品格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人。整个主题思想得以升华。
看完这本书,我不由得激励自己,成为“追风筝的人”,并把这样的精神传播给身边的人。同时也给我带来新的思考:那些战争和种族歧视的始作俑者,是否也要常怀怜悯众生之心,肩负起国家民族的和平重任,尊重生命,约束战争,一步步向着“追风筝的人”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