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真难吃!”--那一瞬间我们可以教什么(一)

2016-09-20  本文已影响0人  兰心爱蔻

有老师中秋节带了豆沙月饼给孩子们吃。

第一个孩子因为不喜欢这个味道咬了一口就吐了;第二个孩子咬了一口也吐了,吐完不忘说一句,这个东西真难吃;后面的孩子进入戏剧模式,不厌其烦地表演咬月饼吐出来说一句真难吃,评论逐渐变成中国人真可怜,过节要吃这么难吃的东西。

老师在那一瞬间呆住了,委屈涌上心头,还带一点点怒气。

这一个瞬间,我们可以教孩子们什么呢?

课堂管理

汉语老师们在课堂上要不厌其烦教给学生的,除了语言文化,还有课堂纪律。课堂纪律反映的,是老师的信念和课堂的文化。告诉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不对别的同学、别的文化作这样的评价,因为这会伤害别人的感情。如果你不喜欢别人给你的食物,礼貌地对她说,thanks, I don't really like it.如果你要评价这个食物,你可以说,it's different.我们不一定能够欣赏别的国家的食物,但我们要有一颗包容的心来对待别的国家的文化;我们不一定喜欢别人带给我们的东西,但我们要感激别人愿意分享的心意。

文化延伸

问一问这些学生,你们不太喜欢月饼,我也不太习惯在超市买到的moon pie,你们觉得这是为什么呢?由此展开的讨论,可以涉及中美饮食习惯的差异,健康问题,如何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谈一谈美式中餐和肯德基的本土化策略,让学生们试着设计一款他们觉得美国人会喜欢的月饼。

这一个瞬间,我们可以教我们自己什么呢?

这样的情况,不会是唯一的一次。学生可能会对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有不同的态度,老师会“呆住”“不知该如何反应”往往发生在学生的反馈和自己的预期背道而驰的情况下,换句话说,老师对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不认同”没有准备。

可是,我们教中国文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文化认同吗?对于别的国家的文化,我们能够全盘认同吗?

我想对于后一个答案,很多老师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期望这些孩子认同我们的文化呢?他们和我们在不同的环境、时代长大,受到不同的教育,对于一些他们没见过、没经历过的文化不了解很正常;从他们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不认同别国的文化也很正常。我们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却不能强迫他们认同。

我们能教的,是如何理解这个文化现象对中国人的意义,它的历史、发展、进化、适应或者消失,却不能要求孩子们一定觉得“这是好的”。我们深爱我们的文化,也应当接受他们的“不爱”。我们希望他们用包容的心来对待别国的文化,我们自己又何尝不该如此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