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
第四章,社会态度,也是社会认知更高的层次,是指我们对现实社会世界所有方面的评价
态度由三个因素构成
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向因素
认知因素指态度的对象,人,物,群体,事件等等,也可以是抽象的,如聪明,灾难等
情感因素指对某个对象持有的好恶情感,对态度对象的一种内心体验
意向因素指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是一种将要采取行动之前的准备状态
情感因素会起主导作用,影响意向因素,而认知因素是一个基础,肯定需要有个对象
举个例子:“我今天认识了一个人,通过初步认知,我对他感觉还不错,那我后面会倾向深入了解”认知对象是人,情感因素是感觉还不错,意向就是倾向深入交流,也就是倾向靠近
还有态度不等于最终的行动,这里讲的只是影响人行为的主要因素是人的态度
但很多时候会夹杂其他因素,影响最终的行为
有了对态度的认识,我这篇只讲态度的两个方面
态度的形成理论解释和改变方法
态度的形成有四个理论解析
第一:凯尔曼的态度形成三阶段论,服从,同化,内化
服从就是表面性的照做,心理不认同,像上班一样,不一定认同企业但为了钱,活还是干的
同化是内心自愿接受观点,思想,这种就需要一个转化过程,可以通过行为来稳固自己想接受的观点,比如看书,学习,就算想接受也不一定能真吸收到,变成自己的
内化是在同化的基础上的,观点和行为的改变
第二:强化理论
强化的原理就是通过事件影响情感因素来让对象改变意向和情感
比如针对不同的犯罪者采取的惩罚,针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奖励,奖状啊,奖金啊之类的
对于奖励和惩罚的界定,可以说让人愉悦的事情就是奖励,不愉快的事情就是惩罚
第三:海德的平衡理论
这个讲的就是一种“爱屋及乌,恨屋及乌”的现象
比如我和a是朋友,关系不错,a和b关系不好,那我对b的态度就冷淡,不会发展成为朋友,这个理论我觉得用强化理论也能解释的同,也就是我朋友带给我对b的负面情绪让我对b的态度也不好
第四: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当我们持有两个或以上互相矛盾的认知,我们就会通过
增加某一认知
增加某一认知
改变某一认知
来解除失调,典型的就是抽烟,吸烟有害身体是每个人都清楚的事情,但抽的人还是很多,很大概率就是用了其中一种方式说服了自己
态度改变的方法
前面要是懂了,这部分就没什么好说的,改变认知就能改变态度,改变情感就能改变态度,这些前面都说过,还有就是外部影响也能改变态度,比如制定群体规定,这个说起来就扯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