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例会

个人随笔:“得到”越来越“像”一家互联网公司了

2018-05-21  本文已影响11人  御风逐鹿
个人随笔:“得到”越来越“像”一家互联网公司了

前言

2018.5.14日,得到首页推荐《知识大迁徙》,是一套“组合拳”套路:banner推荐+首页弹窗+当日罗振宇语音推荐+当日听书推荐,确为“火力全开”模式。于是有了再叨叨几嘴的想法。

2018.5.14日首页截屏

一.我脑海中的罗辑思维

1.缘起

从2016年恢复跑步后,为克服跑圈儿过程中的“枯燥感”,需经常更换路线,也要同时在耳朵里面给一些不同的刺激,所以从那时起开始听各类“历史故事”,这个阶段要特别感谢网易云音乐。

感谢网易云音乐,以上歌单陪伴我几百公里

后来又发现2个讲故事的产品,都不错——《罗辑思维》+《晓松奇谈》。

2.各有所长

罗辑思维

历史故事讲述的视角很有趣,会把其中几个小故事拆出来细说,通常会在结尾处做一个提炼或升华,把视角拉回到时下——对我们生活、工作、创业的启发。似乎是这么一个套路。

晓松奇谈

视野非常之宽广,话题非常之发散,一个话题会分为若干期讲述。再配合高晓松的京味儿描述方式,颇有一种“纵横捭阖”之感,但是他绝极少“唱赞歌”或“煲鸡汤”。所以也遇到过某几期节目被要求下架的经历。

总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是将《罗辑思维》当成“历史类小故事”来听的,因为这也是我个人喜好的一个领域,毕竟我也没那么多时间看相关书籍。

二.得到第一阶段

也许是伴随着罗振宇的知名度以及梦想的放大,他不再甘心只做一个“每天死磕自己60秒”的胖子,也不仅仅是优酷上一个“历史类小故事”的栏目,于是推出了一款名为“得到”的APP。

这是罗振宇开始打造“知识付费”平台的起点。

这个阶段的课程设计,我个人总结概括为:

刷新认知 —— 给听众制造一种“茅塞顿开”之感:啊??原来是这样儿的啊?!

架构零散 —— 基本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每期之间内容独立性较高,关联性较低。

至此,得到已经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任何项目的起步期都要经历摸索,只有那些能不断迭代进化的公司得以活的更长。若以此刻认知和视角来复盘得到,无疑这是一家迭代速度超快的公司……甚至让我羡慕嫉妒恨——一个完全不懂互联网的人弄出了这样体量的产品,我这每天自诩“互联网老司机”的“文艺老年”也没看出啥**自由的端倪呢。

三.得到第二阶段

内部视角来看——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师入驻得到,以及用户“口味”的提升,任由老师天南海北的随便闲聊,只是转述一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已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外部视角来看——“知识付费”的新风口已经形成,各路豪强开始向这块新战场聚焦,竞争情况已趋剧烈。

以用户视角复盘,得到好像只做了2个事情去应对竞争。

3.1-针对课程做“系统化”设计

最明显的2点变化

1.课程模块划分及其清晰

如吴军、王煜泉二位老师,第一年给我的感觉是“随笔漫谈”,第二年则划分了模块、主题;还有若干“后来”的老师,直接以“模块化”课程起步,用户体验提升了不少。

2.每周的模块,开始固化“套路”

通用型:

预习-分拆讲解-周末汇总-不定期彩蛋;

定制型:

何帆老师的《北大读书俱乐部》——周一总论,周二到周四并列主题分别讲解,周五加入反转(可能是另一个角度反思,或补充一个新角度)。

3.2-将“听书类”产品固化为《每天听本书》

1.最开始只有一个朦胧的“说书”产品,樊登似乎客串过几期就再也没来了,人家回去忙自己的樊登读书会了,后来又有“成甲说书”、“蔡辉说书”以及没写是谁说的书。

得到APP早期的音频作品样式

2.该栏目更名为《每天听本书》,我都忘记具体价格了,套路即:单本略贵,包月很便宜。以期用户选择包月。每天上线1本,所以名为《每天听本书》。

[这里假装配一张以前APP的截屏]

3.自2017年5月19日后,推出了包年服务,主打年卡了。一方面可以理解为知识付费领域的“割韭菜”,但更为重要的是:推出的听书服务开始系列化了,有书籍分类,也有专题书单。用户体验开始变的很不错了。

至此,我推测得到公司已解决“内容系统化”的问题

四.得到第三阶段

4.1-技术手段趋近“互联网公司”

我个人坚信,未来能上台面儿比划比划的的公司,必要条件一定是【科技公司】,即必须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有自研团队的未必活得好,没自研团队的一定活不好。

某些模块、环节确实可以使用外包解决,但必要过份追求所谓“轻公司”——“轻”公司是木有壁垒和护城河的(这个时代创业最大的悖论就是——重了可能会死,但轻了必须会死,变重的过程中也可能会意外死)。

不说了,不说了,这个观点容易撕^

从最开始基于优酷平台分发视频,到后来使用有赞的电商系统,再到现在主要模块都坚持自主研发,能感觉到他们已经按着“互联网”公司的研发套路往前走

这是从技术角度的分析—— 这家公司似乎从“文化类公司”成功转身为“互联网公司”

我特想知道他们公司内部,技术类岗位中,产品经理和研发的配比是怎样的;我也特别像知道:他们技术类岗位(产品-设计-研发-测试等全部职能岗位)和内容类岗位的配比是怎样的。就是单纯的好奇而已~

4.2-运营手段趋近“互联网公司”

其实得到目前使用的玩法,在过去十余年中已经被各类电商网站玩了个遍,目前也就差“社交媒体”的玩法还没引入,毕竟得到上现在没有任何社交产品的要素,以后会不会上呢?我猜可能会的吧~

知乎周刊 得到周刊

等等!会不会有人觉得得到抄袭了“周刊”这个产品样式?too simple too young,那就做一个得到特色的老师互动产品 —— 接招

一方面可以展示其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内容思路;

另一方面让A老师的粉丝看到对B老师发出的提问,引发好奇——那我买一个听听呗;

如果能引发一些热议就更好啦,这本身就极具传播性。

得到的接招产品

电商网站的导流、推荐等“传统套路”,得到早已娴熟使用,本文不再赘述。

4.3-得到开始形成自己的“产品矩阵”

“老一辈”巨头的矩阵,比如鹅厂——微信+手Q+腾讯视频+微视+微信读书+ …………

“新生代”巨头的矩阵,比如头条系 —— 今日头条 + 抖音 +火山+西瓜+段子(殁年6岁)+……

和上面的打法不同,我个人将得到定义为“基于内容呈现方式的矩阵

基于“书”的衍生品

每天听本书 - 普通版

每天听本书 - Pro版

电子书+纸质书同时购买

还不够~纸质书再区分为:口袋版/普通版/精装版

至此,该公司后面思考的可能是

如何把电子书卖的更多?

是不是考虑弄一个视频+音频+图文的内容展示方式? 

社交模块的加入,究竟要达到多“深”,能满足用户需求?

如何更精确的给用户推荐内容,而尽量少的挨骂?

我随便瞎说的哈,这几个问题好像略Low,不为大佬所思。

结尾

也许罗振宇自己不这么看待他公司的发展路径,以上观点仅仅是我作为一个用户的角。特别声明——我真的没拿他们公司稿儿费,我也不是他们公司员工

鉴于编辑器及更新同步的缘故,诚邀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飞扬日知录”。

本文完成于2018.5.15,同步于2018.5.21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