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岭 ——路过你的路
这两天认识了一个新名词“买短乘长”,而且据说还上了热搜。不用说,这肯定是假期惹的祸。
去年五一我自己多挪出了一天,得以北上扬州,饱赏了江南暮春之美。自从知道今年的五一挪了周末官宣了四天之后,我就丝毫没有想法了。小长假由三天变成四天,可以增加多少的可能性,我用脚趾头都能想得出来。
朋友圈和公众号传来的消息果然是人人人、挤挤挤。然后就是这几天热议的“买短乘长”。
庆幸自己的明智。也没有浪费这仅剩的春光,不出去走走就不舒服斯基的我这回避开了各大公园,选择了一条平时少有人来的古道:状元岭。这古道本名“大北岭”是古代福州学子进京赶考的必经之路,后人习惯称其“状元古道”。
这条古道起于福州新店镇象峰村,距地铁1号线起点站还有一段距离,终于宦溪镇,主线路全长3.6公里,返回福州时要乘坐农村班车。因为位置偏僻,多是户外爱好者或者是附近的居民才熟知。
五一假期,即便没有外出旅游,城里各大公园景点人满为患,我估计只有这条古道依然清静。平时时间紧,想走走不了。这次假期时间充裕,正是暮春时节,草木葱茏,气候宜人,是徒步的最佳时机。
![](https://img.haomeiwen.com/i3419239/a03ae2cdb0196eb0.jpg)
修复后的古道是石板路,走不多久,就有较长的一段原始古道,古道是用卵石和碎石块铺成,黑色、灰色、青色、紫色、黄色……古道色彩斑斓。方形、长形、椭圆形、菱形、三角形……石板形状各异。石头历经了千年的历史,圆润光滑。因为地点偏僻,古道修复之后依然少有人走,也少有人维护,导致杂草丛生、草丛高过身高,真是“芳草碧连天”,陈年的落叶满地,有一种城市公园里不多见的原始、古朴和杂乱的原生态之美。
一段碎石路的古道后,绿树掩映中依稀可见一个亭子。这个亭子是用不规则的杂石堆砌而成,两面“三山觉路”石匾额分别置于进出口两个半圆形拱门上方,亭内建有长木椅供游客休息。这个亭子、古道和路边丛生的杂草都不由让我想起李叔同那首著名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崖,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https://img.haomeiwen.com/i3419239/910bf9bf8d69c5a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419239/0cd8c4bbdfd5b095.jpg)
穿过原始古道,可看到古道上的第二座休息亭——“阶亭”。这座亭子是石木结构,厅内有一座小古庙,里面供奉着竖刻有“光绪三年春,无量寿佛,郑尚文立”字样的石碑。看来,当年这是一条充满佛教色彩的古路。
![](https://img.haomeiwen.com/i3419239/09a041ac2e238a7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419239/e512b9bcb49a5629.jpg)
由于假日,这条路上今天稍有人气,但也只有在亭子里休息时才能遇到一些“同道中人”,一路上都很安静,只有林中的鸟儿在婉转歌唱,似乎在告诉我们它们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走完第二个亭子后就都是新修的石板路了,登顶之后,远眺福州城,五四北尽收眼底。但是没有太大惊喜,山顶的牌坊以及不伦不类的文昌阁仿古建筑是个败笔,古味全无,煞了这一路的好风景。
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东西现在最重要的是要保护,尽量维持原状,如果要修复,也要“修旧如旧”,不能破坏整体的风格。庆幸的是这一路走来,历史感满满,感觉脚下踩的是也许就是当初林则徐、陈宝琛他们当时的进京之路,我们休息过的亭子,说不定当年他们也曾在这里驻足。这条古道穿越千年,依然风貌犹存,实属难得。
更难得的是山顶上还有几个泉眼,登顶的游客看来是常客,大都携带了纯净水的大桶打水,我也把没喝完的热水倒了,装了一壶水回家,真是满载而归,不虚此行!
回家时看到朋友圈里同事说再也不在小长假出门旅游了,不禁哈哈一笑。
古道幽幽,景美人少。
泉水泡茶,甘醇至极!
![](https://img.haomeiwen.com/i3419239/0769a94b9c14177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419239/aa5a86b1feb3aa9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