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题名之后》

2024-01-09  本文已影响0人  比峰
《金榜题名之后》封面

这是一篇经整理后出版的硕士学位论文,主题关于大学生的分化之谜,作者是郑雅君。

大学生,曾经的天之骄子,在扩招与自主就业的大背景下,伴随着出国潮的兴起,昔日的光环已碎了一地。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压力,现有校园治理模式并未与时俱进,依然延续着体制下的老路,未曾经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

政治、市场、校园三者的分离,将大学打造成一个迷宫,出口被掩藏到纷繁热闹的大学生活背后。迷宫的出口大致有三个,求职,国内读研、出国留学。到达不同出口的路径天差地别,如果不早做准备,等待他们的将是无所适从与自我怀疑。然而,有的人自带地图入场,大学生活被安排的妥妥当当;有的人则没那么幸运,只能凭着直觉往前摸索,但大概率惨淡收场;有的人中途醒悟,从新规划大学生活,然后走上那条想要路。

想要了解这一现象,不可不先了解什么是大学。作者从高等教育学、教育社会学、文化社会学的视角,将大学划分成三个过程,分别是资本化过程、投入过程、价值选择过程。

所谓的资本化过程,即社会出身对一个人经济、文化、知识、能力和习性等特质的塑造。它依托于家庭条件,既是后天的,也是先天的,完成于大学之前,且个人无法选择。

所谓的投入过程,即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努力。历史无法更改,但未来始终在握。大学作为一个平台,它不会拒绝和嘲笑任何人的努力,而努力是不会白白浪费的,未来的样子就藏在其中。

所谓的价值选择过程,即价值信念对一个人决策与行动的影响。人的选择并非全部依凭理性,价值信念才是塑造动机的深层驱动力,否则许多人类的故事将无法解释。在价值信念的塑造上,校园和个人各自扮演着不同角色;而究其方向来源,主要包括家国理想、地位保障和个体趣味。

书面的解释过于理论,不妨换成通俗一点的说法。大学的起点是出身,环境塑造与个人投入是过程,而选择无非是这个过程的结果。将大学生的行为模式纳入其中,作者得出一个结论:出身的影响是客观存在且深远的,但也不能忽略人的能动性与价值信念的影响,它是帮助低层大学生实现人生目标的有效路径。

出身的影响是全方面的,笼统的讲,它决定了一个人进入大学前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两者的不同,造成了不同阶层的人在大学期间的行为模式的差异。作为优势阶层,他们对大学生活和人情世故习以为常,并早早锚定大学的目标与规划,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作为劣势阶层,大学生活是陌生的,对社会的游戏规则也惶然无知,无依无靠是他们的处境,摸着石头过河是他们的宿命。它还造成了来自不同阶层的大学生在技术和道德层面的隔阂,彼此互看不顺眼,而这进一步加剧了劣势阶层大学生的孤立与迷茫。

据此,作者将大学生的行为模式分为两类,一类叫作“目标掌控模式”,一类叫作“直觉依赖模式”。

拥有“目标掌控模式”的人,主张学以致用,始终锚定职业目标。他们看似功利心强,动机也不够纯粹,只要于目标有益,手段是情有可原的。他们更加灵活,效率更高,后盾也更坚强。他们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未来,而这也让他们的未来更加确定。

拥有“直觉依赖模式”的人,学习即是目的本身,绩点无用论的背后,是优等生的习性延伸。他们没有清晰的目标,更遑论对未来的规划,对大学所蕴藏的宝藏也视而不见。他们孤立无援,崇尚独立解决困难,而这更限制了他们未来的种种可能。

两种模式只是行为方式的二分法,如果再加上价值信念的影响,则又将大学生进一步细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价值信念驱动下的目标掌控者,又称为自主驱动者;第二类是淡漠价值信念的目标掌控者,又称为机会主义者;第三类是淡漠价值信念的直觉依赖者,又称为迷失无从者;第四类是价值信念驱动下的直觉依赖者,又称为价值归顺者。

通俗的说,自主驱动者既有情怀,也有实现情怀的能力,他们活成了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机会主义者淡漠情怀,他们只相信权力与金钱,在他们眼里,人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迷失无从者既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身存在的意义,他们只能发出路在何方的感慨;价值归顺者将个人价值委身于主流价值,不仅获得内心安定,个人前途也有所依附。

四种人,都能于大学中有所斩获,落到个人头上,个中优劣毋庸置喙。更进一步说,理想和现实是两回事。天资禀赋不同,后天条件各异,外人嘴里的轻描淡写,落在别人身上,可能有如泰山之重。然而,作为质性研究,止步于此是不负责任的,问题总是要去面对和解决。孔子曰:“尽人事,听天命。”这是文章应有之意。

作者给出的解决方案,可以用三句话总结。第一句话,批判的接受现实是改变的开始;第二句话,不要试图割裂历史,用成长的心态看待改变;第三句话,故土里长出来的,才是独一无二的你。三句话再浓缩,汇成六个字,接受,成长,欣赏。

作者说,这是一本写给大学生的指南。我并不这么看。人生何尝不是一所大学?大学生的迷茫,也是社会人的迷茫;大学生能采取的策略,未尝不适用于社会人。在人生这条路上,有的人在车里,有的人在车外。车里的人,有的目光如炬,意志坚定;有的冷血无情,精致利己;有的隐于人堆,随波逐流。他们分别是自助驱动者,机会主义者,价值归顺者。剩下的人还未上车,他们只是在流浪,找不出路在何方。他们是迷失无从者。

读书的人,得舍得把自己放进去,去寻找自己与书的交集。在放进去的时候,还得足够老实,你是什么样的人,就放到相应的位置。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够贴合自己,也就是要量体裁衣。

眼下而言,我是不折不扣价值归顺者。囿于家庭、经济、见识、能力等因素的限制,我选择了归顺社会主流价值,在所谓的稳定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然而,对人生的意义追问,一刻不停地折磨着我。我不清楚生而为人的意义是什么,更找不出通往意义的路径,遑论实现意义的具体目标。这是一种非常内耗的痛苦状态,眼见着镜中容颜老去,生命却抓不住任何可以攀附的存在。迷茫和无助就像两匹恶狼,一路悄悄地尾随你,乘你不注意时要你命。在对威胁的恐惧之下,人的自信心会被摧毁,除了顺天安命,不敢有任何举动。

当然,人总是要自我救赎的。迷茫时,最好的救赎莫过于阅读,书里尽是人生问题的解决方案。单论这本书,它至少带给我四点启发:

第一,接受“摸着石头过河”的现实,把注意力放在石头上,而不是抓不住、逝者如斯的河水。

第二,不要望着够不到的石头发呆,把注意力放在脚下的石头上,它们才能够确保你的安全。

第三,不要放弃那些够不着的石头,脚下的石头只是跳板而已,终极目标仍是要到河对岸去。

第四,孩子的成功与家长的成功息息相关,与其激娃,不如激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