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火”了
上上个周末我们全家到九宫山露营,结果嘴唇上起了一个大大的水泡,没过两天,又一家人到外面吃火锅,这个水泡更加严重,最后破溃结痂,到现在都快两星期了也没有好。
大家都说我这是上火了。不过后来我兴趣来了,到百度上搜索“嘴唇起泡”,就搜出个“唇疱疹”,对照一看,是了,就是这个病。
其特点是病毒经呼吸道、口腔、生殖器粘膜以及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内,可潜居于人体正常粘膜、血液、唾液及感觉神经节细胞内。当免疫力下降如发热、胃肠功能紊乱、睡眠不好、情绪不佳等情况下,之前潜伏的病毒就可能作乱了。
回想我的发病经历:之前一天就突然觉得嘴唇一抹火辣辣的疼,感觉要起泡了。这种感觉以前有过,之后就会起泡,发作过那么几次,所以看来我以前就感染了此病毒,一直潜伏在我体内,而且已经不止一次出来作乱。
这次出去玩,一路上因为上山有很多盘山公路,晕车严重,甚至还吐了,晚上在山上搭帐篷,睡眠是不太能得到保障的,睡得不好,种种因素直接导致我免疫力下降,病毒侵袭的速度加快了,所以回家我的水泡已经很大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没过两天又出去吃火锅、喝酒,很显然,这些行为在给我的免疫力拖后腿,水泡很快破溃,加上反反复复被我不小心把结痂蹭掉,现在这个地方一直不能好,还随着一次次不小心碰掉,新的结痂越来越厚,越来越黑,现在上嘴唇一个大大的墨黑的点,像一个大痣,很是好笑。好的是结痂在收缩、干燥,没有出现我担心的继发细菌感染的倾向,应该是在向好了。这大概得益于我涂抹聚维酮碘杀菌。
现在一切就指望它能快快好,知道了这是病毒感染,以后就得注意调理好身体,让抵抗力强大到足以让病毒只能沉睡在我的身体里。别指望能“治愈”,这种病毒一旦感染,就是终身带毒了,好在一般只是潜伏,不致命,对生活无大影响。
由这个病毒我想到带状疱疹病毒,其发病机制跟我这个唇疱疹也是挺像的,唯一的不同可能是病毒不是同一个,侵袭部位不一样,一样的潜伏在人体的神经结节处。别指望“治愈”,让它静静潜伏不作乱就好。
继而我又想到以前看过一个纪录片,里面一个男孩因为免疫系统方面的遗传病,天生没有免疫力,不能抵抗外界的细菌病毒,从生下来开始就被放在一个封闭的透明“气泡”里,在这个气泡里有无菌环境,任何吃的、玩的都要灭菌之后送到气泡里去,就这样他长到十几岁,也受够了这个气泡,渴望到外面无拘无束的生活。医生为他想了个办法,移植了正常孩子的脊髓细胞给他,希望新的免疫细胞能够战胜细菌、病毒的侵袭,还他一个正常的人生。
不幸的是,供体细胞内潜伏着一种病毒,一般很多孩子很小的时候可能就感染了,但这种病毒常常并不产生症状,平时就潜伏在神经细胞中。但当这些病毒到了这个没有免疫力的孩子体内,新的免疫细胞还没来得及长出来,病毒就已经开始大肆繁殖,侵袭这个孩子的身体。最后这个孩子死于这个病毒引起的恶性淋巴瘤。不胜唏嘘。
“上火”是个中医概念,对照着科学知识来看挺有意思,中医里面很多概念都可以这么对照着看,挺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