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我把魂丢了乡土故事民俗

我人生中所经历的大事

2017-09-27  本文已影响147人  铁马老言
我人生中所经历的大事

仓央嘉措说: 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闲事,自然是可有可无,可好可坏,可多可少,可早可晚,可做可不做,比如结婚,恋爱,生子,赚钱,交朋友......

唯有生与死,没有好坏高低的选择,也由不得你在做与不做之间犹疑进退。生,由不得你选择,死,只能是1或者0的决断。

有的人死,是自杀,属自己的决断,而更多人的死,无论是意外,还是衰老后的自然终结,均是命运的安排,与自己无关。

庆幸我生在一个和平时代,又逢着国家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所以身边的亲戚朋友,多还算平安健康,少经历死的悲伤哀恸,更庆幸的是未曾有过如战争、地震、山洪爆发、泥石流等历史与新闻中常见到的大规模集体性惨剧,也算是人生之一大幸运。

然而,人生在世,生老病死乃人之常事,而意外也难避免,所以一生中经历的大事也并不鲜见。

1、我人生中第一次亲历的死是我的姥爷。那时我才三岁,刚有记忆不久。姥爷在那个时候算是长寿,活到了83岁,他是1971年去世的。我家是个大家族,姥爷解放前本来是个小地主,解放前一个伯爷爷因好赌,输掉不少田,又因家里人多,于是土改时只划了个中农。我小时候和姥爷,二伯爷,爷爷,小伯爷等二十多人住在一个四合院里,在解放前家里有一个那么大的四合院,当属较荫实的家庭了。因家族人多,姥爷的葬礼场面宏大,上百人的送葬队伍排成条长龙,抬着棺材从这边垄到对门山上去埋时,队伍排了足有一里长。一路鼓乐队吹吹打打,亲戚们送的花圈、曲幔迎风招展,象极了一曲浓墨重彩的戏曲。幼小的我骑在一个表叔的肩上,眼着送葬的队伍充满好奇的看着有的人哭 ,有的人唱,有的人吹拉弹唱,那种极富戏剧色彩与夸张表演性质(多数哭的人是出于一种表演的需要)的仪式感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以至我现在对上学之前唯一深刻的记忆,就是这一场葬礼。

2、我从小不信神鬼,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从小深受唯物主义教育的中国人普遍的心理状况。然而,我却又经历过堪称灵异,至念百思不解的事情,那就是我弟弟的死。

弟弟死了三十多年了,他只活到三岁。但我至今仍常想起他,想假如他活到现在,我的生活会是怎么样,他的生活会是怎么样?

他的生活会怎么样不知道,但我的生活肯定会大不同。

我有一个妹妹,只比我小二岁,而我的弟弟,比我小了十岁,他死时三岁,我十三岁,刚上中学。那是在夏天,农村的孩子要搞双抢。一个十三岁的农村孩子,已经是半个劳动力了,虽然我还只是一个初一的学生。

天不亮就起来去扯秧,七点多钟回家吃早饭。弟弟那时才刚起来,妈还在灶间做早饭。我坐在厨房外的台阶上,拉着弟弟的手说:来,我们最后一次握手;我们最后一次握手。

那时我刚看完张扬的小说《第二次握手》,说了二遍我觉得不对,怎么是最后一次握手呢?不吉利,于是改口说:来,我们第二次握手。

然而说了一遍,觉得拗口,又拉着弟弟的手说:来,我们最后一次握手。又说了二遍。

那天下午,平时插田总喊累的我干劲十足,没有如之前一样回家去休息,回家去做点家务。直到快四点钟,村里人喊出事了,我弟弟掉水里了。

家不远有一条水沟,夏天经常会从山那边的河里抽水到塘里来灌溉农田。抽水时水面和路面基本平行,而且比较急,弟弟就是掉到了那条水沟里。而下午大人多数到了田里干活,小孩则在家躲太阳。所以等发现后,尽管邻居们使尽全力做人工呼吸采取各种措施,弟弟仍是去了。

一语成谶,那天早上我与弟弟的握手真的成了最后一次握手。

弟弟胖嘟嘟的,聪明乖巧,比周边大二岁的孩子都懂事,邻居们都很喜欢他,我们自己一家人当然更不例外。婶婶事后说,小孩子太聪明太懂事不好,遭天妒。所以中国民间从小给孩子取狗剩等贱的名字,这样好成活。弟弟死后,父亲把我这个到上小学还不会系鞋带的唯一儿子重点培养到考上学跳出了农门。也许,如果弟弟活着,我现在仍在农村过着种田打工的生活。

死是一件大事,对死了的人是没有了未来,对活着的人是改变了未来。

3、第一次为亲人死而哭是奶奶。奶奶是一个极勤劳、隐忍、贤慧的人,一辈子从未与爷爷红过脸,从未与儿媳妇吵过嘴,从未与邻居起过纠纷。四乡八里,无人不称赞。

七十年代,区里、公社时有干部下乡来检查工作,每次都是落在奶奶家吃饭。干部落在谁家吃饭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极有讲究。第一家庭成份要清白,地富反右家庭当然是没有资格的,我家是中农。第二嘛,家里太穷也不行,干部下乡来,总归还是要做点好吃的招待。爷爷是村里技术最好的木匠,爸爸四兄弟都跟着爷爷学了一手木匠活,我爸还在厂里上班,家境在五乡八里也算是数一数二,加之家里和睦(印象中还评过一次五好家庭之类),这样的家庭招待干部,可说是不二之选。

家里招待干部,虽然捞不着任何实惠,但地位隐隐的却是高出邻居一筹,你家与上面的干部熟络,别人自要高看一眼,不敢轻易得罪,虽然奶奶为人处世一惯玲珑,但那种面子上的得意多少还是有的。

奶奶待孙儿们极好,有什么好吃的总给孙儿们留着。尤其是我,那时已经在外读书,每次回家,他都给我拿点零食,走时给几块零花钱。

奶奶过世时,父亲只是让我回家,并没有告知我事因,待我走到村口得知奶奶已然过世时,忍不住嚎啕大哭,一个快二十岁的小伙子,当着众人的面如此痛哭,于我人生中是头一回,也是至今唯一一回。

后来,爷爷过世,我则未有如奶奶过世一般的哀恸,或许是感情没有那么深,或许是心已经变硬。

4、死是一件大事,然而死又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很突然、无法预知的事。阳寿将尽的老人,或许能预感到自己生命的火花即将熄灭,有的还能自己将后事一一交待完毕。但是很多壮年因意外而死的,则完全感受不到任何先兆。也许是在上班的路上,旅行的途中,与朋友的聚会后,甚至,坐在家里,忽然灾祸降临,生命转瞬即逝,让人感叹生命是何等的脆弱与无常。

我有三个亲人是因车祸意外而死的。第一个是我的表哥,他和我表姐夫合伙开货车运猪到广州,一次在途经攸县时,因天雨路滑,车翻到了路边。当时是表姐夫开车,表哥睡在驾驶室后面,车翻时被里面焊接的铁条穿过身体而死,其状至惨。

第二个是我的小舅,也是与我关系最亲密的舅舅。他为人豪爽,说话声如洪钟,因经常开货车到处跑,时不时给我们送些各地的特产来。人到晚年,也是开车翻车出事,当时我已经人在广东,遗憾连葬礼都未有回去出席。

第三个是我的小姨。这个大概算是命最不好的死。她已经当了奶奶,一个儿子是高速公路工程公司的总工,算是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但福没享到几年,那天和弟媳妇等几个邻居坐在自家院子里聊天,一个货车司机酒后驾车,冲到她院子里撞到她和弟媳妇,结果她殒命而亡,弟媳妇则受了重伤。坐在自家院子里也会因车祸而亡,不能不让人唏嘘命运之无常。

还曾有一个球友,被商业伙伴骗去,杀后抛尸山野。之前一周我们还同场踢球,而转眼间却只能在公墓祭奠他的亡魂。世间人,世间事,谁能说得清,明天会是怎么样?

5、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英国生死学大师伊丽莎白• 库伯勒- 罗斯则著有《不知死,焉知生》。生是未知的,而死是必然的,如人所言:我们谁也别想活着离开这个世界。了解死亡、认识到死亡的必然,死亡的不可预见,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珍惜生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

今天,于某些人可能是未来生活的第一天,于某些人可能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与朋友、亲人的每一次相聚,每一句问候,每一个电话,都可能是彼此的最后一次。

如是,这一天,足以让你善待他的每一分每一秒,善待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对他们微笑,友爱,让你与他们,都感到温情与暖意。

人生,本都是些闲事,而我们要做的,是将闲事过成幸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