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

不如早早相逢

2016-06-25  本文已影响61人  清月_行走的22摄氏度

因为24来沪,L组织了一场高中同学间的小聚。上一回参加这样的聚会,要追溯到近一年前了。

但凡大家这样凑在一起,撇开起初的寒暄,彼此追忆往事的频率总是远高于畅谈当下。哪怕有些故事已经被重复了八百乃至上千遍,大伙儿还是乐此不彼地将它们翻出来。故事里的细枝末节早已教人听得耳根长了茧,却依然没有丧失它那引得每个人不约而同会心一笑的魅力。有那么一刻,我觉得那餐厅包厢自带时光穿梭的功能,仿佛我们一坐到桌前,就丧失了夸夸其谈当前生活的能力,集体穿越回了高中那个很傻很天真的时代。

席间L说了一句:“还是当年好啊!”

不知道其他人是否都正忙于低头看手机和交头接耳,又或者他们也和我一样想不到该如何接话。总之L说完这句之后,饭桌上有片刻沉寂。半晌,大家纷纷默契地开启了下一个话题。

男生们觥筹交错,你来我往,女生们寻找话题,避免冷场。细数了一遍留在国外的同学,又捋了捋驻扎在北上广的小分队,点了点已婚已育的人数,最后发现,到底还是聊一聊当年老师同学们的糗事轶事似乎更带劲一些。

将近九点,大伙儿一致认为差不多该散场了。男生们相约去进行下半场的聚会,女生们则先行回家。临别前,其他女生去洗手间,我和剩下的人站在餐厅门口等她们。

L看着姑娘们的背影,突然转过头感叹道:“哎,我发现我们班的女生们保养的还是不错的。”

“嗯?”

“你们一个个看上去还是二十来岁的样子啊。”

“我们本来也还没到三十啊。”我忍不住将了L一军。

“是,是。”L连忙点头。

大伙儿一起乘直梯下楼。女生们从1层出电梯,男生们则前往B2层取车,准备赶往下一个目的地。在电梯口,我们匆匆地向彼此道别,仿佛第二日还会再见一般轻松。

即使身在同一座城市,我和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却不常见面。可是或许正因为清楚我们相隔不远,想见的时候总是能见到,我又因此多了一分安心。

C家和我家住得不太远,于是她便打车捎上了我。C已经怀上了二胎,忽略那微微隆起的小腹,她的姣好面容和窈窕身形,当真和少女时期那会儿别无二致。

她说的话比我多,一个一个话题从她嘴里蹦出来,生机勃勃。她的语调中兼有一股孩童般的活泼与任性以及独属于成人的力量与自信,令我倾慕。

与此同时,我的思绪却飞回了高中毕业时,那会儿全班同学都忙着相互递送毕业留念册,为彼此写毕业赠言。C用她那带着一点孩子气的字迹,在我的本子上写下了两句话:

“长长的头发留了多久?五班存在了多久?”

在诸多“祝你前程似锦”一类的留言中。她的这两句,至今令我印象深刻。

我一直没有问过她,这两句看似颇有些伤感的话背后的含义到底是什么。也许只是没有意义的自言自语,又或者,我可能早已经参透了它暗含的意思。

这么多年过去,对于高中生活,我能想起的除了那些大伙儿都熟知的趣闻轶事以及当时与我情深意切的同学们,恐怕我还能依稀记得的,就是每个人身上那独特而闪光的特质。那些特质,在当时的环境下,总是因为“学习第一”的大前提被长久的压抑着。经年累月之后,它们才得到了全然释放。

司机的车技似乎有待提高,不时急刹车,想超车又被前面的车给别住。车内温度极低(尽管我们刚上车时,司机已经应我的要求将空调温度提高),不久后我开始感觉微微眩晕。想提醒司机减点速,看了看旁边的C,满脸欢快,并无任何不适,我便收住了临到嘴边的话。

不一会儿便到了C所住的小区门口。临下车前,她细心地交代司机继续将我送到下一个目的地。我谢过她,在夜色中与她告别。

离家还有两个十字路口时,司机忽然开口说:“我很久没有来这边了。”

“是吗?”我心不在焉地答应了一句,目光却被窗外建筑物上星星点点般的黄色装饰灯所吸引,它们让我想起了我从前常去的一个地方。

“是啊,至少有两三个月了。”

原来两三个月对他而言算是很久的时间。他一说“很久”,我还本能地以为是三两年。所以我们在用同一个词时,未必表达的是同一层意思,就好比如有些人口中的“两分钟”,可能约等于半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吧。

初来上海时,约见最多的就是L和Y。

第一次是约在美罗城。我还记得那天我带了相机,那时候我总是习惯在包里放着相机,以便随时捕捉风景。吃罢午餐,我给坐在对面的他俩拍了一张合照。那时L的相貌和高中时相差无几,尽管当时他已经工作几年。如今他的脸盘早已圆了起来,发际线也自发地向后撤退。昨日吃饭时,L还笑言,如今相亲,他总是“昧着良心”给姑娘们发去刚工作时拍的照片,然后厚道地补上一句:“我现在看上去比以前稍微成熟了一些。”

再后来我们又见了许多次:在陕西南路小小的日式餐厅里,Y讲述着与当时男友的情感问题。在新天地的广式餐厅里,依旧是我们仨,靠窗坐着,一边听雨一边聊天……

某年圣诞节前夕,我和Y共同为L挑选了一份生日礼物,三个人聚在一起吃了个晚饭,为L庆祝他二十五岁的生日。晚餐结束,三个人跑去陆家嘴喝咖啡。那一晚的风特别大,我们顶着刺骨寒风走下楼梯,国金中心前亮起了紫色的灯光。

最怀念的是某年春天,L心血来潮想开车去母校的新校区看看。果不其然,其他人都没有空,最后又是三人成行----L,Y,还有我。我简直怀疑我们再努力一把就可以建立三国了。我们在偌大的校园里散步,踏过湖边的草坪,走过空旷的广场,买了流行的关东煮,打量了路上的美女。L情不自禁地感慨:“要是当年我在学校读书时能有现在这么好的谈恋爱氛围,我怎么也能找到一个女朋友啊!”

他说得如此动情,我们差点就要信以为真了。

后来因为工作的关系,L常常被派去外地出差,一待就是好一阵子,忙得不可开交。L早已变成了高中同学群的“灵魂人物”,没有了他的牵头,余下的人似乎总是无法形成聚会的动力。

说真的,我有时很怀念那个时候和Y坐在L车里,穿越大半个上海,飞驰在夜色中的感觉。L在车里放起了歌,将音量调大,我们三个一起忘情地合唱,即使破了音也不会彼此嘲笑。

偶尔会想起那些琐碎的往事,想到它们如此不值得一提,却又真真切切地温暖过我的内心。许是因为此,昨天在转身告别前,我的心中才会突然浮现出一句:“此刻道别,再相逢何时”。

我并不热衷于聚会,只是觉得,相见可贵。

温习一部旧电影时,和W. H. Auden的诗句再度相逢:

The years shall run like rabbits,
For in my arms I hold
The Flower of the Ages,
And the first love of the world.

“时光飞逝如野兔”,光阴荏苒,时间如白驹过隙……人们想出了这样多的词语来形容时间,大概也是为了提醒彼此:“春光易虚度,不如早早相逢”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