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问诊--咨询复盘
受韩磊老师的邀请,突然就接受了一项挑战性的任务。
我不知道具体玩法是怎样,但是基于自己的兴趣、社群的信任,第一时间接受这样的邀请。
任务是:作为DISC咨询顾问,根据BESTdisc三表变化,线上10分钟1V1线上咨询。
进来之后又一次刷新了运营的认知,智豪真的走心了,基于几大版块一起整合,联合上演,形成供需链,成就咨询生态。
时间紧、任务重,到晚上6点才确认真正对接的案主,对于即使经历过BP营锤炼过的我来说,依然紧张,第一次,BP营都是提前好几天案主信息就已经给你了。有时间去准备,盲评、再精准,这无疑从时间、专业度上都是一个大的挑战。
接到案主信息,我首先脑袋里面规划线上10分钟流程,比如自我介绍,案主的介绍1分钟左右,破冰1分钟左右,然后图形解读,三表变化打头开始聊,再预期设想几个问题供双方共同探讨。
这就是我预期的设定,时间紧、任务重,接到的案主还是一个结婚6年、大宝6岁、二宝6个月的园林工程师,她前期的困扰是家庭关系到奔溃边缘,人际关系瓶颈,带着这样的前期了解,开始了正式解读。
虽然我不是一个挂牌的心理咨询师,虽然前期还是紧张,但是正真咨询开始时,我就忘却了自己的不安和局促,我就是专业的,这就是主场,给自己正面提示。
作为她是S,所以温和安全的环境,对于案主而言,肯定是有利于我们之间良性沟通关系的,
其次,我搜索了她在人际关系训练营的互动,看她的实际社群言语和状态,巧的是看他们群在结业,她被评为“博学多才”奖,一次为突发点,进行破冰,共同话题的建立打下基础。
然后告知,我们的时间只有10分钟,稍微“提醒下时间的宝贵”,适当把控节奏,以防问诊偏离主题。
有了这样的前提和铺垫,再让她自我介绍就显得自然而然不刻意、不做作,需要安全边界的S也不会那么的不舒服。
接下来就开始第二部分,图形解读,总分总的构思去解读,让案主说明自己的情况,就案主的实际情况、结合三表,去阐述事实,适当的提问,让案主内观自己,思考和探索,找到问题解决的答案或方向。
在沟通过程中,我充分倾听的同时,我也把控着整个时间节奏,了解了她现状的无奈、以及迫切想要改变又无能为力的黯然。
我通过DISC的角度,去跟她沟通和切入,正是让她自己反思,同时我们也要有界限感,不能一步到位,说这就是谁谁谁的问题。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提问,来让案主慢慢清晰这段关系还可以用另一个维度去维系,去看待。
关键的点在哪里?我们线上10分钟结束之后,我们会在小群里讨论,哪里需要改进,哪里做的好的地方,相互学习,扬长避短,活脱脱一节顾问实战课呀,商业价值不是这10分钟半小时的付出,经验积累、互相切磋、扬长避短的过程。
正当我为自己10分钟控场、咨询一丝丝骄傲和开心的时候,我设定的几个问题还有几个没有问,时间就到了,任博老师群里复盘的时候,来了一句“不要急与判断,忘记自己已知的答案”,醍醐灌顶。
是呀,咨询的主角是案主,这又回到咨询的奥秘里面的一句话“无论客户说什么,问题始终存在”,我们提问的目的是让问题浮现,并不是证明自己有多牛A,多么厉害。
现在的踩坑,就是为了未来的避坑,都是血淋淋钱买不来的教训,在这10分钟里,你就能收获到。
这种感觉就像心理咨询师第一次问诊时,有“督导”存在一样,提供第三方视角,启发治疗思路。这个群里的咨询顾问们就是充当着这样的角色,增加多维度观察。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