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朋友摘录

2019-12-28  本文已影响0人  墨吟书

励志类:

1、能够登上金子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种是雄鹰,一种是蜗牛。雄鹰拥有矫健的翅膀,所以能够飞到金字塔的顶端,而蜗牛只能从底下一点点爬上去。雄鹰飞到顶端只要一瞬间,而蜗牛可能需要爬很久很久,也许需要坚持一辈子才能爬到顶端,但是只要蜗牛爬到顶端,他所达到的高度和看到的世界就是不一样的。  做人要勤奋,做人要执着,但不一定要图快。 马跑起来比骆驼快,但是骆驼一生走过的路确是马的两倍。没有人见过在沙漠狂奔的骆驼--除非那头骆驼疯了,我喜欢笑来的观点:一切都靠积累,一切都可以提前准备,越早醒悟约好。           ------俞敏洪推荐语

金字塔顶端的动物真的只有雄鹰和蜗牛吗?从何得知,如何证实?

骆驼的一生走的路真的是马的两倍吗?有何依据?

    

辩证类

1、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过去读过那么多“感觉上有道理”的文字却最终“感觉上并无帮助”了。也许是自己被误导了,也许是过去太愚钝,我竟然没有意识到“管理”的焦点根本不应该是时间,而应该是我自己!过去我读过的许多时间管理书籍里面的方法肯定是、至少应该是有用的-就好像是巧匠手中的工具,不可能没用。武侠小说里的那些江湖高手,手拿一根树枝也一样可以横扫天下;可是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来说,给他干将也罢、莫邪也罢,又有什么用处呢?找到问题的根源,就真的有了希望                                           -----李笑来 自序

工具再好也只是辅助,根本还是看自身,如果你不是自己修炼武功,再好的兵刃也是一把切菜刀而已吧

其他类:

1、苏格拉底揭示所谓的思考过程不过是“提问和回答”

2、

培根说: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

翻译1: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使人严谨。

翻译2:读书使人完整,讨论使人完备,写作使人完善。

翻译3:读书使人深沉,谈话使人机敏,而写作使人思想深刻。

故事类

1、

1984年,也就是二十年多前,我母亲竟然给我10元钱,允许我报名参加本地第一个计算机学习 班。要知道那时候的10元钱,可能相当于现在的1000元还不止--因为当时我父母每月的收入全加起来也不过两百多元。

那时我还在读初中二年级。快到暑假的时候,有一天班主任拿来一张纸贴在黑板上,说是少年宫要办个什么学习 班,谁愿意去就去看看。第二天,我们一帮同学顶着太陽跑跑闹闹就去了,其实当时连是什么学习 班都不知道呢。

到场的时候我们发现根本就来晚了,屋子里早已挤满了人。我们几个只好挤到教室最后面,站在桌子上才能看到黑板。又等了好久才看到一个瘦瘦的男老师,把一个键盘(就是那种最早的R1机型,直到86年,我才见到APPLE II)接到一个单色显示器上,做了一些让我们眼花缭乱的演示。今天应该没有谁对屏幕上能够显示一个用字母拼出来的几何图形感到兴奋了吧?但当时,我们就是很兴奋,屋子里不断地发出小孩子们惊叹和欢呼。

那老师又接着说,“明天下午开始正式上课,报名参加的学员,要交10元钱学费。”我几乎是一路跑回家的,跟老妈一说,她一点都也没犹豫,只是说,晚上你爸回来就给你。第二天我拿着爸爸早上给我的10元钱兴冲冲地跑去找前一天与我同行的同学之一(我们班主任的儿子)。结果他说他不去了,因为他妈妈说学那个没什么用。

于是,我颇有些扫兴地自己一路走到少年宫,手在兜里紧紧攥着那10元钱。要知道,那时候10元的纸币还是我见过的最大面值的纸币。到了少年宫三楼的教室,才发现那个教室其实特别大,昨天是因为挤满了人才没觉得--除了老师之外,加上我,一共只有5个学生。再后来才知道,其中的一个还是少年宫的工作人员。所以,那期计算机班的总收入为35元--因为后来还有个学生中途退班了,她爸爸过来要回去了学费中的5元。

许多年之后,我跟母亲提起这事儿,她说她只是想让我度过一个不无聊的暑假而已。不过她倒是记得很清楚,我父亲当时听说学费10元钱的时候,只说了一句话,“学点东西总是好事儿”。再后来,我有一次回老家,见到当年我的班主任,闲聊之间提起这事儿。她居然干脆不记得还有过这么一回事儿。我也就没再多说什么,想想也就没接着问她儿子现在在做什么。

姑且不计这么多年来摆弄计算机给我带来的心灵上的愉悦,仅说一件事儿就够了。在撰写《托福核心词汇21天突破》过程中,假若我没有稍微多于常人的那点计算机知识,能够编写一些批处理脚本,那就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完成海量的工作;并且,就算多花上好几倍的时间,也很难拿出那样的质量--而最终质量保证了销量,进而,销量当然就保证了收入,我个人的财务自由 (最重要的自由 之一)就有了更多的支撑。

可问题在于,当时我去少年宫学习 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时候,怎么可能会想象得到20多年后的某一天,要用软件去调取语料库中的数据,然后用统计方法给每个单词标注上词频1,而后写个批处理程序从相应的字典里几个小时内拷贝粘贴出多达20M以上的内容,再重新整理……顺便说一下,统计学可是我上大学时仅仅凭乐趣学习 的一样东西,却竟然最终被事实证明是最有用的知识--现代科学所有领域都必需的数学分支。十五六年前,我在大学翻阅统计学书籍的时候,可万万不会想到有一天我会把那些理论应用到英语教学上--事实上,从现在开始倒推仅仅七年,那时的我就完全不可能想象自己有一天会去教英语!而一直以来学生评价我是讲课最精彩的老师,我想是因为我有着超强的说服能力--因为我大学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是销售。可是,我之所以可以练就很好的说服能力,根本不是为了有一天去当最优秀的老师--当时可只不过是为了赚钱糊口而已。

如果在许多年之后,你突然发现你多年前学过的东西那时恰好有用,那种惊喜的程度你可想而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