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驿站—死磕《财富自由》成长励志

如何才能不“错过”?

2017-09-23  本文已影响78人  玲玲同学

你是不是曾经有过这样的感慨:

“某某已经晋级到公司的高层了,我也面临过这种机会,怎么就没抓住呢?”
“这位牛人大咖分享的这些东西,我在书上都看过,可是为何他这么成功,而我却没有呢?”
“知道了这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当初要是……”

我们错过了晋升的机会,错过了认知升级,错过了最合适的那个人,错过了成功,错过了……

Why?

那为何我们会错过这么多东西呢?

“错过”之心理一:这个东西跟我没有什么关系,我不需要花任何时间和精力去关注。

解读:有些可能看起来没关系,甚至需要说服自己没关系的事情,多半有一天会重新出现在你生活中,并且是你再也无法无视的形式出现。不要等到那时才想要直面现实,现在就应该为那些看似没关系的事情做些准备了。

“错过”之心理二:指出来了自己的不足,不愿意去面对,或者是回避自己不擅长的东西。

解读:典型的“固守型”心态。

“错过”之心理三:讨厌、不喜欢,为何要去接受?

解读:一件事情会不会和你产生联系,并不取决于你是否喜欢它。比如你讨厌英语老师,或者讨厌英语,并不会影响到英语与你产生的联系。英语掌握的不好,很多机会就是会从你身边溜走,不论你喜欢与否。

How?

了解和解读了“错过”的心理,那么我们如何可以争取做到不“错过”呢?

不“错过”之战略第一步:好奇心。

我们要拥有一颗好奇心,对新事物抱有开放的心态,确切来说要做一个进取型的人。在好奇心方面,有一个人做到了极致,他就是费曼。

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者理查德·费曼,费曼从小好奇心就特别旺盛,喜欢鼓捣很多小玩意儿,对于不知道的事情,就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费曼特别喜欢玩收音机,并学会了修理收音机的技术,当遇到那种损坏太严重无法修理的机器,别人就会劝他,你只是个小孩子,修不好没关系的,但是费曼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就是这种解决难题的冲劲儿,让他之后在遇到各种科学、学习的问题时,能一直坚持研究,掌握各种新技能。

不“错过”之战略第二步:反思。

如果一个机会已经错过了,不要只停留在后悔或者只是想想的层面,那样只会让你又一次错过下一次机会。所以我们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然后做出下一步的调整。

不“错过”之战略第三步:行动。

这也是最最关键的一步,无行动无结果。

案例一:当我们在公众号或其它地方看到喜欢的东西时,往往第一反应就是点击分享或收藏。心里想着等下次有时间了再细看,可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不会回头再看的。

那么当我们面对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或不错的材料时,正确的姿态应该是什么呢?

尽量把它放到脑子里,或者花时间记录下来,或者把它存到印象笔记和云笔记里做定期的整理。总之原则是,起码你要为它花费些力气,它才有可能印在你的脑子里,进而在某个节点和其他知识产生联系。

案例二:上学的时候我们都读过很多名人名言,甚至有些都能倒背如流。可是长大以后,可以让自己成为名人或成功的却少之又少呢?

我们有没有拿出来一些作为自己的生活准则了呢?

案例三:练习瑜伽时,导师就告诉我们Pranayama(呼吸控制)作为瑜伽八支的一支比体式练习更重要,它讲的是对呼吸的延长和控制。主要包括对吸气、呼气、吸气与呼气之间的停顿(内悬息)、呼气与吸气之间的停顿的控制(外悬息)。我也明白导师说的是对的,也认同这种观点,但却不理解。为何呼吸控制比单纯练习瑜伽体式练习更重要吗?

导师通常会告诉我们只管先去做就行了,刚开始无法很熟练地按照那些观念思考也没关系,反复琢磨,反复尝试,自然而然就开始深入了。

tips

我们掌握了如何不“错过”的战略,也要警惕自己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事事怕错过。

事事怕错过,只能浪费我们最重要的财富,也就是注意力。事事怕错过,只会让我们产生知识焦虑感,什么都想抓什么,而什么都抓不牢。事事怕错过,只会让我们你真正想要的目标越来越远。

正如古典老师在《跃迁》里说到,

处处有机会就等于处处没机会,竞争越是开放,个人越需要打磨深思熟虑后做选择的战略能力——找到那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
如何才能不“错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