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对父母最大的孝顺是过得好,父母对孩子最大的爱是不添麻烦!

2023-03-09  本文已影响0人  河南妞

60后注定是最后孝顺父母的一代人,也注定是被子女疏离的一代人。

60后的家庭多半是多子女家庭,有在父母身边生活的,也有远离父母的,父母老去的时候,总有一种模式孝敬父母。要么出钱,要么出力,几个子女分摊孝敬父母,压力并不大。

而60后们多半是独生子女的父母,独生子女们没有了父母们安稳工作、单位福利分房的优势。他们的压力不但源于工作的不稳定,还有高额房贷的压力,毕竟在体制内工作的人数有限,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五险一金。

不是他们对父母不孝顺,而是无能为力。

那么儿女对父母最大的孝顺是什么?父母对孩子最大的爱是什么呢?无外乎以下两种情况!

子女过得好

刘老师年轻的时候是一所中学的老师,爱人在学校后勤工作,他们有一个独生儿子刘成,从小得到父母全部的爱,也享受了父母全部的教育资源。大学毕业后刘成婉拒了父母的建议,到石油城当了一名高中老师。

工作第一年,刘成住学校宿舍,第二年刘成的妈妈退休,爸爸也享受到了政策性退休,一家三口租了一套小两居,然后父母付50%首付给刘成买了一套大三居,刘成背负房贷压力也不大。

刘成上班,父母负责装修任务。看房——订房——付款——装修,将近一年的时间顺利完工,父母就回到原来的居住地过自己的小日子。

首先忙碌的是刘成的母亲,父亲过世后,刘成的外婆就和儿子一起居住。后来摔了一跤腿骨骨折,已经没有手术的价值,显然舅舅一家照顾老人有点力不从心。而此时刘成的小姨还在工作中,刘成的妈妈和舅舅一家轮流照顾老人,直到老人体面地过世。

紧接着刘成奶奶得了老年痴呆症,刘成爸爸每三个月接到家里一次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

刘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对象是同事,也是独生女儿,又是石油城本地的女孩子。

双方父母都尊重孩子们的选择,走完定亲的所有流程,在孩子们的工作地办了一场风风光光的婚礼,后来刘成的父母又在本地给孩子们办了酒,孩子们就过子的小日子了。

后来刘成父母和儿子儿媳沟通的时候,儿子儿媳表示:“暂时不想要孩子,即便将来要孩子,也希望岳父母帮助带,就不麻烦爸爸妈妈了。”

刘成父母也是通情达理之人,从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们身上。除了儿子儿媳过年回来看望他们,他们从来不主动去打扰儿子儿媳的小日子。

不添麻烦

释然和老公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养育了一个独生女儿婷婷,虽然公公婆婆也有重男轻女的心,但是孩子从小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大体上还过得去。

婷婷大学毕业留在外地发展,男朋友是大学同学,毕业后选择了他们感觉合适的城市发展。双方父母也都比较明理,尊重孩子们的选择,婚房是双方父母共同首付的,孩子们还贷压力也不是很大。

婚后婷婷怀孕时,释然已经退休,而亲家还有一个儿子在上大学,要为小儿子奋斗,不可能过来照顾儿媳妇的生活起居。

于是使然便到女儿身边照顾她的生活,外孙出生后,帮带是必然。释然的老公休长假的时候也到女儿这边小住,外孙大一点就把外孙带回到自己家,一边带外孙,一边陪伴老公。日子在不经意间过了几年,直到外孙上小学,女儿女婿自己能搞定一切,使然和老公才脱离女儿的生活。

女儿也曾建议使然和老公搬到他们居住的城市,被使然婉拒了:

不适应那里的气候,长期居住不习惯;

老朋友,老同事都在这边,互相来往方便。

平时注重饮食,注重锻炼,尽可能过好自己的日子,不让女儿担心,更不想给女儿添麻烦。

其实大多数明事理的父母也不苛求自己的子女怎么孝顺自己,他们都提前做好了养老规划,有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的养老存款,有自己的小爱好,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在这类父母的认知里,只要孩子们过得好,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

长大独立的孩子们,一般也体谅父母半辈子的不容易。父母爱孩子,是天性,年轻的时候尽可能地帮助孩子。但是年老的时候,有智慧的父母都尽可能不给孩子们添麻烦,这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