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7 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系统性预防建议

2019-01-28  本文已影响9人  adeyu

前面我们分别聊到D5《选择和验证永久措施》和D6《实施和验证永久性措施》,在这两个阶段完成且达到效果以后,我们可以初步的认为对相关的原因可以进行关闭。

但并不代表8D报告在此时就意味着结束。因为这两个措施其实还只是停留在问题解决的层面上,只能说完成这两个阶段,这次发生的问题就能解决。

但是怎么防止此类问题不再发生?

同类产品不发生这类问题呢?.......

我们先来看看我们的措施一般从哪个方面开始。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一般分析原因(D4原因分析)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人、机、料、法、环、测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在选择措施的时候我们在D5阶段进行了讲解,一般来说我们可能实施的措施会包含:

工艺标准调整、规范化;

相关的设计变更,比如公差更改等;

相关的量具/检具改进;

相关的检验方法改进;

相关的操作方法改进;

相关的包装标准改进;

相关的设备保养维护标准调整;

相关的现场记录调整;

文件和流程的重新梳理;

职责的重新分配;

.......

我们再看看上面需要修改的内容基本都是在修改相关的操作性文件、职责和流程等。我们前面的原因分析有三大原因:为什么流出、为什么制造、系统原因

为什么流出:

一般寻找检验方法、检验标准、量具管理、MSA等方面的措施;

为什么制造:

一般寻找改善工艺、操作方法、包装等方面的措施;

系统原因:

一般寻找流程、职责等管理方面的措施;

我们从以上不难看出,为什么制造和为什么流出的措施主要还是集中在第三级文件的修改上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SOP(SIP/WI)。

那么改了SOP(SIP/WI)就完成文件更新了吗?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张图,一般情况下的特性是怎么传递的呢?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SOP(SIP/WI)是特性传递到最后的时候形成的一个用于现场实施和管理的文件。那么我们来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SOP(SIP/WI)修改了,控制计划需要修改吗?

SOP(SIP/WI)修改了,PFMEA需要修改吗?

SOP(SIP/WI)修改了,过程流程图需要修改吗?

SOP(SIP/WI)修改了,图纸和BOM需要修改吗?

SOP(SIP/WI)修改了,产品特性清单需要修改吗?

SOP(SIP/WI)修改了,DFMEA需要修改吗?

SOP(SIP/WI)修改了,相关的限度样品等需要修改吗?

......

很多朋友会说,需要修改。

我们的建议是,您首先需要评审,然后再确定是否修改,最后再决定怎么修改!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这其中的关系:

某公司提交给客户的涂装产品出现了外观划痕不良的问题,小组成员经过原因分析后发现主要是包装方式不合理,然后导致物流过程中出现碰撞,最后导致不良产生。小组成员通过分析后对包装方式、包装材质、物流的装箱方式、员工装箱的操作方式等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采取措施以后经过D5选择和验证永久性措施和D6实施和验证永久性措施的验证表明措施和效果是有效的。

那么:

小组成员需要评审控制计划吗?

我们先评审,需要先看看控制计划中是否需要对相关的措施进行更新,

例如操作方法、人员职责分配等;

小组成员需要进行PFMEA的更新吗?

我们需要评审PFMEA中是否有本次发生的失效模式,如没有我们需要增加;

我们还需要看看PFMEA中是否对失效模式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例如本次产生的原因。如果没有需要更新;

我们还需要看看PFMEA中是否针对相关的原因和失效模式等有预防措施和探测措施的规定,

如果有措施,则需要评价措施的合理性。

如果没有措施,则需要增加;

我们还需要看看以前的评分是否合理......

我们还需要看看以前的建议措施是否得当......

PFMEA评审完毕,还需要对过程流程图进行评审吗?

我们需要评审产品特性和过程特性的识别是否完整;

我们需要评审CC/SC的标准是否完整;

甚至,我们需要评审过程功能是否需要增加或删减;

 ........

以上我们不难看出,这就是一个评审和改进的过程。

那么,图纸/BOM、样品的重新准备、特性清单等是否需要重新评审和更改呢?答案是肯定的,必须要!

原来有这么多事情需要完成。

做完这步总该结束了吧。

您有举一反三吗?

比如:同类产品您有同步更新吗?

同系列产品您有同步更新吗?

同类型设备、工艺、方法您有更新吗?

此叫“横向展开”

要做好D7,真的不容易。请参考下表:

终于完成了我们的D7防止问题再次发生/系统性预防建议。这下总没有问题了吧,改善宣布完成。

那么项目怎么结束呢?

怎么关闭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