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写作深夜与你分享辽宁科技学院

你究竟该选什么样的工作?花5分钟读懂三个概念就知道怎么做了

2018-04-03  本文已影响26507人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

01

想想你刚开始工作时,是什么样的状态呢?

有没有感觉,很像突然被人扔进了一片大森林中,比如像电影《饥饿游戏》中的场景:

刚开始森林里只有一些零星的路牌让你不知所措,你到底选择“父母眼中的稳定的工作”呢?还是选“自己喜欢的工作”?

你在森林中每天面临饥饿和竞争,甚至是残忍杀戮。比如突然换一个让人非常讨厌的领导,你原本适应了环境,又突然无所适从。

而且,你很可能工作几年,却越来越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但不好意思,你没有一个叫“退出“的按钮,只能接受这一切。

人生,为什么总是这么迷茫呢?

如果站在纯粹理性的角度,最核心的原因是,你的“生存策略”(Survival Strategy)出现混乱。

请注意,这并不是一个高大上的人生清单,而是动物都具备的基本策略。

比如狼的生存策略就是群体作战,围猎事物;狗的生存策略就是依附人类;海龟的生存策略是在海里捕食,到沙滩上产卵。

而你的生存策略是什么呢?主要有以下两大类。

02

一个叫“K策略”,一个叫“R策略”。

“K策略”和“R策略”是在1967年,由生物学家R.H.麦克阿瑟和E.O.威尔逊首次提出的一个进化学概念,两个策略都很好理解:

“K策略”的原意是指,大象、狮子、鲸、人类等这种一胎只生一两个,每一个都是高质量且长寿命的物种生存策略。

“R策略”物种就包括多数的鱼、鸟类、蚂蚁、蚊子这种一次生很多个,存活率很低寿命也很短,但是靠数量取胜的物种。

在人类社会,“K策略”和“R策略”也无处不在。

比如苹果的产品策略就是采取K策略,每年发布一款iPhone就足以统治全球;而小米或其它国内手机厂商就是R策略,他们通常每年都会发布很多款手机。

再比如有些人写作产量不高,但是每篇品质都很高,这也是“K”策略;而有些人每天写很多东西,筛选其中10%可能才是有价值的作品,这就是R策略。

表面上看,K策略追求单个质量,R策略靠数量取胜。

所以面对职业选择,绝大多数人都是采用“K策略”。谁不想一次性就找一个最好的公司(或机构),舒服地过一辈子呢?

但是最近,我把亚瑟·克拉克的科幻小说《遥远地球之歌》重新看了一遍,却有了新的启示。

03

这个启示主要来自书中一个假设:

如果人类知道了在不久后地球将毁于一旦(书中指太阳成为超新星),我们该何去何从。

按照思维惯性,我们只能制造很大的飞船,让人类进行星际移民。

但这几乎不可能,主要是因为,运载人类太麻烦了:

1、人体体积较大,且需要不断补给水、食物、空气等众多能源,这就注定飞船体积会巨大。依照地球的现有能源,恐怕送2万人,如果送出去的人不够多,很难保证种群能活下来。

2、飞船体积过大,也会导致其飞行速度过慢。这样根本到不了遥远的类地行星。

3、人类适应能力糟糕,即使千辛万苦到达某个行星,有可能因无法适应,导致种群灭绝。

但作者克拉克在书中提出一个惊为天人的设想,我们应该放弃人类移民(K策略),而应该借鉴鱼的繁殖策略(R策略),直接把几千亿颗人类胚胎播种到宇宙中去。

这样问题就全部解决了:

因为放置胚胎的船可以造得很小,而且不考虑人类乘载时的重力加速等问题,就可以让它飞得很快。

如果胚胎不适应当地星球怎么办呢?这无所谓,因为我们可以把胚胎送到成千上万个星球上,总有那么几个可以适应这些胚胎的生长。

最终,人类做到了。他们在有限的十多个星球上,存活了下来。

04

是不是觉得,当你迷茫时,也很有地球末日的感觉,对未来完全不知所措呢?

也许你可以尝试用“K策略&R策略”来想想自己的职业选择,或许就会有新的启示。

我还是用《遥远地球之歌》中的场景来供你参考,我把它称为“地球末日计划”,方便你的理解:

1、“有限的地球矿产”,这象征你父母以及你的社会资源,资源决定了你的选择K策略或R策略。

2、“寻找类地行星”,寻找类地行星的过程非常困难的,这是一个专业的过程。这是第二个启示,“寻找生态结构”。

3、“萨拉萨行星上的蛙人”,萨拉萨行星,这里象征你对自我的不断挖掘,我认为是择业的最关键一步,即“自我进化”

05 有限的地球矿产

之前我们提到,地球资源的多少,决定了我们最终能够造多大的飞船,从而决定我们是K策略还是R策略。可惜地球资源非常有限,能够送2万人做星际移民就是极限了,所以只能用R策略。

在自然界,为什么有些动物物会选择R策略,而有些动物会选择K策略呢?主要有两个显著特征:

1、能够基本稳定地获得食物来源

2、自己或种群几乎不受威胁

比如狮子或大象,因为有这两个基本保障,它们才有精心训练自己或下一代的能力,所以才会在长期进化中形成“K策略”。

我们把这两个保障引用到人类社会中,我们来看2个场景:

A、你是否应该进体制内呢?

假设你父母都是小镇百姓,并没有什么实权和资源。但他们为了你,砸锅卖铁也需要把你送到“体制内”去,这显然就有些问题。

这是因为“体制内”的职场逻辑主要以资源为驱动。也许你的父母能耗尽全力把你送进去,却很难在后续竞争中持续提供资源保障。

所以在那些资源至上的领域,原本处于食物链下端的普通人,可能并不适合。


B、工作几年,越来越迷茫,怎么办?

这个问题本质上和A问题正好相对,前者是资源不足,后者是感觉资源过剩。

所谓的迷茫多半是因为你不能成为某个组织的中心,而你不断更新的技能或丰富思维,却难以有发挥空间。

所以很多人不折手段都想挤进中心组织,这其实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最好的办法还是启动“R策略”,充分验证你的技能、思维、知识、人脉等是否是真实有效的。比如你没有办法成为管理者,却可以申请成为公司读书会的组织者,这同样可以验证你的组织能力。

06 寻找类地行星

即使在人类启动了宇宙胚胎计划后,寻找可以发送胚胎的类地行星,也是非常困难的。

R策略并不是指像无头苍蝇那样乱撞,而是带着一种使命去不断试错。这种使命就是,探索你所处的“生态结构”?

什么是“生态结构”呢?主要包括这几个特性:

1、比如你是一名县城初中教师,每周讲35堂课,每月可以拿固定的3000块薪水。

你和当地学生、学校,形成了一定的稳定结构,这就是生态结构中的基本特性——供需平衡。有了供需平衡,你才有稳定的收入。

2、稳定的另一个前提是教育制度,比如国家需要搞九年义务教育,不然很多人就不会上学。

这是另一个基本特性——结构稳定。人是非常没有安全感的动物,所以我们总是希望挤进更加稳定的环境中(比如体制内)生存。

多数父母在帮我们考虑工作时,基本就看这两个点,合起来就是“内部平衡、外部稳定”。

但在社会快速变化的今天,这两点是完全不够的,我们接着往下看:

3、因为房价在涨,物价在涨,所以你必须考虑工资能不能涨。所以你很努力,终于升级了一个职称,把工资从3000块提升到4000块。

这是第三点——线性增长。

4、你发现同一办公室的数学王老师,最近开始利用下班时间,用语音笔录制自己的课程。然后放到网上,突然就火了,一年就赚了你十年才能赚到的钱。

这是第四点——结构组合。传统教学+视频录制+零边际成本的传播,他的维度比你多,用更少的努力,却收获了更多。

第三和第四这两个层面是“升维”,工资上涨是从点到线,互联网教学是两个维度叠加。这都预示着职业会越来越复杂。

5、然后王老师下海去了深圳,找到了一家某互联网教育平台。随着公司发展,逐渐年薪百万。最可恶的是,当初去深圳,东拼西凑买的房子,现在也价值千万了。

这是第五点——生态裂变。

所以,要想获得更大成功,必须依附更大的经济体。

6、埃隆·马斯克的Neutalink公司研发的脑机链接技术趋于成熟,可以让每个人都做到信息与大脑及时传输。世界再也不需要教育这个东西了。然后你彻底失业,沦为AI技术下的“无用之人”。

这是最终的一点——生态颠覆。

一个人想要从工作中实现崛起,努力是根本不够的,核心在于你是否能够依附正在快速崛起的生态结构。

当然,越往后面风险越高,但是不断认清楚自己的生态结构,这正是R策略的最大作用。

07 萨拉萨行星上的蛙人

在地球把胚胎播种到宇宙各星球后,有一个叫做萨拉萨的行星,成功哺育出了人类胚胎。

这本小说主要就围绕萨拉萨行星来展开故事,行星上基本都是水,只有南北两个小岛。所以这里的人类很多时候都在水里生活,许多人进化成了手掌脚掌很大,四肢很长,眼睛很大,就像蛙人的样子。

象征着择业的最关键一步,看看是否有“自我进化”的可能性。

放在工作中,“自我进化”的能力,很像我们所说的学习力,但不完全正确。

学习力仅仅是知识和认知层面的,而自我进化是一种完全可以在不同生态结构中,快速进化的能力。

比如恐龙的进化能力显然就非常缓慢,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成为了世界的主宰。然而小行星撞击后,地球资源大面积消失,恐龙就灭亡了,

类似的公司就是诺基亚,它把自己搞成了庞然巨兽,却失去了进化的能力。

但老鼠却有超强的进化能力,虽然他的个体很小,但是极其适应环境,在不同环境下基因突变的能力也超级强大。

你应该进化哪些部分呢?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外部连接力。

有些人天生外向,善于和他人建立连接;有些人天生内向,善于和事物建立连接。

比如你想成为一名自媒体作者,你就应该考虑增强你对信息资料、市场反馈、相关人脉之间的连接呢?

2、角色层

参与社会活动,就必须扮演属于你的社会角色。

比如你是公司的一名策划,那你就应该非常清楚你与客户、你与同事之间的角色应该怎么扮演。

3、底层能力

包括营销、产品、管理、表达等一切在任何工作都适用的能力。

比如马化腾的底层能力是产品能力,而马云的底层能力是营销能力。你也需要锤炼出属于自己的底层能力。

4、资源层

包括人脉、资金、认知、职业基因等一切资源。

5、职业策略

在你所能看到的生态结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里练就的是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准确看懂当下和未来的趋势,并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最伟大之路。

当然,这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只有通过不同维度才能锤炼出自己各个层级的能力。

这不代表你需要频繁跳槽。如果你原本就在一个很好的企业里,你可以选择不同切换视角去看待自己相同的工作。也可以通过内部交差培训去达到自我进化的效果。

08 结语

说说K策略和R策略带给我们的启发:

1、食物链上端的物种才适合K策略。

2、无论是工作和创业,依附一个正在崛起的生态结构比什么都重要,这考验我们强大的识别力,

3、R策略提供的是进化优势,面对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我们理应开启终生进化之路。

接下来,我将以“生态结构”中的六个方面,以及“自我进化”的五个方面来展开,对“职业”这个系列的描写。加上这一篇文章,依旧是12个思维模型,尽请期待!


有一句话说这样说:

人类,进化至此,最可敬也是最可怕之处就在于此。能够压制本能,饿可以不吃,困可以不眠,爱可以不表露,痛可以不声张。因此,人能站在万物之巅,理所当然。

工作,即修行。

End.


欢迎订阅《36个自我突破的问题》,立即查看有趣的36个思维模型。

(👇此文写了整整1周时间,你只需要花1秒钟,点亮下面的“喜欢”,就可收藏内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