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 - 草稿 - 草稿

2022-11-27  本文已影响0人  胡畅舟

随着中国地理的学习,我们学习到了巴蜀地区。说到巴蜀,或许人们能想到的是重庆和火锅。那么,巴蜀到底是怎样的地区呢?他的发展又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从地之理的角度来讲。这里的地形四面环山,是盆地地形,在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以北,巫山以西。气候就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但是因为里面多水源,所以在更早的时候洪涝灾害多发。

那么从人之文的角度来讲,早期的人类最早在哪里生活?主要生活在两块地方,第一个是川东的低山丘陵,被人们称为巴国,而那里有资源盐。第二个地方是川西的冲击平原,被人们称为蜀国。而早期的生存方式主要是养蚕加捕鱼,这个在李白的蜀道难中有体现。而早期的这里,是否能形成强大的文明呢?很明显是不能的,因为早期这里很封闭,也并没有接触中原文明,直到分封时期,也并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

而随着秦国的强大,秦朝通巴蜀,开辟道路。使得此地农业有所发展,并且和中原部分也有联通。那么,秦朝会重点开发哪里呢?观察地形会发现,农业资源最好的应该就是成都平原,他面积较大,并且中间有水系。可是遭遇到的问题就是抿江时常泛滥,导致旱涝灾害频发。于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农业决定治水。

公元前256年,李冰修都江堰,首先在高山与平原的接口处修分水坝,内江用于灌溉,而外江则可以减少水流,这正是人们所想出的智慧。而也正是因为治水问题的成功,大量来自秦国的移民来到四川,铁制农具的普及和水利工程的完善导致耕种面积增加,被人们称为天府之国。

紧接着秦汉大统一,那么此地会如何发展呢?首先,秦较为重视四川,因为本身优渥的条件,再加上统一的强盛,导致四川人口增加,物产丰富,商业极其发达。而且成为了全国性的大都市,因为产业专业化较强,比如四川的锦缎很出名。虽然这里交通不便,但是却地近长安,有一个文党在这里就任太守,使得这里文化大兴,而四川也随着大一统的强盛持续发展。

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北方遭遇游牧民族的入侵,发生多次战乱,比如五胡乱华,安史之乱和宋金之乱。而北方的战乱也导致人口南迁,此时,属地独特的优势就显现了出来,比较安全,所以导致这里人口增加。而安史之乱过后,北方经济地位下降,长江流域地位上升,这也导致在战中发展的成都和南方的扬州超过洛阳,成为了发达的城市,这也意味着北方经济中心的转移。

那么,此时的四川除了与北方互动,还要与哪里呢?

随着政治中心的南移,巴蜀地区还要和长江中下游互动。这主要是因为重心的南移。那么,该如何进行联通呢?通过观察地图 最方便的方法应该就是走长江水路,但是此时经济最发达的成都离长江太远,而过于靠近巫山口的位置又不便于联通,于是,人们找到了一个折中的地方,既可以联通,又离长江水路比较近,这就是重庆,这里简称"渝",但是,因为有三峡之险,所以重庆起的作用大部分是内在的商业联通和贩卖物资,比如重庆的大部分人主要以卖盐为生。而此时在四川依旧相对封闭。商贸依旧不够发达。

随着时间的进展,西方到来中国。那么西方的到来会对四川造成什么影响呢?首先,当时的西方已经有了机械动力,可以逆江而上,重庆又物资丰富,这就给重庆开通了对外通商道路。于是此时的重庆成为了外贸口岸。

而且,随着繁忙的运输还给重庆带来了新的生产形态,重庆开始现金融服务,网络,银行,以及种种商业,这使得重庆在内地的城市中别具一格,发展非常良好。

而在国家稳定时,四川可以稳定繁盛,那么在国家遭受外敌时,四川又会如何呢?因为深居内陆,所以四川可以说是远离战火的后方。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军向上海东北发动猛烈进攻,而正是因为这场进攻,导致国民政府西迁,前往四川,这是四川一跃成为国民政府的保护墙。而随着大量的政治经济的进入,这里也成了中心地带。而在战争中,四川发挥的主要作用就是当做后盾,保留火种。

而随着抗日战争的成功,中国的发展以后是否都不会面临问题呢?并不是的,在建国之后,60年代中苏交恶,中印出现摩擦,中美关系交恶,中国四面受敌,应该做出相应的防范,所以中国以备战加强国防为中心的后方建设就开始了,是以国防科技和工业交通为主的大规模建设,开展三线建设,把较为靠外的工业迁进内陆。

因为四川本来就富,而且易守难攻,所以三线建设为重庆带来了很大的发展。而80年代,关系缓和。那么,在改革开放之后,四川还有发展的机会吗?首先,先说如何划分这个省。自古以来 川盆地和西南地区有很强的联系,很多君主都想用此地对边疆进行控制,并且带动西部发展,所以说划分省的时候,就把四川盆地和西部的一部分高原化成了一整个四川省。但是,因为一个省中成都和重庆两个地方都太强了,所以把重庆单独分出一个市。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沿海省市对外飞速发展,而因为四川发展不变,交通不便,所以发展不利。那么,总不能不发展,该怎么更好的发展呢?主要的发展路径有三个,第一是工业,第二是农业,但是这两条路并没有完全利用四川的优势。在古代,我们知道四川的经济和文化发展都比较强盛,所以这就给了四川优越的文教条件,正是因为这样的文教条件,所以可以培养出高新技术产业。

四川从国家的角度来讲,是长江经济带的上游,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加上高新技术的发展,四川和重庆联手,协同发展,于是也成为了西部最大的城市群。

那么放眼世界,四川是否有特别的意义呢?国家将四川打造成内陆开放的通商城市,成为与东盟国际门户的枢纽,东盟此时已经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那么为什么明明云南离得更近,最后却是四川呢?因为四川的高铁路线比较发达,随着东南亚高铁的发展,连接性也能更强。

总结来说,四川的发展就是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那么,我们如何看待其发展呢?是自身的发展比较重要,还是外部的机遇呢?在我看来,两者都有。从内部发展的角度而言,找到了重庆这个既可以枢纽又适合发展的地方,这的确是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大的基础。从外部的角度,在刚开始秦朝时的强盛,以及因为地理因素躲过的很多战乱,还有西方到来后拥有的独特地位,都帮助四川有很好的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