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一章:有利无用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
车轮上的三十根辐条,聚集到一个车轴上,有了轴心空虚处,才有车的作用。糅合粘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中间的空虚处,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并建成房屋,有了房屋中间的空虚处,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其效用。
注:埏,是捏土。埴,是黏土。造作陶器,必须把泥土做成一个防范内外渗漏的周延外形,使它中间空空如也,才能在需要用它的时候,随意装载盛满,达到效果。
解读摘录:
以下解读来自南怀瑾老师的《老子他说》
户是室内的门,牖是窗窦。要建造一间巨大的房屋,必须要开辟门窗,以便光线空气的流通,才能住人而养人。使人胸襟开阔,内外畅达而无阻碍。由此而说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的修习心智功夫,必须要开张灵明,静居其中,见闻不隔而清净无为。如要施之于用世之道,便是“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的楷模。
无论是出世之道,与入世之用,必须要切实明白道在有无之间的窍妙。因此说:“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了解此理,才是真能懂得“利用安身”的大法则。后来到了五代,道家的神仙才子谭峭,发挥了道家学术思想的物化思想,与老庄的学说合流,写了一本名著《化书》。其中有关物理之际,有无之间的妙用,阐发得隽永透辟之至,如说:
“搏空为块,见块而不见空,土在天地开辟后也。粉块为空,见空而不见块,土在天地混沌时也。神矣哉!”
以下解读来自知乎 道一经典谈
老子开辟一条更深刻的认识道的途径。这条途径就是首先用内明心认识无的存在。老子的三个例子是世人最熟悉的,它们都明白的告诉世人无的存在性不可怀疑。世人一直无视无的存在,或者简单的认为无就是不存在。如果无不存在,从认知系统排除出去,那人的认知系统就崩溃(死机)了。老子在40章中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个结论是最伟大的。
有的概念已经非常伟大了,无的概念更加伟大,因为是更精微的概念分离的成果。概念分离是意识最神奇的力量,使抽象思维成为可能。概念分离一步步提升,辉煌的未知世界随着概念分离的升级而无限展开。世人一旦失去了概念分离的能力,连日常生活的辨认能力都会出现问题,更不用说认识宇宙的真相了。
概念分离能力的高低就是凡夫与圣人的区别。现在老子把无的概念分离出来,人的视角一下从有转向了无。视角转变是概念分离的必然结果。视角聚焦在有,这个世界十分有限,视角聚焦在无,这个世界无限的扩大。无进入人的认知系统,这个世界才真正显出它的无比美妙。所以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从阴与阳,无与有的二元理论中发展出更深刻的玄同理论。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宇宙是个大玄同体,玄同才能生生不息。无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一旦失去了无,则这个宇宙的玄同性就被破坏了。老子说:“大白若辱”,白以黑衬,黑以白衬。若无黑衬,白亦不白;若无白衬,黑亦不黑。马祖道一说:“凡夫见色不见心,菩萨见色又见心。以心显色,以色显心。”
世人的眼睛只有一半功能,见色是一般功能,而不是全部功能。只有菩萨的妙心才有全部功能,见色一半,见心一半,心色互显。黑白是互显的,有无也是互显的,借有显无,见无显有。世人的眼睛只见有,也是一半的功能。
个人感悟:
有无相生,世界的法则,也是处事的法则,任何事情都有好坏两面性,与其去追求完美,倒不如放过自己,再完美的背后都会有遗憾,同样道理,五官让我们世人都只关注了“有”,关注了实体,而实体真的存在吗?还只是一个内心的相?那个看不见摸不到的“无”却决定了四季交替和日月轮转,每个人这一生都有属于自己的意义,或许是英雄,或许是炮灰,或许什么都不是,但说到底,无论是什么角色,不过都是沧海桑田一粟,不过是时间的凡尘,能看透这一切后,也就是一切都是虚无的,似乎陷入了悲观的灭世思维,反过来说,正是如此,才应该在亿万分之一的概率事件中诞生的自我,享受这一世带来的无限的可能,尘归尘,土归土,何不大闹一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