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解秘产品干货@产品

做好产品运营,成为产品经理的必读结构化干货 | 整合《运营之光

2017-05-12  本文已影响935人  阿Awen啊

豆子酱的干货有点甜~因为读书、实践和总结使我快乐。

这次要和你们分享我总结的关于《运营之光》《从零开始做运营》两本书的第四篇读书笔记之产品运营。

特附更多的干货总结链接:

内容运营

用户运营&社群运营

活动运营

产品运营指南

互联网产品价值 = 功能 + 体验 + 用户参与价值

产品运营工作的包含两个关系,产品与用户的关系 & 产品与市场的关系

从产品出发到触达到用户的过程,通常会经历3个环节,分别是用户认知、渠道流通、用户购买。

前两个环节,加上“无形价值”的建设和维护,就是市场部所应该完成和关注的全部工作。

运营更关注的则是用户转化、使用,还有此后其他用户行为的促进和引导。

一定要试着让70%以上的事情变得对自己是可知可控的,只留下30%的不确定。


-四个基本的工作流程-

1、制定策略;

2、分解、排定优先级、规划;

3、执行计划、达成目标;

4、检验数据、总结、改进。

-如何搭建一款成熟产品的运营体系-

1. 保证基础业务的顺畅运转,流程化;

2. 尽量把“开源”和“节流”变成一些固定动作;

3.确保“最关键用户行为”的发生几率;

4.核心用户的界定和维系体制的建立;

5. 阶段性通过活动、事件、营销等实现用户增长。

-运营的思维模式-

1. 流程化思维

拿到某个具体问题后,遵循以下3个步骤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一是界定目标、结果,二是梳理全流程,三是在每一个环节上,我们可以做一些什么事情。

2. 精细化思维

你必须能够把自己关注的一个大问题拆借为无数细小的执行细节,并且要做到对于所有的小细节拥有掌控力。

3. 杠杆化思维

需要先做好做足某一件事,然后再以此为一个核心杠杆点,去撬动更多的事情和成果发生。

4. 生态化思维

要搭建一个可良性循环的生态,而能否成功最重要的是,你要能先梳理清楚并理解一个生态间的各种价值关系,或者说,脑子里要先有一些生态的概念和模型。

5. 发散性思维

运营往往需要多个方案,而不是唯一方案。

6. 逆向思维

针对流失用户,应该先做原因分析,而不是直接做用户运营。

7. 结构化思维

不要点对点的解决KPI或老板运营需求,应该全盘考虑。

-不同阶段的产品及其运营侧重点-

1. 初创探索期

运营介入,预留运营接口。运营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大量用户,而是为将来有一天能够服务好大量用户做好一切必要的准备。。

运营方法:选择较为封闭、有限制条件的运营方式,对于早期的种子用户给予各种“无与伦比”的关怀。如“邀请码”,邀请一批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大V”。

2. 快速成长期

共同特点:开始动用自己一切可见的手段、资源等,借助资源,市场推广,开展各项活动来尽一切可能迅速占领市场。

运营方法:各种渠道的铺设。围绕产品的各种事件和话题的策划。大规模的补贴行为迅速拉动用户增长速度。运营由粗放转为逐渐精细。

3. 成熟稳定期

高度关注用户活跃度,高度关注商业变现路径,保障收入稳定,同时,面向用户的运营也开始全面精细化,保持用户群稳定。

运营方法:品牌形象的树立、用户精细化运营、商业变现。

4. 衰退期

运营方法:更多的关怀用户,做好后续工作,对用户有个交代,或者将现有客户导入其他新产品。


-在三种商业逻辑运作下的互联网产品及其运营的核心能力-

1. 直接面向用户售卖某种商品或服务获得盈利

核心在于,是否能够找到足够好、足够多的商品,以足够低的成本、足够顺畅地将其售卖出去,并确保整体售卖流程的顺畅程度。

运营的核心能力:

+商品和货源的选择和拓展能力

+商品包装和营销能力

+供应链全程服务能力

+品类运营

+商品运营

+供应链团队

+营销团队

2. 免费+增值服务

核心在于,是否能获取到足够多的用户,是否能够让用户对产品形成依赖,以及是否可以更顺利的撬动用户为增值服务买单。

运营的核心能力:

+免费试用用户的获取能力

+用户的使用习惯和依赖性的培养和把握

+用户日常使用行为到付费服务之间的路径搭建

+最终的增值服务或第三方付费服务的售卖

3. 免费+流量or数据变现 (与商业逻辑2的区别:最后买单者不是用户,而是第三方。)

核心在于,是否能获取足够多的用户,用户忠诚度是否足够,是否能积累下来可以持续带来新流量的数据或内容,是否可以积累下来付费方愿意为之付费的内容、数据或特定氛围。

运营的核心能力:

+引导用户发生特定行为、搭建特定氛围的能力

+持续维系住用户形成用户活跃度的能力

+对于内容、数据和现有重点用户资源等的整合能力

-三种用户行为频次对应的运营关注点-

1. 一次性使用

获客渠道的铺设和广告投放;

销售转化的有效性;客单价。

2. 低频次

渠道铺设、占据入口;

品牌传播、占据认知。

3. 高频次

通过补贴、活动、运营机制、用户引导等各种方式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

更多思考如何通过运营撬动现有用户,打通几个“分享”的场景,形成病毒传播和增长。

我觉着,人活着,总是需要先能够打破边界,然后再找到边界。前一个边界是外界给自己设定的限制和束缚,后一个边界,则指的是自己的能力、野心和欲望可及和应及的范畴。打破前者,为的是找到这个世界的丰富和可能性,打开眼界和格局。找到后者,则为的是找到自己个人的局限和使命,获得谦卑、专注与平静。

——《运营之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