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结88 | “逻辑”何用
这一周,过得些许漫长。也许是因为学校放假的缘故,整个宿舍、整个学校,好似都没有开学时的“如火如荼”的忙碌景象,自己的身体,亦随之歇息;但心,却从未停止跳动;大脑,也从未停止转动。
反反复复思考的某些问题,好似都不是“重点”,均非“干货”,然而,何为“重点”,何又为“干货”?每个个体由于处境不同,对其定义不同罢了,无关对错。
有朋友直面向我指出,我在写作或讲话时,有时思维逻辑不甚清晰,对此,我持两点解释进行回应:
第一,逻辑需适时运用,而非无时无刻地用。以下是个人经验总结出的观点:
1、诗歌或随笔,任思维涌落,俗讲“想到哪写到哪”,感性更多于理性;
2、读书笔记,则需运用半分逻辑,此“半”逻辑,用在结构上,而非具体内容上。结构,是指读书笔记的基本要素——导图、摘录、感悟;内容,是指感悟部分,可据个人经历慨叹“人生”;
3、学术论文,逻辑最重。理性因素不可抗拒,无论在论文结构亦或内容上,均需要训练笔者的逻辑能力,而此处的“逻辑”需要几年甚或几十年的持续训练;在此基础上,可加入些许的感性成分,如文字上一二分的文学性。
以数学公式表述三类逻辑成分,则为:学术论文>读书笔记>诗歌、随笔
第二,专业领域——音乐表演,对我的影响。
音乐表演本身,是感性多于理性的,因此,这种因素在我骨子里难以褪去,我也庆幸音乐带给我内在的感性,让我的思维在些许时刻飘零无归。但是,我仍需反思的是,在不缺失感性的基础上,如何提升理性成分?这,我确是需“刻意练习”。这一点回应,实则为对朋友的感谢,对自我的直视与反思,对持续成长的信仰。
周总结,即为本周大体做了哪些事,我认为,我已陆陆续续以具体文字书写过——无论是是木心《豹变》,亦或“看理想”的Salon,链接,在此:
After the Literature Salon|My own thoughs
止步思索,为的是,更好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