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读书

【摘录与思考】读《罗辑思维:我懂你的知识焦虑》

2017-07-19  本文已影响255人  经济地理学笔记
【摘录与思考】读《罗辑思维:我懂你的知识焦虑》

罗辑思维:我懂你的知识焦虑

罗振宇等

点评

点评此书

很多观点都很新颖,但是有些偏颇,作为闲来读物还是可以的。

01 只有改变才能看见未来

一件事情哪怕再无聊,只要它形成了一个热点,那么围观热点本身会成为第二层内容。

这个东西可能就是传播学里面讲的“场景传播”,之前琢磨过的文化空间理论,甚至时文化场,很多学科领域都有对场景的研究,其立体,系统和真实,最富有生命力

它击中了观众非常重要的一种心理——“临场感”。就好像即便只有我一个人在家,似乎也有很多人的陪伴,我们可以一起讨论同一件事情。千万不要小看这种临场感所带来的社交参与。

人都有窥私欲,对于自己本身看不到,或很难看到的隐身部分最为好奇,这也便是物以稀为贵了。

三十几万人同时围观一个姑娘睡觉,你说这件事情怎么解释?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他们都没事干吗?有那么无聊吗?让我们回到刚才说的那一点,去分析一下用户的心理是什么。 第一个心理叫“喜欢看反常的东西”

有一个说法叫“15度美女”。就是说,明星是我们要抬起头45度角仰望的那个人,而网红则是我们稍稍抬眼就能看见的那个姑娘,只需要抬起15度就好。

你要单独为某个幼儿园做相关的内容开发,十年来你积累了很多很多。但是,你这一套方案,只能卖给几家幼儿园,而不能同时铺到3000家幼儿园。在互联网上是不一样的,比如我讲故事,我讲给我儿子一个人听是讲,讲给我的200万用户听也是讲。但是,当一个内容可以低成本复制给200万个用户的时候,它的赢利能力已经远远跑到你的前面去了。

互联网就是这样,单点突破,迅速地造一个很高的高地。形成势能之后,再加上资本的推力,你知道它接下来能干什么吗?这个你看不起的人,接下来可以花钱雇用你,把你的内容买走。”

成本问题,个人有个人的成本,集体(组织)有组织的成本,这也说明我们不能混淆二者,思考问题从对应的角度来,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公司不是这么思考问题的,如果我用了司机或者选择打车,那么我每天可以多出两个小时来工作,这样更有价值。更大的问题是,如果我每件事都希望自己学会了再去做的话,我就会有短板、就会有限制,成长就会来得更慢。

02 现代世界的诞生

就像一个淘金潮,因为头一个人一锄头下去,挖开了一座大金矿,甭管以后扑过来多少万人,功劳都应该记在这个人身上。牛顿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第一个把整个自然界的规律的大门敲开的人。

牛顿沉迷于神学和炼金术就相当于中国的孩子,不好好学习,倒腾什么发明、篆刻之类的,这叫不学无术。我小时候沉迷于发明、篆刻、写诗和小说就被这样打击过,我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后来我妥协成了一个有学有术的人,他们都很高兴。

我们中国人基本上接受了两个观念:第一,牛顿晚年沉迷于神学;第二,他沉迷于炼金术,就是各种各样的伪科学。一个大科学家晚年堕落成这个样子,真的好可惜。

其实,这怎么可能?果子砸到头上,这是人类早就发现的现象,怎么没启发别人呢?这也说明,如果我们把一个科学发现和一个科学家的履历抽取出来,只能看到一些神奇的,但是在逻辑上根本就讲不通的故事。

可以读一下

《机械宇宙》。我之所以对这本书感兴趣,就是第一眼就瞄到了副标题:“艾萨克·牛顿、皇家学会与现代世界的诞生。”我们回到牛顿身上,才会回到现代世界诞生的那一刻。

有意思的名词

观念地层

或者说是一种观念基础

地层”。人类文明史的发展也伴随着观念的生成过程,下一个观念体系是叠加在上一代观念体系上的。没有下面的基础,上面的东西决计不会发生。

基督教作为一个宗教的类型,跟其他宗教不一样。比如,我们中国人熟悉的佛教,虽然也有天堂和地狱,用天堂引导人们去行善,用地狱恐吓人们不能作恶,但是佛教讲究的是六道轮回。它比较繁复,有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恶鬼道和地狱道。一个人,如果这辈子好好的,下辈子还能当人;如果积德行善,下辈子就会往上升,到阿修罗道,甚至是天道;如果成了佛,就彻底跳出了六道轮回。但是,如果你作了恶,就会一路往下降,下辈子会变成畜生或者恶鬼,甚至会堕入地狱。

可是,在基督教里面,只有两个选择,第一上天堂,第二下地狱。基督教里面有一个词叫“最终审判日”。到了那一天,基督再临人间,所有人都要到他的审判台前,即使是死去的人也得从棺材里面爬出来接受他的审判。你这个人不错,上天堂吧;你不行,下地狱。这就是终极审判,没有上诉的机会。一旦进了地狱,将会永远受苦,再也没有救赎的机会。所以,基督教作为一种观念,既有慰藉人心灵的一面,也有恐吓人的一面。 在基督教的观念中,人过去的日子是最好的,就是伊甸园那一段。但是,人类的先祖亚当和夏娃自从被赶出伊甸园之后,整个人类就不断地堕落,最后要接受最终审判。所以,他们认为,以前是好的,现在是坏的。

千禧年,就是公元1000年

《丧钟为谁而鸣》。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可以自全。 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 整体的一部分。 如果海水冲掉一块, 欧洲就减小, 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 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因此,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为你而鸣。

对牛顿来讲,研读《圣经》和研读宇宙天体,这两者之间没有什么矛盾,只是他作战的两个战场而已:跑出门看天,是研究上帝;回到家研究《圣经》,一样是研究上帝。所以,不管是万有引力,还是牛顿三大定律,本质上都是他在解读上帝时留下来的密码。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牛顿那一代的科学家在周围人看来就是这样的精神病人,他们信奉一句话:走出图书馆,走进实验室,往圣先贤写的所有书我都将信将疑,我只相信在实验室里得出来的确切数字。

这就要谈到另外一个原因:科学家群体的出现。这是人类科学史上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就是某个国家的某个小圈子里,突然冒出来一群人。比如牛顿、胡克等皇家学会的科学家,几乎是同时出现的。这个现象在科学史上称之为“汤浅现象”,因为发现这个现象的是一个日本人,叫汤浅光朝。

我们反复提到了一个词——观念地层。也就是说,往往只有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国家、特定的圈层里的人,才有机会构筑一个观念地层,把整个人类文明往上抬升一大截。

2046奇点来临。就是科技发展是一马平川的,它会越来越快,到2046年就会迎来一个奇点,此后就是科技大爆发。这是乐观的观点。

低垂之果

我们这一代人好像科技也很发达,但是我们所有的成果都建立在一个观念地层上面。这个地层是由“二战”前后,冯·诺依曼、图灵他们那代人构筑的,他们创建了计算机的基础原理。我们现在所有的东西看起来眼花缭乱,其实都没有突破那个基础原理。

人类的精神世界是一个层累结构(地质学上的一个概念,本意是说地壳是一层层地铺就的,现在被引申到了很多领域)。不管我们现在认为什么是正确的,从对和错的角度来看自由、民主、法制、私有财产、市场经济这些东西,其实太浅了。要深知,我们是站在人类的一个观念地层的顶端。每一个我们确认的观念,都有它逐渐发育的过程。换言之,它并不是天然正确的东西。

01 聪明人怎么看世界

3K党

力比多

为什么说日本人做事细致,很多中国文化到了日本反而能被他们更好的继承和发扬,这种倾注生命的态度可能就是原因。

可是相扑不一样,它带有强烈的宗教性、情感性,甚至是神圣性。日本文化有一个特点:什么东西跑到日本人手里,他们都会整出一个道。比如,喝茶到他们那儿变成了茶道,插花变成了花道,甚至做个寿司都有道——九十一岁的老爷爷小野二郎把一辈子的生命都倾注在了这项手艺里面。他做的寿司看着很普通,一个饭团,上面加片鱼片,再刷一层酱就卖给你,而且贵得要死。但他说:“你们理解得不对,这是我的真心诚意。我把生命都放了进去,你们如果不理解道,就无法品尝出其中之味。”包括最普通的拉面,日本每年都会搞拉面大赛。最后的获胜者也会告诉你,这里面有道,他是把生命注入了给你做的这一碗拉面里。

介错刀

但是话说回来,各项运动都很难根除这些不好的现象,而大相扑从来都认为自己没这个。用西方人的话说,这就是体育精神。日本所有相扑运动员在赛场上,一定会发挥那种叫“武士道”的精神殊死拼搏,绝对不会干那些肮脏的事情。每个相扑运动员都会跟别人讲:“我有×××样的哲学,我打到最高的段位不是靠体力,而是靠我的哲学。”这里面是有道德感的。

日本的相扑运动跟围棋一样,也是分段位的,一共有十级,五级以上就算职业运动员了。第九级叫“大关”,上面还有一级,那是神一样的地位,叫“横纲”。到了横纲级别,即使输了也不会降级,连输两场的话,顶多宣布退休,依然可以终身保持这样的荣誉。

经济学上的理性人

任何道德上冠冕堂皇的,包括借助于精神、说教、传统的东西,在现实面前都不堪一击,人性的恶都会一点一点把它拱掉。 经济学就是要剥除人类所有表面上的说辞,剥除那些道德的作用。它就是要绕到背后去看人在激励下表现出来的行为到底是怎样的。

任何道德上冠冕堂皇的,包括借助于精神、说教、传统的东西,在现实面前都不堪一击,人性的恶都会一点一点把它拱掉。 经济学就是要剥除人类所有表面上的说辞,剥除那些道德的作用。它就是要绕到背后去看人在激励下表现出来的行为到底是怎样的。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本尼迪克特写了一本书叫《菊花与刀》,这本书里面说日本人有一种耻感文化。

在这个语境下,对人类的自信和对自我的自信都变得毫无意义。

还是回到我们的主题——任何道德上的东西,也许都拦不住人性水滴石穿的一点点拱的力量。

群体理性和个人理性发生了冲突,个人都会从自己的角度来来做选择,所以总是很难实现群体理性的调和。

输赢是全队的事,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我为什么要用自己的名誉为代价,去赌一个更高的概率呢?我为什么不显示一下我的球技,选择一个即使输了还有推脱之辞的选项呢?所以,最理性的方案不见得是每个人基于自己的利益考量,最终会选择的方案。这就是经济学的魅力。

这话听着很气人,为什么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其实很简单,因为经济学家和聪明人看到的世界的复杂度和我们不一样。我们普通人看世界,是通过自己的直觉去判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简单的世界

什么叫现代人类社会?就是几乎每一个人都被卷入了一个全球化的协作网络之中,这种互动关系是非常复杂的。而我们普通人看到的都是身边的协作关系,家人、亲朋、同事这些简单的关系,再隔几层我们就看不到了,所以我们的认知和世界的真实情况之间有一个落差。经济学家就是研究这个落差的。

尼日利亚骗局

重金求子

真的会有人上当,因为心存侥辛,便被这侥幸欺骗。

“我是一个美貌的少妇,嫁给了一个大富豪。但是很可惜,他没有生育能力,为了分他的家产,我必须要有一个孩子。怎么办呢?我现在需要一个年轻人,你长得好不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有生育能力。我跟你做一次爱,把孩子生下来之后,我给你五百万元人民币作为酬谢。”

传者和受者存在信息的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这个过程因为认知程度,心里防卫,环境变化而会产生差异,本也无可厚非。

第二个层面,协作的复杂度。人类其实始终处于战略猜疑的状态,就是我说的话你听进去了,但你的真实想法未必会直接说出来。你要顾及我的想法,加工之后再说出来一番话。每个人的智商不同、知识储备不同、情商不同,所以大家就处于一个非常复杂的博弈网络中。一个行为出去之后到我们这儿,再到其他人那儿,最后会变得我们根本就不认得了。

在正常的社会秩序之外,有的禁令就会逼出这种角落里非常肮脏的协作系统。

此处收益应该指的是满足,经济学上满足就是一种心里反应

这家幼儿园真是被伪经济学、假经济学给害惨了。经济学讲的是:要总体地体察人对收益和成本的比较,就是什么收益都是收益,包括心理上的收益。我自己是个好人,我不麻烦他人,这也是收益,收益不仅仅指钱。

什么叫事实判断?就是事实本身是怎样就怎样。

第二类判断叫价值判断。这就进入了人类的舒适区,因为我们都在做价值判断,就是它应该怎样,它的底层就是我的愿望。

我想到了共产主义理想

我们普通人很容易把道德、愿望当作理解这个世界的终极工具,于是就失落了事实。那些聪明人为什么比我们聪明?就是因为他们关注事实,不关注愿望。

02 认知差距的本质

文科生讲究形象、具体、情感抒发,比如只用小桥、流水、人家这三个非常具象的东西,就能够堆叠出那种抒发不出来的情感。理工科学生则往往讲究冷静、理性、逻辑这一套。

生存下来是首要目标,那么其他目标就清楚了,主要是两个,第一个是节能,第二个是高效。

“邓巴数字”。这是英国人类学家邓巴提出来的。他发现,甭管是远古还是现代,甭管是那些太平洋的小岛上以狩猎采集为生的原始部落还是现代社会,人们都在受150这个数字的约束。也就是说,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一下,就是150人,很难突破这个上限。

邓巴数字

屌丝逆袭之所以受欢迎,从两个层面来讲,一是讲这个故事的人更喜欢用屌丝的过去来衬托成功的现在,二是听这个故事的人更喜欢给自己一个憧憬的样子,一个可以攀爬的标杆来满足自己对逆袭的幻想。

小布什竞选的时候还有一招:一般的政治人物都会把自己说得高大上,他却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没出息、成绩不好,还酗酒,有时候还抽点大麻,其实是一个问题少年;后来屌丝逆袭,才变成今天这样一个道德高尚、能力出众的人。选民都爱听屌丝逆袭的故事,自然就把选票都投给了他。奥巴马在竞选总统的时候,用的也是这一招。

这个观点很片面

我们原来习惯的那种形象化、情感化的思维方式的缺陷在哪儿?最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文科生思维缺乏一种用数字描述这个世界真相的能力。

DDT是一种高效的杀虫剂

这个例子就充分暴露了文科生思维的两大缺陷:第一,我们不相信数据,不相信专家;第二,我们只相信有一个单向的好事,不相信背后的选择和代价。所以,文科生思维虽然符合我们的情感需求,但是它真的挡上了我们了解真实世界的眼睛。

所以中国人说,人格修养的至高境界是圆融。圆融不是圆滑,是把各种对立的东西融合在我们的人格中,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才叫圆融。

那么,怎样贯彻理工科思维呢?就是相信专业人员,因为这是人类社会构成一个大协作体的基本机制,这个机制就是封装复杂、接口简单。

人类社会的大协作不是乌泱乌泱70亿人全部在一块儿,你帮我,我帮你,而是形成了一个一个的模块,然后再组装在一起,其模块内部极为复杂,这就叫封装复杂。但是,模块和模块之间的接口变得非常之简单。

现代社会的本质就是一个协作和信任背书的网络

求知的过程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动态的、开放的过程,越是要求真,就越不能执着于真。

我将自己在经济学的智慧中得到的启发,总结成了十六个字:承认代价,比较权衡,不问是非,只争高下。

来自微信读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