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中医在当今时代的局限性
那么为什么我们今天又把它叫中医?它为什么具有了跟人类其他地方的原始医学不同的地方。
我们又得回到第一节课,请大家想想我第一节课东西方文化溯源,我讲中国文化是什么?是一个封闭地貌下的原始农耕基地。我一再讲直到孔子课我都讲这个,封闭地貌使得民族扰攘和文化交流发生阻隔。于是它就把人类最原始的文明思想和文化在不受外来冲击和干扰的情况下,精雕细琢数千年而不辍,这就叫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也可以说它是人类原始文化的僵化态。我们也可以说它是人类原始文化的幼稚老成现象,我一说这你应该想起孔子课,我们不用这些贬义词,那么我们换成另一个词,它是人类原始文化的数千年精雕细琢的产物。
那么中医唯一跟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原始医学的不同,就是它经过了数千年的精雕细琢,是不是这样呢?所以中医当年它是非常合理的,而且它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原始医学还要精致,还要发达,还要编织得更为清晰,积累的经验及其效果还要更多、更好。尽管那个时代的思维方式是非科学的思维方式,非科学的思维方式只能处理较小的信息量。请注意那个时代是个信息量偏小的时代,因此当年的中医不管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它都是非常跟当时人类的生存匹配的,是非常好的医学,有效地维护了人类高度文明之前数千年人类的健康生存基础。
那么科学这个思维范式,它也同样不是真理。我哲学课一再讲,人类永远得不到真理,它只不过是能够处理更大信息量的一个思维学术范式,仅此而已。
所以面对今天大信息量的社会,面对文明的恶性发展,面对文明病的大规模烈性调动,中医随之失匹配,随之显出式微衰落之态,岂不是理所当然?这就是中医的文明史定位。我想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就是我对中医最基本的看法。
你如果仔细听,你应该听出来褒义高于贬义,是不是这样呢?可是这个自然疗法,这个跟原始生态相匹配的医药维生体系,它必须是在那个时代那个生存环境下它才匹配,它才有效。希波克拉底和盖伦把它叫自然疗法,这是对中医或者对人类原始医学最恰当的表述。因为人类当时生活在自然生态中,于是对应的就是轻微的疾病和生理不适的波动,于是对应的就是自然疗法。大家知道中医讲疾病怎么讲?病是非常少的,你看古老的中医,大多数是这样几个病全是跟自然环境波动造成的生理不适。
比如伤寒,你受寒了,可是注意今天西医上伤寒这个病可是个烈性病,指伤寒杆菌所引起的可能带来肠穿孔的那个病,那是要人命的病。今天西医上所讲的伤寒,跟中医上当年所讲的伤寒完全不是一回事,请大家务必搞清楚。古代中医所讲的伤寒,就是你身体受寒了带来的那个不适。
再下来风湿。古代中医所讲的风湿,就是你受风了受湿了,它跟今天西医上那个风湿病可全然不是一回事。大家要明白,今天西医上的风湿病是指A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由于它的蛋白抗原跟人体自组织的某些蛋白抗原接近,分子结构接近,由此引起的自体免疫性疾病,也就是自己的免疫系统攻击自己的人体组织。比如心脏瓣膜,比如关节滑膜,这是现代西医所说的风湿病。它是当年西医传入中国的时候,中国人用古老的这些中医名词命名它造成的误解。所以今天西医上所说的风湿病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疾病,而且是一个自体免疫性疾病。而当年中医所说的风湿仅仅仅是受风了、受湿了的非常轻微的那种疾病。
再比如温病,受热了,再比如四时不调,仅仅是因为季节变化带来的生理波动。
这些病,伤寒、风湿、温病、四时不调……这就是早期中医所列举出来的疾病,你听一听它是疾病吗?放到今天它都不是疾病,它仅仅是感觉上的不适和生理上的波动,是不是这样?这就是中医当年处理疾病的状态。
你想想,你只是在生理波动轻微不适的层面上处理,你处理的是什么?一个调试状态,一个维护状态,一个防病状态,一个免疫系统的调理状态,不就是这些最基础的动作,所以它伤害度最低,奠定基础力度最高,而且它跟当时的治疗匹配最有效地维护了当年人类的养生生存。
所以请大家想中医到现在辨证施治,西医上确定的一个病,你让不同的中医医师、老中医去看病,一人一个方子,梁漱溟就讲这件事情,说中医就是胡扯淡。但你仔细想想,从遗传学上讲,每一个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同样受寒了,受热了,受风湿了,你的生理反应或者你的病理反应一定是每一个人都不一样的。
所以在西医上确定的同一个病,在中医上治疗,每一个人处理的方子全不一样,不说明它混乱,恰恰说明它高明,恰恰说明它对症,恰恰说明它照顾到了个体差异。不是如此吗?所以你今天看到的中医的种种弊端,你回归到数千年前中医发生的那个时代,中医维护原始健康的那个时代,它不是最合理最高明的一个处理系列吗?
我在这里讲的意思是首先搞清中医的文明史定位,因为这个世界是流变的,而且是衰变的,因此中医处在最前期,它一定是衰变程度最低,扭曲程度最低,损害程度最低。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是最好的一种医学。但是反过来,由于它当年是处理一个低信息量的一个经验模型,它的思维范式跟我们今天科学时代哲科文化的那个思维范式完全不同。
它是怎样的思维范式呢?我一再讲,叫经验类比模型,它跟哲科思维的那个抽象逻辑模型完全不是一回事。它在当时这个理论模型有效地匹配这个治疗的措施。所以它的那个理论模型在当年甚至在今天你都不敢破坏。你今天把中西医结合,把中医的理论换成西医科学理论,那么中医整个有效的经验系统就会散架。所以今天中西医结合的中医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反而损害了中医的严谨学说实践体系。
大家想,人类在远古时代,尤其是中国特定的农业文明时代,思维方式是经验类比范式,它在这样一个模型下建立整个中医的理论体系。你今天站在科学精密逻辑的角度上,你当然觉得它非常粗糙,粗糙到荒唐的程度。
我举例子,比如中医讲白糖性寒,红糖性热,因为白糖像冰,红糖像火。其实红糖和白糖有什么区别?红糖就是比白糖多了一些杂质。你把红糖提纯就是白糖。所以这说法你站在今天的角度上看太荒唐了,没有任何解释力可言。
例如中医又讲: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脾主运化。
你今天觉得这种说法简直是不着边际。你的谋虑在哪?你今天知道都在脑。人类古代说心里想,古希腊人都说心想,为什么人类那时候不知道人类的思维在哪进行?发现身体其他部分都是安静的,只有心脏在那没完没了地跳,然后发现人的思虑是停不了的,于是思想一定是从心脏跑出来的,全人类早年都这样看,所以叫心里想,我们到现在不说脑里想。
那么肝主谋虑,肝跟谋虑有什么关系?我们今天觉得完全不能解释。我们到今天还说一个人胆大,一个人胆小,你的勇敢程度跟你胆囊有什么关系?胆囊是贮存胆汁的地方,肝脏分泌胆汁,胆汁每天分泌量非常大,达几千毫升。胆汁平常是不需要的,仅在吃高油脂含量食物的时候,胆汁才排到肠道,因为胆汁起到的是乳化作用。大家知道脂肪是不溶于水的,你把油倒在水里油和水是分层的,你如果加入乳化剂,比如胆汁,它就会把油乳化为极小的溶于水的颗粒,于是油水立即变成一个相容的白色液体,胆汁是乳化作用。那么在你吃含有脂肪的食物的时候,胆汁排入肠道,那么平常大量不断肝脏分泌的胆汁怎么办?只好放在胆囊里浓缩,把水分吸收掉,把胆汁浓缩化,然后在吃油脂食物的时候排入肠道,这就是胆囊的作用。它跟你决断不决断,胆量大不大有什么关系?什么关系都没有,可我们到今天还说这个人胆大,你打开他的胆囊看看大不大?
脾主运化。古人说脾胃,脾跟胃一点关系都没有。那么为什么古人总是把脾和胃放在一起,抛开肚子,从动物到人体,脾跟胃连得很紧,位置接近仅此而已。我们知道今天的脾脏跟消化系统没有任何关系,它是一个纯粹的免疫器官,根本就不是消化器官。所以中医在你今天回过头来看,在大信息量情况下,它的理论全是错的。
好,我们再往下看,中医讲“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胃,悲伤肺,恐伤股。”
你仔细一听很有道理,如果在经验上,比如你发怒了,你右肋下会疼痛,刚好这是肝区。其实是因为你过度紧张,肋间神经兴奋性增加,肋间肌收缩痉挛造成的。
比如喜伤心,你突然遇见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你高兴得会流眼泪,所以确实伤了心了。比如思伤胃,你总是处在思考状态,你就容易得胃病。比如孔子得胃下垂,忧伤肺,忧愁了好像肺就受损伤了,比如林黛玉。
恐伤骨,你突然碰见一件让你十分恐惧的事情,你的腿就发软。于是你觉得伤了你的骨了。但实际上这完全是一个经验类比模型,在今天看来完全没有任何道理。
所以中医的理论今天在一个高信息量时代,它完全无法契合了,它呈现出一些对比之下的尴尬之举。可你不要忘了,它是当年那个时代低信息量处理下的一个兼容性理论模型。你到今天高信息量时代,用另外一个思维方式反观它,当然就显得比较拙劣了或者出问题了。
但是大家要知道,我前面讲过,今天中医的这个理论虽然很尴尬,但是它积累了几千年的经验,精雕细琢数千年而不辍。于是它的治疗有效性恰恰必须在这个今天看来非常过时的理论框架下勾连。
你破坏这个理论框架,你也就把几千年形成的有效经验积累形成的一个调用体系,破坏。这就像书架子上摆了大量的书,你要是找一本书,把书架子全部过一遍,永远找不见那本书,你得分类列纲列目,你才能找见它。那么中医的理论今天虽然过时了,但它当年是一个经验有效匹配系统的纲目。
如果你把它的理论系统破坏了,它的经验调用过程也就紊乱。这就是为什么章太炎和胡适就说“中医不会说却能治病”,然后他们还攻击西医,说西医相反,能说不能治。所以你看中医的很多理论,你觉得它很荒唐,但治疗很有效。
比如中医讲“脾湿生痰”,说你有痰了,咳嗽是你脾脏湿了,然后它只用的中药是造脾去了。脾跟你咳嗽跟你呼吸道疾病有什么关系?用今天在理论框架上看,这不是乱说一气吗?你咳嗽是因为你支气管内膜被细菌或者异物感染,然后支气管内膜的杯状细胞分泌出粘液,把它粘浮在上面,通过微纤毛逆向运动,再通过你的咳嗽气流把它冲出来。咳嗽是这样一个保护机制。“脾湿生痰”,完全不相干。但是它无碍于你把桔梗、贝母、杏仁、前胡这些作用于支气管病灶上的药物,调动出来进行有效治疗。
中医讲“肺和皮毛”,说你发烧了,是因为肺和皮毛这个关系紊乱。这我们今天知道在理论上根本说不通,但是它一点都不妨碍你用银花、连翘麻黄、柴胡这些解表剂去疏解体温。
中医讲“肾生骨髓”,我们今天知道骨髓跟肾没有任何深刻联系的,它的效用跟它的理论是匹配关系。尽管它的理论相对于今天的高信息量科学逻辑模型理论不匹配,所以你如果站在今天的科学理论范式上攻击中医,你处处都攻到要点上一点问题都没有,中医几乎没有招架之力,可你不能因此就否定中医,说中医一无可取,是不是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