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学说是滋生罪恶的土壤(读书会第二十七期)
![](https://img.haomeiwen.com/i10539090/aa3c2e63fb4725eb.jpg)
春暖花开,小草转绿,树叶也在风中展开嫩嫩的身躯,一片绿色就挂在了枝头。
又到周五的读书会,已经从开始的随意到逐渐的盼望,因为读书的氛围总是那么的轻松自在,而且在交流碰撞中不断地更新着自己的认知,所以,读书会就有了一种吸引力。即使不在周五,也会时不时地聚在一起,聊聊读书的收获,朋友们都戏称为加餐。
上午处理完事情,早早地就到达了现场。《世界是心的倒影》已经读到了附录部分,再进行一次就结束了本书的,每周的相聚中读上一两篇,没想到一晃的功夫就到了书本的末尾。这让我想起作家刘震云在说他的母亲虽然是弱女子,却比男子割麦子还快。他母亲说,她的速度跟别人是一样的,只是她一蹋下腰就要从地的这头割到另一头再直腰,快就在别人直腰的时候,她仍然在弯腰。我们也是用这种笨功夫,把一本书读进去了。
这次的题目是《恶学说是滋生罪恶的土壤》,当我们没有读书的时候,接受的观点大多来自于家庭,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当识字读书之后,又会学习一些新的观点,慢慢地就形了固有的许多观念,成为自己判断是非对错的依据。
雪漠老师说,许多时候,一种学说带来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从历史和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来看,无论一种学说的创始人自己的人格如何伟大,只要该学说带来的客观效果是灾难,那么,这个学说的创始人就是千古罪人。所以,不要只看一种理论的主观愿望,而要看这种理论的客观效果,要以人类、历史、甚至宇宙为参照系,来衡量其价值。
比如,历史上那些被称为伟人的人,是以发动战争来成就自己的威名,却让老百姓血流成河,这是不值得被歌颂的。真正的英雄是用尽自己的心力,使每个人都能很好地活着的人。
我们探讨一些生活中会带给我们不良影响的说法的时候,想到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也想到了:害人之心不可人,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些看似有其存在的必要的说法,其实,很多时候会成为自己做恶的借口,成为自己伤害别人的正当心理来源。还有那些产生邪恶和暴力的哲学,确实是人类的洪水猛兽,应该在我们心中形成一种警觉。
我们每天都在善文化的熏染中,就会形成一堵防风墙,把恶的学说拒之心门之外,这样,人性中的兽性就会被克制住,而人性中的神性部分就会显发出来,这才是我们读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