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图书城 | 曾经的100米文艺现场,随着城市的变迁,无从追忆
100米街道的两头,一边是“海淀图书城”,一边是“中关村创业园区”,像错乱了的空间。街道高楼仍在,灵魂却已不知去向。
1.
2010年之后,就没有再去过海淀图书城,那时候正是创业风潮兴起的时候,之后改建成了中关村创业大街。若不是今天偶然路过绝对想不到,当年被众多高校学府拥簇着的文化街,成了今天的模样。
当年的昊海楼也算是地标性建筑,里面像展销会一样租给众多的小书店。如今大门沉重,几乎人去楼空。
上楼的台阶踩上去会发出“嘎吱”的声响,有些刺耳,是那种难过得无力挣扎,在破败中发出的寂寞呻吟声。
如今只有两三家书屋仍在,店里的人忙着打包书籍,都是靠在网上售卖考试资料营生。
唯一算好的,是一家名为“北京家谱传记机构”小店,两面书柜,八个人,关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修订整理,就在这样的夹缝中艰难求生。
曾经繁华的光景,只能从那时的楼层导引中窥见一二。
一阵酸涩涌上心头,不在这里成长的人或许很难理解,这里曾有人间烟火。
2.
04年的时候,住在那里的人没有不知道海淀图书城的。西郊聚集的大量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大量知识分子,使这里的书店分外热闹。
学生们的考试资料,宗教语言的典籍,建筑设计或是其他的专业书籍,无论什么样的人,总能在这里找到自己想要的书。
北大的学生早上跑完步,去长征饭庄喝碗粥,吃个早点,一定要在摊位前挑挑拣拣,磨蹭着看两眼才会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偶尔学得烦了,又会丢下书包跑回来,坐在这里看一下午书。
那时候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双重贫乏,决定了这里就是学子的天堂。不只是书,任何和文化相关的,都在这条街上发生。
雪芹书画社,当时也是小有名气。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题写店名,经营着文房四宝、美术作品、金石印章、碑帖字帖、装裱字画。 第一根毛笔,第一支木笛,琴谱琴弦,儿时关于艺术的启蒙都在这里。
年轻的店员谦恭有度,谈吐斯文稳重,专业知识丰富,即使不想买什么,路过了也总想进去看看。
第三极书局的建立,让人们对书的热情达到了高潮。在所有书店都还是传统模式的时候,第三极书局营造了一个优雅的读环境间,店里有舒适的椅子,人们可以坐下来,一点点翻阅时光。
那段单纯的日子,不蓝不灰的天空,短短一百米的街,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
可惜最终,网络的兴起和价格战的压力,让这个打着“全球最大全品种书店”标语的第三极书局没有熬过危机。随着北京中关村的“第三极大厦”招牌被卸下,第三极在巨大的负债中黯然退出了中关村的市场,辉煌的海淀图书城时代也就此倒塌。
而第三极的倒闭,仅仅是民营书店没落的开始,那一年,席卷全球的实体书店倒闭潮仍然令人记忆犹新。
曾经有什么样的人在这居住过,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随着房子的拆除,再也无从聊起。从60年到90年这40年代的在京城西北居住的人,将自己的一部分人生,一部分精力,一部分成长,随着时代的变迁,都埋在了这个地方。
3.
再踏上图书城的方砖,这里已经变成了中关村创业园。资本呛走了文化,取得了新的主导权。“In no Way”的Logo取代了昊海楼、籍海楼,成为这条步行街最新的地标。
“In on Way”,意为绝处逢生。
资本的确赋予了一些时代的可能性,创业园也一定有其价值,两年前的中关村也确实成就了一批人和互联网时代的进步,但是却永远取代不了灵感和文化能带给人们的思想上的可能性。
如今街上两家新的书店,“书茶”和“言几又”,后者也算颇有名声了。精致的门店,门口摆放着活动的海报,偶尔有人们走过拿起书看上两眼,逛一圈,也就走了。坐下来看的不多,买的就更少了。
曾经的书香气被刺鼻的油漆味取代,直叫酸涩感从嗓子冲到心里。这里既无当年文墨书香的氛围,也无创业街的欣欣向荣。
大街灰暗无光,一个个冰冷的空间不断的变换着主人,稀稀拉拉的行人,焦头烂额的为自己的项目奔忙。只有名噪一时的3W咖啡厅还有一些低头工作的人们,偶尔的谈话间言论浮躁,思想急功近利,终究没有新的力量沉淀下来。
站在这里不禁会想,当承载着文化和思想的生活现场从城市消失,人们的生活质量是不是真的在提高?
4.
如果,我说的是如果。
如果中关村创业园有两年前那样的光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带着勇气和梦想在这里奋斗,给这里带来生生不息的力量,让曾经住在这里的人们看到一些进步和发展的可能性,是不是遗憾就不会这么重。
真正有思想的人是跟随文化走的,在创业园的孵化器中,永远无法培养出文化的拥簇感带来的集群效应,无法将有思想的灵魂聚集于此,形成的一种真正的文化氛围。
创业的资本和金钱屠杀了文化,曾经带来回忆的书店,是这场战争的牺牲品。在错失的这二十年中,那个时代,那群人,还有他们的思想,像是孤魂野鬼,无处安放。
文化的遗失,是一种不可挽回的莫大悲哀,其中有人的因素,也有政治的因素,我不在局中,不敢妄语。
转过街,在一个胡同里,惊喜的发现还有一家当年的门店。“墨缘阁”,算是唯一有迹可循的证据。
走到门口,隐隐闻到墨香,到不负牌匾的好名字。
屋里排列有序的笔墨和一整面墙的宣纸,笔的手感,笔锋的质感,宣纸的柔软度,瓦当的精致,只有在挑挑拣拣中才让人觉得安心。
“周围其他的店呢?”
“都关门了”,口气中,是掩饰不住的无奈。
买了两支笔,几份写对联的红纸,算是尽一些微薄的心意。希望再拿起它们时能够想起,在更替兴衰中,是不是有看似“毫无价值”的东西,值得被珍而重之的保存下来。
我走出去,站在街角看着它,看着它在那里孤自迷茫。
今日话题
还记得那些随着城市倾倒的故事么?
相关阅读
————
本文为Lilith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发
策划:星球研究中心
撰文:Lilith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