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思维

2022-04-15  本文已影响0人  李星太

任何知识,都有迁移,越是基础迁移越大。普遍性的主题性知识,几乎是现时所有人都需要的迁移。那些基本、基础的知识,迁移性最大,可以迁移到布鲁纳在①中说的那些已在快速发展的大量知识。

基本、基础知识的下放是不是“抢跑道”,符合不符合广大中学生的认识规律,关键看你怎么做。我们需要实施学而即创之的教学技术,让迁移成为学生的主动。其中,让迁移成为学生思维的主动,必须放在首重的位置。

一般来说,任何知识的迁移都可以有两个方向,一是用于理解记忆的迁移,二是用于发现创新的迁移。

前面的博文中我说了,重基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创新。知识的迁移,必须把能发现创新做为目标的统帅。否则,必然会造成李大潜院士所说那些不良后果,想象的好事变成事实的坏事了。

例如等量代换、等式的性质等知识,都是最靠近人的思维本能的数学性文化文明,体现出了人类的发现原理,都可以从一年级开始,由简到繁,由形象到抽象,循序渐进地引入。

等量代换知识,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都有广泛运用,可见其迁移之广之深。仅仅把等量代换用在理解记忆教学,太浪费了。

在让迁移成为学生主动的教学实验中,关于等量代换的主要探索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充分的认识知识。对知识,有怎样的认识就有怎样的迁移,有多少认识就有多少迁移。

例如1.观察:

1+2=3

2+1=3

一个数值与另一个数值相等时,我们可以用“=”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对等于号的这个使用时机很有深刻意识,又有相应的一定演练,就能很快发现:

1+2=2+1

  仅用知识表达创新了自己的思维过程,可以是:

∵  1+2=3   

      2+1=3   

∴  1+2=2+1 

再从逻辑形式和思维学的角度看这一思维过程,可以是:

∵  1+2=3    (已知)      → 视觉

    2+1=3    (已知)      → 视觉

∴  1+2=2+1  (等量代换)  → 意识

        ↓          ↓          ↓

      概念          逻辑        本能

很显然,在这样的能创新的思维过程中,离不开数学概念、数学逻辑和(等量代换的)数学意识。

在这样的能创新的思维过程中,两个视觉是脑外感,等量代换意识是脑内感,都属于感觉思维。

数学概念、数学逻辑和数学感觉这三者中,你认为哪一个是我们的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数学概念和数学逻辑作为知识,怎么教,一直都是我们的熟门熟路了。视觉和意识的感觉无法教,必须有育。如等量代换的发现创新性迁移,就要靠育,在育中体现教。或说是把教统一于育,“不教是为了育—黄全愈”。

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对低年级的学生我们不要求他们说出这个定义,暂时不需要让他们完整地掌握这个定义。老师的表术语言可以用定义去说,且可以多次的说,以便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地领悟,形成潜意识。

相等的量包含相同的数和数量。对1+2=3和 2+1=3两式进行形状、大小和位置的异同比较的教学活动中,把“相同的数和数量”作为等量代换使用时机之首要,以后在适当的时机再进入“相等的量”。

其次,把认识逻辑化。跟着感觉走是人的本能,分析思行更显人类思维的文化文明。要研制一些相应的观察题,锻炼学生们的直觉,把逻辑思维感觉化,养成习惯,特别有利于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如例1:把下列各式进行分类,以便运用等量代换。

如例2:看下图,有没有相同部分?

再有,把知识及时感觉化。注意,要及时!确保学而即创之,才会有高效率。知识是死的,在本能和经验的作用下对知识有了感觉,知识才有可能被活动起来,进入运用和发现创新的思维过程中。

知识的迁移受制于人的大脑中的思维模型。在这一思维模型中,少不了多种思维方式,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感觉。让迁移成为学生的主动,感觉题锻炼绝不能缺席!感觉题的教学意义,不是举一反三,而是以一当百,有立竿见影之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