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已浸心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相比工作或创业,学生时代留下了更多的记忆,有美好,也有无奈。在物质贫乏的年代,贫困让上学的时光笼上了些许阴影。
初三和高三是后来增加的,最早的学制是小学五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后来国家提出九年义务教育,改为小学六年,初中三级。高中三年就不属于义务教育了。
我们上初中时,已赶上了初三,高中也改为三年。那会儿上初三是要通过会考的,几个乡一个片区,我们乡就有一所片区中学。
初三时,齐延来自另一个乡,他们那里的口音很侉,跟我住一个宿舍。个子中偏高,偏瘦倒也并不显得很弱。一个男生有些羞怯,会脸红,笑起来羞涩腼腆,像女孩一样显出酒窝来。
上学离家远的都会住校,平时会带干煎饼,炒菜会咸一些,不然会酸掉,尤其在夏天。齐延十次有八次带的是咸菜,煎饼数量也是算好了,每次都是刚刚好。
听说齐延的母亲身体一直不太好,家境比一般更差一些。这样家庭的孩子平时多数会为家庭着想,对自己也会苦三分。
在我印象中,偏偏像齐延这样的苦哈哈的同学,都还很较真,有自尊心但是那份自尊却又很脆弱。
因为齐延的性格过于谨慎,行事不免呆板。我是不太拘泥于细枝末节,遇到事也难免看不惯齐延,这样也就难免有龃龉。一次由于上下床踩到了齐延,这让他吵得脸红脖子粗。
当然遇到这种情况谁都可以理解,人越是老实,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暴发起来也就越厉害。
住在同一个宿舍,让人印象最深的可能不是学习最好的,也不一定是最富有的或最贫穷的,但一定是那个最有趣的,因为他带给了大家欢乐。也难怪有人说“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贫穷的生活总是和咸菜咸鱼联系在一起,能吃上咸鱼,在那个年代已是贫困中的富足了。偶尔带一次咸鱼去学校,已经算是改善生活了。
记得小时候在炭火上烤咸肋鱼,等到鱼块上啧啧冒油时,满屋飘着鱼香,几个一般大的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就像现在的孩子好奇地盯着动画片,不是因为好看,而是怕它跑掉。
那鱼块随着炭火的烘烤,表面不时有火苗卷过,似乎也真的动了起来,不只是馋涎欲滴,是口水真的流了下来。用煎饼卷着吃,品偿着里面鱼皮的焦脆和鱼油的酥香,美味真是难以言喻。现在想来,那依然是儿时记忆中的美食。这也只有过年才会享受到的,平时很少能吃到。
我们那里好像一年四季都不缺萝卜白菜,白菜口感还好,萝卜煮熟了吃到嘴里总是柴柴的,我是不喜欢吃。
每周回到家里,虽然不一定有肉鱼改善生活,但能吃上几顿新鲜蔬菜,对还在长身体的学生来说,也算是犒劳一番了。
有的家长董一些营养学,给孩子煮一些黄豆,虽然比不上肉鱼,对长身体又用脑的学生来说,也是求之不得了。生活就是这样,即使清苦也要营造一份乐趣。说白了,生活的要有意思。
齐延平时学习很用功,很少与其他同学交往,清苦也是在心中孤独地品尝,家中的境遇更是不会对人说起。住校的生涯中,整个心境都被咸菜浸泡的苦不堪言,当慢慢地习惯了这份清苦,苦已浸心,最后变得麻木了,不再争扎。
我可能和齐延只同学了一年,不知道他后来有没有上高中。等到我考学毕业分配后,遇到他的一位同乡,说他得鼻癌死了。
我当时听后很愕然,一个正值二十岁不到的年华,说没就没了,一时心里难以接受。
回想起与齐延同宿舍的一段时光,很是惋惜,应该是清苦要了他的命。
现在都讲究少吃腌制菜、咸鱼、咸肉,齐延住校时几乎整学期都在吃咸菜,亚硝酸盐长期过量积累,得鼻癌也就不奇怪了,那个年代医疗条件也差,他家里根本没钱为他治病。
看来人生中光奔着希望前行是不够的,还得有懂得生活的乐趣,适时地调剂生活,不然你或许走不到灯塔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