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相聚♛随笔*顺手拈来&诗酒趁年华

修炼自身高尚品德,离不开“忠恕”二字

2020-09-02  本文已影响0人  杨金社

“忠恕”,是修行“中庸之道”的又一法门。

朱子在《中庸》第十三章“笃行”中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朱子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忠恕,就离“中庸之道”不远了。别人施加给自己不愿意的事情,自己也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

这就是我们常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么看来,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做到“忠恕”了。

从字面意思也好理解。“忠”,就是赤诚无私,就是诚心尽力;“恕”,就是宽恕、原谅。

再进一步地把“忠恕”二字的意思延伸一下,那忠者,即心无二心,意无二意之谓;那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终之意。

在儒家的理论范畴内,“忠恕”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基本原则之一。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一个都有每一个的特点,不论是出身,还是受教育程度,不论是所处环境,还是接触的人怎么样,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特殊性。所以,在推行中庸之道的时候,朱子还提出了“以人治人”的法则。

“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君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直到人们痛改前非为止。

也就是说,君子在推行中庸之道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从不同人的情况出发,使中庸之道能适应不同个体的特殊性。

另外,我们不能求全责备,还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应具有“忠恕”的美德。

在这一章中,朱子引用孔子反省自己的话,来说明像孔子这样的大圣人,尚有许多地方没有做到位,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

既然我们这些普通人不能像孔子那样做到“道”,掌握“道”,我们身上有各种各样的臭毛病,那我们还要不要去“修道”吗?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朱子的意思是说,只要我们普通人能尽力做到“忠恕”,便离道不远了,即所谓的“道不远人,远人非道”。

在修炼自己“忠恕”品德的时候,应该“言顾行,行顾言”,就是说话的时候要看到行动,行动的时候也要想到言语,老老实实地言行一致,凡事都能不偏不倚,就是贯彻了“中庸之道”,就是在秉持“中庸之道”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