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有点暖
刚说今年春天有点暖,就迎来了冷空气南下。一连三天的阴雨,低温回调至17度左右,比前期低了5、6度,早晚明显感觉凉了。可是,当下的新疆仍然冰天雪地,相比之下,这一幅度的降温,就没得说了,况且明天又开始升温。
![](https://img.haomeiwen.com/i12803970/603f2eaabb2d6436.jpg)
赵老师一再叮嘱:“春天海口潮湿,早晨起来先看看窗户玻璃,如果水气在里面就及时开窗通风,水气在外面就等一等再打开”。他是我大二时的教导员,今年七十多了,患有呼吸道旧疾,虽然一再强调新疆的夏天好过,新疆的羊肉可口,却迟迟不敢动身。到了这个年纪,人说了不算数,要靠身体做主。我观察了几天,没有发现玻璃窗门上有雾气、水珠,之所以这样,我猜想,可能是季节尚不到,可能是阴雨不够连绵,也可能与他住西海岸,我住东海岸“十里不同天”有关。尽管潮湿只是传说,但逢雨雾我仍坚持用手指划一下窗户玻璃。
“威旅行”是我经常参加的一个小社团活动。从二月份“追拍木棉花”,直至“重温老街、海滩人家和花季雨季”,我己经跟了3次团;走过了昌江、乐东、文昌、琼海等许多地方。这期间不仅让我进一步认识了海南,也让我的海南生活从“吸氧”,逐渐转向了“汲取”。
说到这些,不能不感谢“威旅行”的体贴。它以摄影旅行为主题,以朋友圈组团为主体,既少了一些“不必要”的费用,也恰当界定了目标人群。人人照相,人人当模特,吃特色,玩轻松;不购物,不赶时间,不到网红景点打卡。绿色的理念,慢慢的节奏,适度的消费,极符合我的生活态度。老板是兄弟俩,本身是摄影爱好者,技术、设备一流,每次都会给每一个人拍一部作为主角的风景大片。仅“拍照”这一亮点,就让“姐姐妹妹”成了十足的“威”粉儿。
为了凑热闹,我不仅把照相(摄影)的兴趣拾起来了,还将最近来海南的几个朋友都拉去跟了团。她们起初对“跟团”旅行嗤之以鼻,唯恐被套路,归来时也一一认可了“转转、看看、吃吃、呆呆”的妙处。
不过,也有例外。章琳这次来就没有参加;不是她不愿意参加,而是我担心她一旦参加会没完没了。既受不了她玩起来的疯劲,也听不惯她嗲声嗲气的说话。
“哥,我明天去看你,欢不欢迎呀?"
这声音,让我下意识地把手机拿远,唯恐那外国香水的气味从听筒冒出来。
“疫情还没有消停,不好好在上海呆着,乱跑什么",我说。她嘴巴不停:“嫂子说,你一个人在海口,让我去陪陪你!哈哈哈。”
“是陪我,还是陪免税店?”我故意怼她。因为万老师己经打来电话,告诉我她要来购物。“唉哟,还是俩口子亲。嫂子给我说的好好的,不告诉你,转眼就把我出卖了”。
你看,她不论遇到谁,遇到什么事,无理搅三分那是一定的。不过,还真有人卖她的帐。你看,人还没下飞机,那一大把捧花、临时用的汽车就送到宾馆了。她知道我在海南没有车,电话里一再强调不用租车。
“人缘真好!”我见面调侃。她说,“不是我人好,是我长得好,呵呵。” 我嘴上说,“对,笑起来真好看,像那花一样”。心里嘀咕,奔五的人了,真不知道她那里来的自信!
正如预想,她的到来不仅我秒变向导、拍照、司机和行李员,还足足造了我半个月的工资。不过学费也没有白花,她让我知道了“十万免税额度”的意味,知道了一种职业是“带货”;尤其感触深的,是国家关于海南自贸港政策竟然与每一个人生活的关系那么密切。
天气热了,楼下的泳池也热闹了。游泳一直是我的一块短板,恰巧新结识的朋友杰哥、刘院长有这方面的特长,又愿意收我为徒,真是意外之喜。
杰哥创建橙街酒吧之前是一位职业经理,不仅善于捕捉商机,敢于投资,在国学、文艺和宗教方面也有学习研究,而且还是一位童子功的萨克斯手,主教我蛙泳。刘院长是心脑外科专家,参加工作之始在郑州,海南建省时作为专业人才引进到海口,也是一位游黄河,游琼州海峡的“浪里白条”。负责教我自由泳。最近一段时间三人形影不离,主要是他俩轮流练我。泳池边不时能看见,两个年青人不停对一个老头儿喊:“换气、漂流、挥肩、蹬腿”。
也是他俩时运不济,高师偏偏收了一个笨学生。榆木疙瘩不开窍,进两步退一步。尽管老师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但他们一直没有发脾气,因为他俩每天早上要跟我学太极拳,也算是我奉上的谢师之礼,并致敬“上师是吾师,吾是上师师”的先贤之德。
游泳尽管学的技术不尽人意,但游是能游了。从乡下人的“狗刨”,进化为城里人的“蛙泳”,且不论退步、进步,总算可以入乡随俗了。别说,早上太极拳,下午游泳,晚上泡泉,还有点忙。